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志勇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不仅重创了世界经济,而且已经蔓延到了我国开发区,使得各级经济开发区企业融资、招商引资、市场维持和开拓领域越来越难,经济开发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具有可持续性,开发区加快战略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了我国开发区,使得开发区企业融资、招商引资、市场维持和开拓领域越来越难,飞地型工业化和拼凑型工业化越来越不具有可持续性。经济开发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根据新的环境、新的发展方向在某些发展方针上适时做出调整。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如何加快开发区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增强创新发展新优势,加快开发区的内涵建设,进一步明确新时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战略,成为开发区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一、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开发区凤凰涅磐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经济开发区在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就业,特别是在推进经济国际化等多方面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但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国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爆发了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已经蔓延到了我国开发区,使得开发区企业融资、招商引资、市场维持和开拓领域越来越难,飞地型工业化和拼凑型工业化越来越不具有可持续性。开发区一些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根据新的环境、新的发展方向在某些发展方针上适时做出调整。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开发区面临的发展困境
  进入新时期,在全国各地经济开发区遍地开花、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日趋同质化的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开发区面临着一系列发展困境。开发区建设发展不仅面临着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的约束,而且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下,开发区的发展遇到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开发区在起步阶段靠廉价土地、粗放式经营的开发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开发区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是从土地开发到产业开发再转向功能开发的转型升级困境。土地是开发区建设的初始资本投入。土地开发成为开发区的“初始资本积累”。土地开发-产业开发-功能开发,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流程。问题在于,一个具体的开发区,能否尽快和有效地完成从土地开发到产业开发再到功能开发的转移。从东部沿海经济开发区的总体发展情况看,在土地开发阶段,以“零地价”和“低地价”招商引资的做法正在减少;在产业开发阶段,多数开始从“捡进篮子就是菜”转向“招商选资”。近年来,坚持功能创新是先进开发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经验精髓。但是,包括产业发展功能、科技创新功能、海关监管区功能、环保功能和现代化新城区功能等的开发和创新,也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攻坚点、制高点和难点。这是我国开发区要破解的第一个困境。
  二是安置好失地农民和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困境。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主要是征用郊区和郊县农民的土地。而征用土地和拆迁房屋给农民和农村的补偿偏低,失地农民没有很好安置。这些问题有赖于地区经济和开发区自身的良好发展来解决。而目前部分开发区,仍然是规划层次不高,园区规模不大,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较低。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作为开发区,还要担负起通过自身的发展去补偿、回报和回馈失地农民和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府职责。东部沿海开发区已经进入这个良性循环阶段,但对中西部后发型开发区,仍然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是实现集约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困境。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例,江苏以占全国1.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4.3%的工业总产值和10.3%的GDP,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36人,是全球的16.6倍,亚洲的6.2倍,全国的5.4倍。但是,每平方公里国土上的COD、S02负荷量,分别是全国的6.41倍、5.66倍。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80%,受制于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水和土地资源瓶颈制约日益加剧,苏南的土地承载能力已近饱和。在全省的这种背景下,开发区的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硬约束日趋严重,土地资源日益减少,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水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增大。如何实现集约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我国各经济开发区要破解的第三个难题。
  四是带动本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的困境。所谓本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主要指企业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经济实力、先进技术、人力资源比较集中,特别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资源、技术创新实力和较好的创新环境。如何带动开发区各企业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是个亟待破解的难题。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比重长期滞后,服务业项目少,增加值不高,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涉及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创意等高端领域的不多。这是当前开发区面临的第四个难题。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挑战孕育着机遇,困难催生着希望。我们不仅要认清挑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更要认清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努力化危为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给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一是国家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机遇。为应对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务院采取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等经济刺激计划;国家银行再次调低利息税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加强了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了行业间的竞争秩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避免盲目竞争和不平等竞争。这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将面临着一个重要机遇,抓住这次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促使企业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也是企业加快洗牌,产业优化重组的过程,更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纯加工型或初级生产企业冲击较大。这就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会迫使企业转型升级。任何一项调控政策都会抑制一些产业,但也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工业企业正好发挥“船小好掉头”的灵活性,及时调整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抓住机遇壮大、提升。积极引导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紧紧抓住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的机遇,争取资源和市场向资源配置最好的企业集中。因此利用这一机遇,可适时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生产率,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利润率高的产品。
  三是国际资本产业大转移带来的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重点发展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创新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将附加值较低的一般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长远看,世界范围内大量资金寻找投资机会时,会避开因金融危机处于动荡中的发达国家,而选择中国这样的高增长发展中国家作为新目标市场。这对开发区吸引国际投资是一大利好。

  四是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面临的机遇。开发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开发区在转型升级中要按照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快集聚科技、研发、金融、管理等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优化人才创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为开发区厚积薄发提供智力支撑。要紧紧抓住金融危机以来一大批海内外高素质人才面临再次就业以及受波及的大公司裁员的机遇,吸引优秀的国内外高端人才来开发区发展,落实各项人才政策,打造开发区人才高地。
  五是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面临的机遇。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受冲击较大,大企业受冲击较小。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作用下,开发区应精心组织,积极配合,鼓励区内有实力的企业主动出击,走出去与国内外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和合作,以实现互利双赢。
  六是我国党和地方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将推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作为重大战略取向。这些都为开发区加快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量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我国经济开发区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转型升级是开发区发展的必由之路,迫在眉睫,早转早主动,晚转必被动。
  一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主动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特别是服务外包转移,要把传统产业和加工企业向外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二要以自主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加强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创新圈、创新带、创新走廊等,形成创新极化效应。
  三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必须整合城乡产业资源、协调城乡产业分工,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完善城乡产业体系。
  四要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原有的产业优势,重点建设金桥国际商务区和清洁技术产业园区两大园区,着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生物产业、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转型升级,时不我待。我国各级经济开发区要加快实现从传统工业园区转向现代工业园区,从低端产业到高端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风向标,各级经济开发区必须牢牢抓住21世纪新兴产业和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契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开发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4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