浅谈会计舞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樊庆玲
会计舞弊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但使外部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而且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治理会计舞弊已非常必要。经济困难是公司舞弊的主要诱因;舞弊的手段往往采取高估收入、高估资产、低估费用、不恰当的披露财务报表信息等。
一、舞弊的概念与特征
(一)舞弊的概念
所谓舞弊,是指欺骗者为获得经济利益而采用的非法欺骗行为。统称所有人为的方法、个人通过虚假建议或隐瞒事实等侵占他人利益,涉及迷惑他人、恶作剧、欺诈、隐瞒及其他欺骗他人的所有非正当手段。会计舞弊是一种有目的的欺骗或故意谎报重大财务事实的不诚实行为。
(二)舞弊的特征
舞弊动机是有意识的。即舞弊者往往是为了实现舞弊的结果,获得其自身的某种利益而策划、制造舞弊行为。舞弊的手段是欺骗性的。舞弊通常采用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故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手段。
舞弊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利益。舞弊通常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舞弊性质是违法或违规的。
二、舞弊的分类
关于舞弊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划分,从一个公司或管理部门来说,舞弊可以分成以下二类:一类是公司内部人员做出的舞弊,另一类是公司外部人员做出的舞弊。公司内部人员做出的舞弊又分为有利于公司的舞弊和对公司不利的舞弊。
1、有利于公司的舞弊。这种舞弊往往通过帐面处理来提高公司的财务地位和经营状况。常使用的手段包括夸大收入、销售或资产;不记或推迟记录退货情况等手段有目的地虚报财务事实。这类舞弊通常称为管理舞弊。
2、对公司不利的内部人员舞弊。这类舞弊往往是由公司的内部员工通过增加支票票面价值、伪造签字、操纵往来款项、篡改和变更库存存货记录等方式以达到挪用或偷盗企业的现金或资产的目的。这类舞弊也称为雇员舞弊。
3、对公司不利的外部人员舞弊。包括公司卖主、供应商等一切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外部实体的舞弊行为。如装载不足的货物、物品以次充好,多开帐单、双重计价,某些雇员和客户勾结等等。
三、典型的财务报表舞弊技术
收入确认不合理;高估资产(不含应收帐款);抵估费用或负债;挪用或贪污资产;不适当地披露财务报表信息;其他技术。
四、我国会计舞弊现状及其危害
(一)舞弊的诱因
舞弊三角理论认为,舞弊行为的发生必定基于一定的压力,经有关专家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困难是这些公司采取舞弊行为的主要动机。
(二)会计舞弊的危害
1、会计舞弊使外部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舞弊的目的是用不合法的手段非法的夺取他人的财富,严重侵犯了公司外部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带给广大的外部投资者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2、会计舞弊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核心主体,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得股票市场缺乏有效性,整体运作呈无序状态。会计舞弊使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3、会计舞弊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会计舞弊不仅不能有助于政府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反而更会导致错误的决策,从而将我国的经济发展引向不利的发展方向。
4、会计舞弊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团结:会计舞弊在证券市场上的直接后果是使财富不公平地从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转移到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极易引起经济纠纷,长期以往必将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破坏我国目前安定团结的局面。
五、治理会计舞弊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委托聘任机制,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健全注册会计师的委托聘任关系,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审计质量
1、加大业务监督力度,制止造假行为。首先应加强监管制度建设,使监管工作制度化。其次,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建立业务报备制度,同业互查制度,积极探索行业自律性的惩戒制度。
2、强化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运用。分析性复核往往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提高注册会计师及其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是强化分析性复核程序运用的必然选择。
3、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在其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业规范。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行为标准。从其执业的外部环境来看,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正在加大,为确保审计质量,实现对管理当局重大舞弊的合理揭露。
(三)完善事务所的风险补偿机制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完善事务所的风险补偿机制已非常必要。
(四)立法部门建立健全有效全面的法律体系
执法部门加强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加强规范管理也是治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分析,目的在于识别会计舞弊,了解会计舞弊的危害,有效地治理会计舞弊。
参考文献:
1、柴京.变挑战为动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人纵谈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J].会计之友,2000(5).
2、陈工孟,陈小悦,张国梁.当前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1999(10).
3、李若山,敦收.企业舞弊与反舞弊的国际理论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1).
4、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财经论丛,2001(5).
(作者单位:松岭林业局绿水林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1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