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君丽

  摘要:企业投融资活动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体现企业价值的活动。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体现在投资分类确认、计量及风险揭示方面;对融资活动的影响则体现在融资成本方面,并进一步影响企业融资决策。在我国企业提高投融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背景下,新准则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是深层次的。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投资;融资
  
  一、引言
  
  由财政部领导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三次改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属2006年的新准则改革,尤其是其对投资等相关准则的修订力度最大,对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影响深远。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一)对投资分类的影响
  新准则对投资重新分类,按照管理目的分为交易性或准备持有至到期或者持有待售,相应的计量方法也采用公允价值或摊余成本,会计科目变更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此外,在企业投资获得资产后,因某些因素变化可能导致投资的重新分类。对此,新会计准则也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二)对投资风险揭示的影响
  新准则完全抹去“计划经济时代遗迹”,政府是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信息使用者”。新准则根据现代会计环境进行调整,结合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引入公允价值,这对于揭示投资风险是有利的。而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有利于控制投资风险,防止企业粉饰财务报表,提供虚假信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确定和后续期间确认都以公允价值为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时以历史成本计量,期末按公允价值调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权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取得时的计量与上述方法相同;后续计价方面,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扣除将来该资产处置时可能发生的交易成本并将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此外,还应计提减值准备;在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非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以付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而通过兼并收购形成的投资资产,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股权投资。在同一控制下取得的股权投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以付出的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
  新会计准则中涉及投资减值的具体准则主要有《企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8号――资产减值》。与国际会计准则截然不同的是,新准则针对我国国情做出“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规定,有效抑制了上市公司调整会计盈余的空间。
  新准则要求母公司对其子公司投资在日常核算及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体现为权益法。母公司对具有控制权的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将大大减少母公司尤其是自身没有主营业务的控股型母公司的利润总额,从而影响其财务报表中的利润结构,减少投资风险。
  新准则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调决策有用性,降低了投资者、债权人、员工等利益相关主体在市场上的信息搜索成本。资产负债表核心地位的确立,公允价值的合理应用与多数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等方法,使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价值。这将缩小投资者尤其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误差,使企业经营业绩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直接关系在资本市场上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体现。同时,由于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更有利于拓宽我国企业国际投资和融资的范围与渠道。
  此外,新准则的实施,将促使企业改变以利润为核心的投资核算管理控制体系,使其更关注对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资产质量、经营风险进行管理,原有的业绩评价指标,也将转向以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三张报表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控制体系。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能够更加真实、透明、完整地反映企业价值。
  (三)使投资管理工作更为复杂
  新准则要求将企业的投资经营风险在会计核算中进行充分的揭示和反映,要求不同的投资品种及投资项目的不同情况要用不同的会计准则来进行规范和核算,增加了职业判断的难度,对企业的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增加了投资分类确认难度。新准则将原“短期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间,划分界限不是非常明确。而在资产存续期内,由于外界因素变化可能导致资产重新分类,这会增加管理难度。
  2、增加了“公允价值”确认成本。企业在管理投资资产时,需要确定其“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理论上应在活跃的市场取得,但有时相关资产交易市场并不活跃,需要使用其他方法替代“公允价值”,而此时焦点又集中于什么估值方法才是对“公允价值”方法的最近似替代。对企业来说,为确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成本将会提升。
  
  三、新准则对企业融资活动的影响
  
  (一)对融资环境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实施,长期利好于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者、债权人、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加之资本市场改革、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多个领域改革的同步深入,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将趋于合理,与“新优序融资理论”、信号模型、最优资本结构理论等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偏离得以逐步纠正。
  因此,新准则有利于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成本的改善,能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改善其融资环境。
  (二)对融资成本的影响
  企业融资按照时间可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按照性质可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新准则中对企业融资方式影响较大的是借款费用、融资租赁准则,这些对企业各种类型和渠道的融资成本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借款费用资本化。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和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新会计准则规定,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应区别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分别进行。综合来看,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我国引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这一概念,即一个是固定资产,还包括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构建或生产活动才可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这样,把原准则局限于固定资产的范围扩大许多,使之与国际会计准则可选择的方法基本一致。第二,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修订后的借款费用准则与国际准则进行充分的协调,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扩大到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这一变化也反映了我国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有时候企业不可能取得中长期借款,只能取得流动资金借款,许多企业的流动资金借款被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另外,有些企业的存货生产周期较长,如果不对其利息费用予以资本化,不利于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新准则的规定可以有效减轻企业财务负担,有利于企业产能扩充,为实现规模经济而投入占用较多资本的固定资产。第三,计算借款费用和扣除项目不同,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有所差别。企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对于占用了一般性借款的,企业应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利息应予资本化的利息余额。第四,折价或溢价摊销――只能采用实际利率法。原准则对此规定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采用直线法。新准则之规定使用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并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2、融资租赁成本。新准则规定,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新准则规定的租赁内含利率的计算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而对于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间内各期的分摊方法,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并无其他备选方法。
  因此,新准则对于企业融资成本许多方面降低了费用计算,利用匹配原则将投资资产价值和其资本成本对应起来,降低了企业融资负担,有助于企业多种类型及渠道融资方式的展开。
  (三)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企业融资是以企业为资金融入者的融资活动。它是指企业从自身的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融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融资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取得货币,更是为了获得需要的物质或技术。因此,融资的概念还应增加以其他非货币形式存在的资产等内容。
  按照时间长短,融资方式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短期资金常采用应付费用、短期银行贷款、商业信用、商业票据等方式融集。长期资金一般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债券、股票、融资租赁等。
  随着新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对于各类债权的估值将真实反映企业融入资金的情况,企业除了融入资金的方式将出现多样化趋势。如,新准则中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规定有助于企业提高债权融资的比重,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调节企业运营,提高效益;新准则中关于融资租赁相关规定的出台,为企业融资租赁渠道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企业在国际融资包括国际融资租赁方面增强了应用基础。
  在融资过程中,各类融入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成为确定企业融资成本的关键,随着资本市场及各类资产交易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各类资产的市场价值确认将更接近实际,企业融资会逐渐从金融资产向实物资本拓展,融资范畴也将向广义扩展。对我国本土企业及存在跨国业务的企业而言,新准则的出台与实施,对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企业融资活动的发展又将推进各类资产市场的活跃程度。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随着我国财务会计框架,会计准则体系质量的提高,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企业投融资活动将更加活跃而富有效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逐步提升,并使我国企业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对于各利益相关主体而言,投融资活动将更具有理性的价值分析过程,各经济主体的财务稳健性也有所提升,整个投融资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叶慧菁.适应新会计准则,强化财务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7(12).
  2、赵亲正.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08(2).
  3、周守华,张敬峰.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兼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管理变革[J].会计研究,2006(12).
  4、于申.企业融资方式初探[J].会计之友,2007(1).
  5、聂顺江.新旧会计准则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差异比较[J].财会月刊,2006(12).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6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