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实现高效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苗苗
摘要: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的同时也因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不恰当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废气污染、水污染和酸雨等,已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严重的恶性影响。人们开始寻找更健康、更节约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于是“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引导人类社会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此为背景,仅研究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问题。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一些提高低碳经济效益的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效益;机遇与挑战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形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倡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到既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又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效果。简单地说,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每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GDP或附加值(碳生产率)比较高;社会人文发展水平实现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目前低碳经济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绿色能源。当然,低碳经济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生的经济形态,其在减排增产、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对策选择上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这种整体发展氛围,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带来机遇,所以我们也制定了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但由于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局限与特殊性,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同样面临很多的挑战。
第一,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存在偏差。从低碳经济的字面意义上,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最明显地的特征就是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主要支撑仍然是高耗能产业。如果没有相对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来保障经济运行、保障生活质量,社会将无法运转。所以低碳经济就是贫困经济,在我国推行低碳经济是不适宜的。倘若上述错误的管理理念是领导者坚持的,那么整个企业推行低碳经济的可能性甚微。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低碳经济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关注此种生产方式下获得的能源单位生产率。法国就是典型的使用零碳的、以核能为主的国家,人均碳排放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低一半,但其生活的高水平成为很多人移居的最主要的诱惑点。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质量不能用碳排放的多少来度量,发展低碳经济其实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走向持久的富裕。
第二,自然资源禀赋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的能源结构。在自然资源储备条件上,我国是典型的“富煤、少气、缺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的能源利用,决定了我国企业整体经营发展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相比北欧的挪威、瑞典等水电资源占70%、80%的国家来说,发展和利用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自然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如果要发生彻底的改变,绝不是易事,需要很多方面的调整和变革,不论是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还是企业的经营决策的调整都是巨大的挑战。
第三,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限制低碳经济的推行。我国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因此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也是需要大量能源的工业产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当前正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国上下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决心使得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掀起。实现全面小康,努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决心和目标,必将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这就成为低碳经济推行的一大制约。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整体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又加重了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经济结构调整的配合,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大课题。
第四,我国推行低碳经济的技术成本较高。技术水平是推行低碳经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衡量低碳经济效益的碳生产率就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我国经济调整为低碳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目前还无法达到推行低碳经济需要的技术层面。在很多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方面,迫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社会发展压力,从长远战略上来看,我国还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能源开发技术。按照我国当前的GDP计算,我国由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在引进技术方面就大约每年需支付350亿美元。这种巨额的技术成本,对尚不富裕的中国来说负担是很沉重的。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趋势。对我国来说,低碳经济当前的主要目标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的任务;另一方面是发展新兴工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发展低碳经济,同时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第一,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消除认识误区。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相对于传统经济形态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事物,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政府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改善低碳经济的运行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有正确的认识,由管理观念正确的领导者或负责人,带领单位全体正确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而努力。但应该注意的是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所以政府成立的低碳经济指导机构必须根据市场规律和发展机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整个社会运行低碳经济。
第二,综合考量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确实有些矛盾。但笔者并不赞成发展低碳经济以改变产业结构为前提。因为我国的实际国情也决定了在很长时间内,第二产业或者说工业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这种巨大的能源消耗量是无法瞬间改变的。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有其自然规律,不能任意违背。所以不能简单地否定当前的产业结构而一味地追求调整与变革,但在当前企业利用资源的方式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的。
第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平衡经济发展速度与能源需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当前我国推行低碳经济最有效的途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协力:首先政府应该通过征收资源税等方式控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从源头上控制资源的输出。而对积极研究先进生产技术,减少资源耗费的生产企业实行补贴奖励的方式,加速降低成本的过程,激发生产企业减排生产的积极性;其次生产企业也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调整产品结构,逐渐改进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链的生产;此外,作为消费者,也应该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低碳经济的推行过程中来,提高个人的节能意识,适当抵制高耗能产品的消耗,从多乘公共汽车、关紧水龙头、人走断电等小事做起,节约社会能源。
第四,打造有实力的科研队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国运行低碳经济所需要的技术水平有限是事实,但并不是说不具备发展的潜力。我国在很多方面也实现了技术性突破,如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的生产技术,综合能耗水平就比较低。所以我们应该充满信心,为优秀人才的交流与学习提供机会,培养和开发有实力的研发队伍,针对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做出科学的安排与调整,在研究并逐步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等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整体提高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宏,裴莹莹,冯慧娟,吕连宏.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J].资源与产业,2011(1).
2、陈柳钦.低碳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王晓霞.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10(26).
4、葛小芳,傅正华.低碳经济下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J].价值工程,2011(13).
5、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
(作者单位:烟台市公路管理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2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