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飞飞
【摘要】 本文指出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的重要性,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功效,并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得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竞争 中华文化 汉文化
在竞争加剧的今天,如何在竞争中取胜,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重要性概说
企业文化的解释常常与企业的使命、经营哲学、价值观、经营理念等相挂钩。但是从具体的表现来看,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做事的一种行为和准则;有的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内心深处的那份良知;也有人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看起来不管如何表述,企业文化总是和企业的员工相联系,因为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有了员工企业的文化才有了载体。
从具体工作实践方面来说,企业文化必须考虑基层企业员工在精神和个性方面的独立性诉求,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去进行企业文化的完善优化和变革,这样才能真正把企业的文化要求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为准则和思维上,形成内部的凝聚力,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外很多优秀企业都是依靠企业文化才得以发展壮大、成就辉煌的。如“民生文化”、“松下文化”、“大庆文化”、“索尼文化”、“海尔文化”、“IBM文化”等等。很显然,这些企业文化都顺应或者适应了那个时代公众或者员工的个性和性格特点,从而作为企业精神和员工信仰得以引领企业走向成功。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所在,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均有优秀的文化,500强的评委也总结出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文化。GE公司前任CEO韦尔奇认为,文化是永远不能替代的竞争因素,企业靠人才和文化取胜。这一点,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因此,对于民航机场业来说,一个适合时代,适合行业,并适合具体企业员工及工作实践的企业文化是迫切之需。
二、企业文化的譬语
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了我们要不要企业文化的问题,才能在工作中切实落实好。在这里,我们不妨用五个比喻来说明一下“企业文化”的功用。
1、发动机
企业用什么来激励员工,正规制度讲究的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工资、奖金,以及股权、期权都是这一思维模式下的产物,这当然是重要的。然而,经济学对这一点洞若观火,知道完全靠物质奖励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刺激在内,其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开始时也许有用,但在人的收入与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你不能只靠物质,也要靠企业文化等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2、指南针
企业设立制度,是为了对企业的行为有规范。然而,市场瞬息万变,靠制度实际上很难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这个时候,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多要靠企业文化引领。举个例子,农民在海尔牌洗衣机中洗地瓜,结果把洗衣机洗坏了,要海尔退赔。如何处理这件事非常考验海尔员工的智慧。按理,海尔可以完全不管。洗衣机嘛,不言而喻,当然是用于洗衣的,洗地瓜洗坏了责任在你消费者。但海尔也有一定责任,因为它没有说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的。这个时候,不是海尔的制度,而是海尔“真诚到永远”,强调服务至上的文化引领员工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申诉。更绝的是,海尔在此后,居然发明了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这使得本来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的一件对海尔相对不利的事件变成了喜剧。其中所仰赖的正是海尔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针”作用。
3、消毒剂
许多人都看到市场经济好的方面的作用,但较少关注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其实,市场经济并非完善,而是存在“市场失灵”。除“市场失灵”外,市场竞争也容易导致人和人之间不择手段的竞争。这个时候,一种强调博爱、公义、诚信、友好的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企业以及市场的消毒剂。它让企业超越唯利是图,让企业员工在利和义之间,个人追求与团队合作上寻找到平衡。
4、粘和剂
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企业将不得不靠制度来防范员工的背叛或者任何有损于企业的行为。这个时候,企业将被迫安装许多“防盗门”来预防可能的损失。防盗门虽然能起一些作用,但成本高昂且效率未必见佳。因此,用企业文化去影响新来的员工,就像粘和剂一样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建防盗门的成本,这也许是更好的办法。历史上,清教徒互相之间做生意,中国的温州人更喜欢与温州人合作,潮汕人更喜欢与潮汕人合作,道理正在于此。
5、心灵鸡汤
好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员工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足感,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家庭式氛围,显然在这样的氛围里,企业员工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
三、从中华文化的发展看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被当时的外族侵入甚至控制政权的时代,最近的一次是满族对中原的控制而建立的清朝。一个少数民族控制了汉民族为核心的国家,这到底是谁的胜利呢?在当时看,当然是满族的胜利而汉族的失败。但是从长期看却是汉文化的胜利。清朝建立不久,就开始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并逐渐有意地学习汉文化,到了清朝的鼎盛时期,其实除了服饰和发式外,文化已经基本成为汉文化了。我们可以由此得到启示,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也将上升为企业文化的竞争,而企业的成功最终必然是企业文化的胜利。企业文化的竞争并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相互融合,或者说是强势文化吸纳弱势文化的先进因素,从而成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
汉文化其实就是这样一种非常强势的文化,历史上有多次大的文化融合,其结果都是汉文化成为主导,而其他文化只能成为汉文化的附庸或者某种因子。发展到今天,汉文化已经在自身的发展轨迹上吸收了不同的文化营养,完成了多次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我们从这些历史事实中可以看到,无论任何外族文化与汉文化竞争,其最终结果还是要被汉文化所融合。
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塑造适应性企业文化的几个阶段,其必然是养成、提炼、吸收和再养成的循环过程。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文化是不鲜明的,甚至是混乱的。这个时候正如中国的春秋时期,不同背景的投资者、员工在思想上表现着各自的个性。但随着企业家的引导,带有企业家自身特点的文化将成为主流。这个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的养成过程,这个过程既有任其自然的因素,也有企业家倡导的力量;在企业家的个人文化与企业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过程中,相互融合成为主要因素,最终符合企业愿景的企业文化逐渐明晰起来,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提炼,其实也是选择的过程。提炼阶段是企业文化成型的关键阶段,这时候既有企业发展的自我扬弃,也有企业家的主观选择;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进入发展阶段。所谓发展其实就是在不断吸收社会文化因素的过程中进行企业文化的自我调整。所以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保持“一以贯之”的前提下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这个过程同时体现了文化的适应性和包容性。研究者展望,未来的国家竞争较力点还是要回到文化层面的竞争。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说:“一个具有伟大文化传统和智慧的文明大国的崛起,对我们全球是有好处的。”这种“好处”是什么?其实就是文化对全人类的影响,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甚至控制。难以想象,一个国家的文化对全人类产生深刻影响并且被广为接受的时候,这个国家将会是怎么样的一个超级大国。
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经过产品、市场、科技、品牌等的竞争阶段后,最终也会归结为企业文化的竞争。在企业兼并失败的案例中,往往能够发现最终的企业文化的难以融合而引发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成功的国际化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实施过程,实际上也正是企业文化甚至是国家文化的传播、渗透过程。当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对那些志向远大、致力于国家化发展的公司而言,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包容性的先进企业文化,将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后也是最有力的王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6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