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人民币价值判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 冰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冯 冰
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人民币汇率水平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企业以至个人都开始发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就成为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但是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尚未放开,人民币汇率还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因此通过运用经济理论来分析判断并确定汇率水平是有必要的。不过,在选择何种理论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评估时必须慎重。因为如果选择的汇率理论不适用于我国,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在人民币汇率影响经济广泛的今天,就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一、西方汇率理论不适用于对人民币的价值判断
我国近几年中对于人民币是否被高估或低估的问题争论不休。而判断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理论依据都是西方的汇率决定理论。本文认为,仅仅运用西方的汇率决定理论来对人民币进行分析是不尽合理的。这是因为:其一,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不适用于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西方汇率理论是西方的经济学者们根据西方的经济运行情况总结出来的理论,而我国的经济运行方式与西方国家不尽相同。其二,西方的汇率决定是在西方比较完备的金融体系中形成的,而我国的金融体系离完备还具有很远的距离,在金融组织、金融结构、运行体系方面都需要长时期的努力。在金融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贸然运用从完备的金融体系中总结出的结论,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其三,西方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需的角度来讨论汇率的决定,区别仅在于有的着眼于长期,如购买力平价理论等,有的着眼于短期,如新闻模型等。供需决定的是价格,所以这些理论都只能说是货币的价格形成理论,而不是货币的价值决定理论。在人民币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人民币的价格不能够由供需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民币价格进行讨论就失去了意义。相反,通过对人民币的价值进行判断对我们研究人民币问题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为分析货币价值决定提供了有力工具
马克思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对于个别的生产者来说,如果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耗费就不能被全部补偿,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耗费不但得到了全部补偿,而且还能获取超额利润;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也就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高。“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反比。”
商品货币的属性是一般等价物。“商品作为等价物,它的一切自然属性都消失了;它不再和其它商品发生任何特殊的质的关系,它既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尺度,也是其它一切商品的一般代表,一般交换手段。作为价值,商品是货币。”商品货币的属性产生于商品价值的属性,商品货币的价值和商品一样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商品货币指的是金银贵金属充当的货币,随着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纸币代替金银成为货币。纸币由国家政府发行,可以与黄金兑换,纸币的价值由它所代表的黄金的价值决定。进入现代经济,纸币逐渐与黄金脱离,成为由政府信用担保的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的实际价值在流通中形成。马克思指出,信用货币作为价值符号,在流通中与商品货币一切规定都反着表现出来了,“信用货币属于社会生产过程较高阶段,它受完全不同的规律支配。”从质的方面讲,金银因为有价值才流通,而信用货币因为流通才有价值,流通使信用货币能够购买商品,并得以发挥货币的职能;从量的方面讲,金银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信用货币的价值量,取决于它在流通中所能购买的商品的总量,当流通中的信用货币的数量一定时,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信用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越强。所以与商品货币相反,信用货币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信用货币与商品货币虽然有上述区别,但是它们的本质规定是相同的。货币的本质是它是价值的承载体。商品货币本身就是价值体,并通过本身的价值量来衡量其余商品的价值量,信用货币虽然表面看来只是一种价值符号,但是它也是价值体,信用货币的价值体性质保证了商品与货币交换的平等性。它的价值就是它所能购买的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生产这些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信用货币价值的就是生产它所能购买的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货币走出国界后,它在国际市场上的运行规律随之也发生了变化,货币国际价值的决定和在国内的价值决定就有了一些区别。马克思认为和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相比,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因此,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国别货币的存在就使得货币价值的决定不统一。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加深,价值的决定需要统一,这就与货币的不统一造成矛盾。此时使用价值的统一,或物质财富的量就成为决定因素。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在这里,货币所代表的使用价值的多少就表示为该货币的实际财富控制力。
因而,从长期来看,一国货币的价值高低,在一个开放的国家中,是由该国生产物质的能力决定的。短期的价格波动并不会影响价值,只有一个国家的实际物质财富才能够决定货币的价值。在自然资源不可改变的条件下,决定一国物质财富的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提高一国的货币价值,才能决定并增强该国货币的强势态势。
三、运用马克思货币价值理论可以得出人民币价值稳步上升、地位逐渐增强的结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经济总量翻一番,GDP平均每年增长9.5%。和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相比,我国的增长速度要高出近3倍。2005年我国GDP增长9.9%,GDP总值达2.2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与此同时,我国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6%。根据马克思货币价值理论,我国实际物质财富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决定了人民币的价值已经稳步上升。
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日渐提高从侧面证明了人民币价值的上升。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的检验,人民币的信用得到了亚洲和世界的认可。人民币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近年来,虽然人民币至今仍未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已开始充当边境贸易中计价、结算的工具,在港台地区及周边一些国家自发地形成了流通与使用,一些周边国家的中央银行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已经开始表现出具有强势货币的潜力。
人民币目前正处于历史机遇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开放和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表征的世界货币体系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整和趋势日益明显。美元与欧元呈抗衡之势,都在谋求更大的势力范围。亚洲统一货币的呼声也渐喊渐高。美元化现象的出现、欧元对欧洲国家货币的统一,都表明了世界货币市场将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而一些中小国家的货币或许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民币如果不能抓住历史机遇,把进入世界主流货币俱乐部列进时间表内,就可能会失去赶超日元,抗衡欧元的时机,甚至会缩小自己的活动空间,降低自身的独立性,并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种状况下,对人民币的价值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制定正确的货币战略,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马克思价值理论有助于我们拨开西方汇率理论的迷雾,在内内外外的争执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人民币的价值做出正确判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4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