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韦达

  摘要:文章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其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在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方面所暴露出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设意见。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
  
  根据《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目录》的定义,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环境与资源、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现代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产业。
  2006年上海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主为4460.97亿元,占全市比重24.4%,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高达4122.71亿元,百分比为92.4%。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主要集中在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先进制造等方面。对促进相关产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积极作用
  
  (一)加速技术溢出和扩散
  外商直接投资促使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产业技术知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进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与当地企业设立合资企业,使当地企业通过学习、模仿从而有可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设立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通过产业的前后关联,能提高本土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东道国雇佣当地员工,使得本土技术人员有可能通过“干中学”而掌握先进技术。
  (二)加快行业带动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产业内溢出、产业间溢出产生溢出效应,刺激和带动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大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技术多为成熟技术,近年来也有不少因市场竞争激烈而引进新技术,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有助于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升级。
  20世纪80年代初可口可乐公司准备将可口可乐罐装线引入我国,希望在我国找到合格的玻璃供应商。按可口可乐公司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要求玻璃瓶能够承受32个大气压的压力。但是在当时,国内玻璃瓶制造企业的产品最高只能承受16个大气压。为了在国内形成合格的配套商,可口可乐公司从美国本部请来几位技术和管理专家,考察了国内数家玻璃瓶制造企业,关键是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提供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的咨询。他们从工艺到设备都提出了建议,可口可乐公司还免费提供了部分设备和模具,使这些企业生产的玻璃瓶达到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质量要求,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配套供应商。
  (三)增加研发投入
  科技研发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的经济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研发资金不足的困境。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设立企业,尤其是研发中心,有效弥补了发展中国家私人部门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的缺陷,成为东道国研发活动中重要的资金来源。
  从绝对规模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投放在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开发支出规模,还是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流动规模,其数量都有相当大幅度的增加。以上海为例,从1979年到2004年底,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140个,其中有91个位于浦东新区,特别是微软投入巨资把上海的研发中心建设成为微软的全球五大研发中心之一。
  (四)造就大批高技术人才,尤其是吸引海外人才回流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作机会不足,劳动报酬与国外相比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中国家一直被高级技术人才的外流所困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将会创造大量的高薪工作岗位,不仅有助于稳定本土科技人才,而且可以吸引海外高级技术人才回流。在某种意义上讲,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帮助发展中国家留住和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人才。他们一旦回流到本土公司,将极大地促进本国产业的技术创新。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当地雇员的培训涉及各层次的雇员,包括生产操作人员、质量监督人员、高层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等。培训形式包括现场指导、举办讲座、外派强化培训等。另外还包括当地技术人员和跨国公司总部派遣的专家一起工作,共同参与对技术、产品和工艺的改进甚至研发活动,以及当地的高级管理人员了解、参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运作过程等。当这些人员由跨国公司子公司流向其他企业或自创企业时,他们积累的各种技能扩散随之外流,溢出效应随之产生。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所以这种溢出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
  有研究表明,现有发展中国家的私营企业主中,许多曾任职于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他们在外资企业工作若干年后,用学到的技术、信息、技能等创立自己的企业,从而成为推动当地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如春兰集团近年来已开发出几千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这主要得益于以200多名博士和硕士为骨干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五)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地方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技术信息、专门知识和人员在各部门间的流动,加速知识传播。本土单位不仅可以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学习到研发管理技术和经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科研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借助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促进当地与国外知识高地建立联系。国内外各种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创新环境的形成和改善,有助于建立学习型区域,促使东道国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六)形成后发优势
  发展中国家建立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使其对科学技术知识有着极为强烈的需求,经济的初步发展繁荣使它们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购买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相对完善的国内科学技术基础设施也使它们对于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知识有着相当强大的吸收能力。
  事实上,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后发性优势,从而进一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并最终完成经济技术的赶超大业。目前己经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个别领域中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技术提供者。
  
  二、外商投资存在的问题
  
  外资投资无论是对上海高新行业产值的增长,还是对上海高新技术的提升都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在技术溢出方面,对于核心、关键技术的溢出较少
  跨国公司的进入对上海的技术成长是有作用的,但技术并不会自动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而流入,技术的转移和扩散受到了各种条件的制约。最大的技术转移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技术转移的关键变量是本土技术创新与创造能力的成长,只有本土能力成长才会加强引进技术的正外溢效应。而在一些核心技术方面,上海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在很多化工原料的研发方面,虽然外资企业(如3M公司等)已进入上海多年,但核心、关键技术依然完全掌握在外方手里。
  (二)外资投资在促进上海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同时也起着抑制上海本土高新技术研发的反作用
  为了最求更高的垄断利润,外资会利用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对本土企业进行排挤,而目前上海的很多高新技术产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还不能与外资的巨大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相抗衡,也会对外资技术产生依赖,致使自身的研发能力降低。
  (三)外资直接投资的并购,可能对原有的产业集群产生负面影响
  外资直接投资对上海本土高新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的并购,可能对原有的产业集群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原集群的衰落。

  对外直接投资首先改变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单元,必然形成新的集群模式,即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都将发生变化,打破集群中合作与竞争的动态均衡。集群赖以存在的核心技术群可能发生重大的变革,如果该集群能适应变革,就会出现转型现象,即转变为以新的核心技术群为基础的与先前性质不同的集群。如果该集群不能相应调整,可能导致集群消失或转移至别处。集群转型就主要由跨国公司推动,如果该集群不适合新的条件,跨国公司可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求更有利的区位,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行转移,最后将导致原集群的衰落。而为了保证整体的规模效益,外资企业往往都会沿用其原有的供应体系。
  
  三、解决外商投资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体系,积极开展本土高新技术研发,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技术转移的关键变量是本土技术创新与创造能力的成长,只有本土能力成长才会加强引进技术的正外溢效用。因此,对于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在充分吸收外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研发。
  加强高新技术园区与企业互动,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即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落实产业政策,尽快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如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充分运用税收杠杆保障产业持续发展等等。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外资企业的潜在威胁性和现实威胁力。政府仍然有必要进行进入规制。一方面防止外资企业垄断某些业态,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另一方面,防止外资企业通过掠夺性定价摧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在高新技术领域在注重引进外资数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质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效应是综合性的,这一点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言,并不是所有实力强大的外商投资都有益处,必须与现有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结合,对核心技术企业的并购因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包群,赖明勇.FDI技术外溢的动态测算及原因解释[J].统计研究,2003(6).
  2、薄文广.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地区层面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
  3、杜群阳、程惠芳.关于上海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3(7).
  4、克拉克著;邵大海译.财富的分配[M].海南出版社,2007.
  5、刘洪涛.FDI对湖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影响[J].财经政法资讯,2006(2).
  6、李詹,叶松.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报,2006(5).
  7、裘文进,王思政.上海FDI现状及对策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5(3).
  8、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0~2006年)[M].统计出版社,2007.
  9、魏巧琴,杨大楷.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
  10、徐国贞等.上海利用外资发展策略与实务[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上海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7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