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合作问题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山明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货币金融合作日益紧迫,但由于存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殊差异,次区域各国的货币金融合作依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对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次区域各国的金融合作应该遵循从“双边货币合作走向多边货币合作最后到次区域全面货币合作”这一推进过程的结论,并明确了次区域国家采取的积极合作态度与合理措施,将不断促进未来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金融一体化 货币合作
  
  在区域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货币一体化已成为国际金融合作的研究热点,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成功实践。自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特别是东亚地区加强经济合作多层次、全方位的各种机制层出不穷,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在《清迈协议》下的双边货币互换以及亚洲债券市场建设更是标志着亚洲金融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自亚洲开发银行确定次区域18年来,次区域各国在亚洲经济合作浪潮下开展了交通、能源、电信、旅游、环保、农业、贸易、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和禁毒等多方面合作,但相对来说,经济金融合作进程缓慢。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分析――基于最优货币区标准指标
  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评价标准来看,经济一体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重要判断条件。因此,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经济开放度与要素流动性方面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次区域内各国均属于中等人类发展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除泰国与中国较为突出外,其余四个国家的水平均十分接近。
  2、产业结构
  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使得各国产业互补性很强。中国和泰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越南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增加,缅甸、柬埔寨及老挝则是典型的农业国,农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的实际差异使得区域内各国易于在区域国际贸易分工中各居其位,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区域贸易体系。
  3、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
  从欧盟的经验来看,衡量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致性的主要指标有通货膨胀、失业率、赤字占GDP的比率和国债占GDP的比率。
  据以往数据显示,泰国的通货膨胀率在次区域的五个国家中最低,虽略高于中国,但低于东盟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越南的通货膨胀率与泰国有很大的相似性,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越南的通胀率在1998年上涨到7.8%。近三年,受自然灾害、国际市场油价和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越南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6.6%以上,高于同期东盟的平均水平。缅甸和老挝的通货膨胀最为严重,通货膨胀率在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两位数,其中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老挝的通货膨胀率在1999年更是达到了128.4%,其后随着世界及本国经济的复苏,两国的通货膨胀率虽仍高于东盟平均水平,但已下降到了10%以下。与其他四国一样,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柬埔寨通货膨胀率在1998年达到最大,为14.8%,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率呈现出温和上涨趋势,其通胀率也一直略低于东盟平均水平。总体上看,过去的十多年间,除缅甸外,次区域通货膨胀率平均水平并不高。
  从失业率水平来看,缅甸与老挝作为农业国,与外界经济联系不强,因此,两国失业率具有稳定性,缅甸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左右,老挝则基本保持在5%左右。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失业率变化具有趋同性。1989―1997年,泰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其失业率由1989年的3.1%下降到1997年的1.5%。柬埔寨则由于国内政治稳定带动了经济发展,失业率也由1994年的2.5%下降到1997年的0.7%。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工业受到较大冲击,三国失业率在1998年达到最高。危机之后,经济的复苏带动了就业人数的稳步增加,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失业率也呈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说,次区域国家的平均失业率水平较低,与此相比,高失业问题则一直是困扰欧盟国家的主要宏观经济问题。
  从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来看,1996年底,欧洲货币联盟通过了《稳定与增长公约》,该公约明确规定成员国必须符合预算赤字占GDP的比率低于3%、国债占GDP比率低于60%的标准。1998年,欧盟的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3%和73.9%。与此相比,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财政赤字占GDP比率的平均水平均远低于欧盟水平。
  从国债占GDP的比率来看,缅甸、柬埔寨及老挝等国内国债市场不发达,政府发行债券十分有限。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显示,中国和泰国的这一比率分别为13.3%和30%,显著低于欧盟水平。
  以上宏观经济变量的对比分析表明,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通货膨胀、失业及政府赤字等宏观经济指标表现较好,并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宏观经济政策指标的趋同为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金融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区域成员国间经济增长的一致性越高,则成员国彼此经济影响的程度也就越高,因此有必要加强经贸合作。从次区域各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来看,次区域国家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不一。泰国与越南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最高,但也仅达到0.66的水平。其次,越南、缅甸与老挝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体上看,次区域各国经济增长的一致性程度不高,这可能导致区域各国对外部冲击的反映不一致,从而不利于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开展。
  5、经济开放度
  衡量一国经济开放度的最常用的指标是外贸依存度。从对外贸依存度来看,近20年来,泰国、越南和柬埔寨三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持续增加,表明这三国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也在逐年提高。1987―2006年,三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占GDP的比重分别由1987年的63.5%、47.5%、9.9%增加到2006年的152.4、156.8%、151.2%,其中柬埔寨提高最快,增长了14.3倍。缅甸与老挝两国对外经济依赖性相对较弱,虽然其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也有提高,但增长缓慢,2006年两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为40.2%和75.3%。
  6、要素流动性
  出现对称性冲击时,区域内要素流动性越强,各国放弃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冲机制的成本就越低,因而越有可能促成区域内各国的货币合作。要素的流动性主要包括资本的流动性与劳动力流动性。
  从资本要素的流动性来看,次区域基本与东亚地区的平均水平一致。而与欧洲货币联盟相比,次区域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水平超过欧洲货币联盟,说明这些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强。但是,这两个区域在总私人资本流动及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出水平方面还存在显著差距,这一方面说明多数次区域国家仍然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另一方面说明这些国家金融市场仍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导致他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用和参与程度较低。从劳动力的流动性来看,由于观念、文化、交通、资源等原因,次区域国家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性普遍较低。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次区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表现优于欧洲货币联盟,但是,次区域国家经济增长的一致性程度不高;次区域各国与世界经济的整合程度差异显著,但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并呈现稳步上长趋势;次区域各国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程度明显优于欧盟成员国的总体水平,这说明次区域国家经贸往来密切,合作较为紧密,为今后区域内国家间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及货币金融合作的展开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推进路径
  1、建立区域危机预警、救援和防范机制
  将《清迈协议》框架下的双边协议安排方式扩展到多边协议安排,并且使之制度化。考虑利用区域丰富的外汇储备资产池,建立起一个中期的中央储备库,如AMF,充当区域性的“准最后贷款人”,提供和管理区域性紧急援助资金,协调与管理危机救援行动,并建立早期预警指标,监督各国、各地区的宏观经济动向和国际收支状况,协调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政策,加强政策协调的纪律约束。
  2、建立次区域汇率合作体系
  次区域内一些经济体具有极为相近的对外贸易结构及特征,它们稳定双边汇率的共同要求,将促进次区域内最优货币篮子结构逐步趋同。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货币篮子构成与经济贸易结构的相似性,在次区域范围内选择共同的货币篮子目标,确定中心汇率,并对各国币值对中心汇率的偏离进行某种程度的波幅限制,建立次区域内的汇率联动机制。考虑到次区域范围内经济规模相对有限,各经济体仍将存在一定差异,应规定较为宽泛的汇率波幅以防止投机冲击,以便在保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灵活性。
  3、建立各个次区域的固定汇率制度
  建立整个东亚范围内的共同货币篮子制度,形成东亚汇率联动机制(EAERM)。在次区域范围内,各国、各地区货币维持相对严格的固定汇率,再根据各局部区域的原有钉住目标与整个地区共同货币篮子之间的关系,分别确定各局部区域钉住共同货币篮子的波动幅度。与此同时,在次区域汇率合作基础上,应该考虑构建整个区域对外部货币的汇率目标区,以便协调区域对外汇率政策、保证价格环境的相对稳定并防止各国间的恶性竞争。当然,考虑到各个局部地区的差异,目标区的范围可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
  4、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随着各国、各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采用单一货币,并成立统一的货币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只有单一货币区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和明确的制度约束,因而从长远来看,建立单一货币区是东亚区域货币体系建立建成的最终目标,但同时也是一个相当艰巨、漫长的过程。
  三、我国应对次区域货币合作的战略选择
  作为亚洲地区重要经济体的我国,一方面需要积极参与和推进东亚货币合作建设,承担起大国责任;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快自身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在中国货币区的货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的困境和障碍,我国应从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结合国内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步伐,从以下几个步骤分阶段推进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
  1、完善自身经济、金融体系建设,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与区域货币合作的前提是自身经济的发展,因而我国需要以国内经济发展为根基,进一步参与到东亚货币合作的建设当中。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我国还需要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目前我国的整体金融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金融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能力不足,资本市场深度不够,因此需要不断努力稳定国内金融秩序,加快金融创新。我国在进行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要适时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资本的完全流动也是进行区域货币合作的一个基本前提。
  2、建立和发展亚洲债券市场,不断整合区域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在以投资支撑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一个有效的亚洲债券市场是健全和稳定区域金融体系所必需的,而借助债券市场建设来整合区域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也是促进区域金融合作的一个重要基础。金融危机以后,亚洲各国开始意识到债券市场落后给金融体系稳健性带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亚洲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经济规模比较小,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也有限,不足以吸引国外投资者,也难以达到活跃市场流动性的基本规模。因此,客观上需要开展区域合作,建立区域债券市场以扩大市场规模,保证市场深度和流动性,从而真正发挥债券市场的作用。但是,目前亚洲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还很不完善,法律法规也很不健全,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纳税人付钱进行融资的,多数私有企业无法通过发行债券进入这个市场,这些都是阻碍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应尽快推出亚洲债券基金,通过合作来推进东亚各经济体内部债券市场的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本地区债券市场相关制度的规范化,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东亚债券市场的一体化。
  3、建立区域内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汇率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东亚各国甚至国际货币体系带来重大影响。东亚各国应努力加强汇率政策的协调,寻求改革目前汇率制度的方法,建立区域货币体系。在亚洲金融危机时,东亚各国普遍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但因东亚各经济体与美国经济周期同步以及其他原因而暴露出明显的脆弱性,从而加剧了东亚各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因此,保持汇率稳定对于东亚各国未来的发展而言,尤为重要。为实现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东亚各经济体首先应在现有汇率下加强政策协调,维持区域内双边汇率的相对稳定,并积极尝试可行的汇率制度安排。
  4、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和自由兑换进程
  鉴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我国应从自身利益出发,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将逐渐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重要锚货币之一。
  5、率先推动次区域的货币合作
  因为东亚不同的经济情况和发展水平,目前尚不具备进行区域整体货币一体化的条件,所以区域货币一体化适用的方式应从更小的次区域开始。而我国基于潜在冲击对称性、地缘亲近性和社会文化相容性方面的考虑,可以率先推动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即所谓中华货币区)次区域货币合作。目前,我国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双边贸易额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2005年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1300亿美元,人民币在次区域国家中已经是一种强势货币。我国推动与次区域的货币合作将对双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和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产生积极作用。我国还可以在次区域货币合作的基础上,利用货币一体化的自我增强机制与东亚各国密切协作,类似于欧盟建立欧洲汇率机制,推动东亚统一汇率机制的建立。在东亚统一的汇率合作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磨合稳定之后,可考虑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并成立地区内统一的中央银行,发行单一货币,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
  四、对次区域货币合作未来之路的思考
  在日益形成的世界三大经济区即北美、欧洲和东亚中,北美地区的美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欧元地位越来越稳定且呈现出与美元抗衡的势头,而东亚货币合作却发展缓慢。加快东亚货币区的形成已迫在眉睫,以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货币金融合作为重点突破已势在必得。
  中国作为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十分重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率先提出了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贸易区和东亚投资区等重要倡导,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东亚次区域货币合作进程对人民币国际化、增强中国经济的区域与国际影响力等重大问题亦会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经济金融合作是时代的要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最终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因此,中国必须树立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圈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发挥其推动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文丽: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理论、基础与对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财政部:“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N].人民日报,2008-03-28.
  [3] 胡列曲:发展中大国最优汇率制度动态决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 赵锡军、李悦、魏广远:亚洲货币合作:理论与可靠性分析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
  [5] 祝小兵:区域货币合作的国际实践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7(6).
  [6] 王敏正: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J].东北亚论坛,2003(3).
  [7] 莫理宁: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及我国的因应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5(8).
  (责任编辑:张琼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0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