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国际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凌申杰 聂 华
【摘要】 自2006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尤其是2007年以后,中资银行加大了“走出去”的速度,开始谋求全球布局,在非洲、美洲、欧洲、亚洲等市场,通过股权收购或者直接设立分支机构,业务涉及租赁、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诸多领域。目前,国内一些大银行的市值和一级资本规模都已进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但就经营的经营结构、业务范围、地域范围来说,还不能谈得上国际化。中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依然是国内市场、国内业务和国内客户,参与金融国际分工和金融全球化程度很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经营国际化 现状 方式
一、商业银行经营的国际化理论基础
商业银行经营的国际化,指的是一国银行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超越了国界,由地区性的活动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业务活动开始与其他银行的业务交叉互补,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资源在全世界分配,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具体说,商业银行国际化主要是市场的国际化、业务的国际化、机构的国际化,以及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商业银行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其基本动力源于取得比较优势、规避经营限制、降低税收负担以及分散经营风险等方面,所有这些动力都是为了冲破地缘的自然因素和民族国家的政治因素对经营和发展所设定的限制。对此,建立在国际贸易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三种理论基础上的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较优势理论
罗伯特.阿尔伯(R.Z.Aliber,1976)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国家之间银行经营的相对成本或效率对银行国际化的影响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得各国银行的比较优势和效率存在巨大差别,具有比较优势的银行是最有效率的,效率高的银行在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其国际化步伐也比较快。存贷利差是银行效率的体现,银行效率不同的国家其利差也不同,那些具有较小存贷利差的银行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存款者希望将资金存入能够提供高利率的银行,而借款者希望向银行支付最低的利率,而具有比较优势的银行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各国银行间存贷利差的不同是产生银行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另外,阿尔伯还提出了“安全通货论”,认为银行国际化是国际化银行利用安全通货和有利汇率的结果。
2、三分类理论
哈波特・格鲁拜尔(Herbert G.Grubel)在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跨国银行功能的三分类理论。格鲁拜尔根据银行业务的性质,将国际化银行的功能分为跨国零售业务银行、跨国服务业务银行和跨国批发业务银行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银行都有相应的比较优势。国际化的动因一方面是源于银行与客户良好的商业关系,银行可以低成本地了解客户的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洞察客户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源于银行在管理技术、组织和营销技术以及商业知识等方面的“经营性资源剩余”,只有国际化经营,才能使这些剩余的经营性资源以较低的边际成本充分利用。
3、内部化理论
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当代较为流行、影响较大的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拉格曼认为,现实的国际金融服务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的不完全造成了中间产品交易的低效率,由于银行业中间产品本身的可交易性很差,银行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组织结构,把银行的外部交易转变为内部交易。拉格曼指出,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比国内金融市场更大,其内部化收益大大高于国内金融市场,因而,跨国银行往往比国内银行获利更多。此外,银行国际化还能够从投资多元化中获得优势,如投资风险分散、投资收益稳定等。
4、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 H.Dunning,1979)将产业结构理论、生产内部化理论和传统的区位优势理论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理解跨国公司的理论框架。邓宁认为,企业要从事海外投资,必须具有三方面的条件:一是与竞争对手比,企业必须具备某些独有的优势或无形资产,包括专有技术、管理技术、推销技巧和产品差别。二是企业总是拥有若干独有的优势。三是投资东道国必须在资源、市场和信息等方面有特殊禀赋,并能够与企业独有的优势相结合。简言之,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商业银行,必须具备专有优势、生产国际化的优势和区位优势。根据这一理论,从事国际化经营的银行必须具备三大优势:一是所有权优势。即国际化银行具有或者能够获得东道国银行所没有或者无法获得的资产。二是内部化优势。国际化银行通过将其拥有资产加以内部使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保持垄断优势。三是区位优势。国际化银行在投资区位上具有良好的金融环境,如优越的地理位置、稳定的政治环境、完备的经济法律制度、优惠的税收政策,等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同时直接投资参股合适的国外银行。2007年我国银行业加快了海外发展的步伐,积极通过并购、设立新机构等方式,深度拓展海外市场。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如工商银行在俄罗斯莫斯科设立分行,中国银行在英国设立子银行,建设银行在澳大利亚悉尼设代表处,交通银行设立德国法兰克福分行、澳门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设立代表处,招商银行在美国设立纽约分行等。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与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建立了代理行业务关系。截至2007年底,我国银行业已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机构的总资产达2674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406.1亿美元,增长18%。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银行的境外代理行业务就可满足业务需要,在国外建分支机构或控股当地银行的需要并不迫切。而90年代末开始,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与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我国银行仅仅靠代理行业务已满足不了客户的需要,于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2、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金融改革20多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已迈出了很大步伐。在我国境内已设立大批的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和各类外国金融机构代表处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机构网点也已遍布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城市。但是,与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仍然较低。结合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缺乏国际化经营管理的人才。现代银行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现代银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银行国际化最需要中层和高层的国际化人才,这些人员熟知国际间的资金运作、业务清算和国际市场规则,是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海外分支行急需的人才。现在我国银行的海外机构主要是由总部派出或在当地招募华人经营,本地化程度很低,这样就造成我国的跨国银行与当地实际情况脱节。银行服务与企业的产品服务不同,普通企业以产品质量说话,而银行服务的好坏则主要是客户的印象,我国银行的海外机构本地化程度不高势必影响与当地客户的联系,进而影响当地的业务开展。同时由于海外机构多位于国际金融中心,当地银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不仅海外的分支机构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管理者的总行也同样需要熟知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国际化人才。
(2)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除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几个新兴商业银行及改革后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外,其他的各家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和资本充足率均相对较低,充分暴露出其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较差,经营风险较高,这样就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平等参与国际银行业竞争的能力,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制造了很大的障碍。
(3)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手段落后并且管理手段不高。外国商业银行老牌资深,实力雄厚,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发达的国际业务网络,电子化程度高,资金调拨灵活,在“硬件”上比我国银行先进。它们广泛采用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再加上服务意识强,在“软件”上也比我们先进。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仍然带有行政化色彩,业务范围较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可供投资者选择的投资产品仍然比较欠缺,而且对现有的服务设备不能很好的管理,挫伤客户的信心。
(4)分业经营体制不利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平等地参与国际银行业竞争。由于受到我国国情和现有金融监管法规的限制,我国目前仍然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虽然目前在国内已经出现了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代销保险等业务,但这些所谓的综合只是形式上的,在实质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综合经营。我国一年后就将全面开放我国的金融业,我们要给外资银行以国民待遇,外资银行绝对不会像我们的商业银行那样只经营某一方面的业务,而会把他们的综合经营理念和手段带入到我们国内来,如果我们的商业银行还是一如既往的分业经营,其赢利能力就非常有限,国际竞争力也就会大大削弱。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方式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事实,我国商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国际化经营,需要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不断创新、开发适合国际市场的银行产品,提高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在进入东道国后,应全面融入当地的文化,吸纳当地的人才经营管理当地的分支机构,利用当地人才熟悉本国政策、法律等优势为银行的国际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国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律法规,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提供政策保障。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商业银行新建投资是指一国银行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国设立形式各异、规模不一的海外分支机构,主要包括设立代表处、分行和子行。这种方式较为传统,母银行对海外机构的控制力强,双方联系最为紧密,但海外网点成熟周期长且见效慢。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是跨国收购和跨国兼并的总称。跨国收购是指一个银行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购入另一国银行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以实现对该银行的部分经营管理或完全控制的行为。跨国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银行组成一个新银行的产权交易行为。
1、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这两种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优劣比较
从初期成本角度来看,新建投资只发生简单的筹建成本;而跨国并购有时候目标银行为问题银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来解决历史问题。从市场进入角度来看,新建机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满足当地银行监管机构对新银行的各方面要求,并且对市场的熟悉和业务开展也需要时间;跨国并购则相对容易进入市场,并且时间短,对市场切入程度较深,但是寻找市场影响力大的、资产优良的目标也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从杠杆效应角度看,新建机构不存在杠杆效应;跨国并购可以获得杠杆效应,即以较少的资本金控制较多的资产。而杠杆效应对于加速国际市场的扩张十分重要。同一笔资金,如果用来新建投资,相当比例的资金首先要投入固定资产和开办费用,开业初期只能依靠剩下的资金进行周转,在短期内基本上不会产生杠杆效应。但是,如果是收购兼并,则在国外市场上,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并购20%左右的股权就可以控股,在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一般水平10% 以下的情况下,至少可以控制超过50倍的资产。另外,在经营亏损的时候,部分控股的母银行只承担其持股比例内的亏损和风险。从机构整合角度来看,新建投资不存在融合问题,总行对其的管理直接而方便;跨国并购的机构整合需要时间,尤其是在需要改变被并购银行的名称、品牌和需要裁员的情况下。并且,如果不是收购100%的股权,在业务战略方向和管理上要受到董事会的限制,要与其他股东进行沟通和协商。从经营管理的本地化角度来看,新建投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人员本地化,尤其是管理层的本地化;跨国并购则比较容易实现人员和管理的本地化,从而实现经营本地化。从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新建投资不像跨国并购那样可能引发金融系统风险。银行并购活动的深入发展直接导致了银行间以及银行与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之间联系的加深,使得包括非银行金融业在内的众多产业的发展过多地依赖银行,社会经济活动则被纳入一个以银行为中心的系统结构中。
2、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1)灵活采用新建投资或跨国并购的方式。针对东道国的情况,当文化差异较大、目标市场的集中度较高或竞争对手的反应较为激烈时,通过跨国并购设立独资或控股子银行的形式,将比新设投资更能节省交易成本,并使组织学习更好地进行,经验的积累和传递所遇到的阻碍也相对要小;当目标市场上原有机构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也即我国银行具有规模、管理、技能等所有权优势时,可以直接新设机构,避免并购带来的组织学习成本,获得更高的知识传递效率。针对商业银行自身的情况,若国际化的银行规模、实力较弱,所有权优势不突出,又缺乏海外经营经验,则新建投资并获利的阻力相对较大;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能够相对容易地获得所有权优势。另外,还应对不同路径的成本和收益做出合理科学的预测,以选择新建投资或跨国收购。
(2)在选用新建投资方式时,代表处、分行和子行的适用情况有所不同。设立代表处的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大而其利润机会有限且不允许设置更高形式机构的东道国、市场发展框架正在建设中的国家;设立分行的方式适用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富裕东道国、中国对其出口量大的东道国,以及金融中心等;设立子行的方式适用于本国客户较多的、语言文化相似的东道国,法规健全的、经济前景预期较好的东道国,以及监管部门对跨国银行业务限制较少的东道国。
(3)跨国并购这一方式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经营有着特别的意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总体上国际化程度并不高,而国际上各国对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基本上都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审查和限制措施。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开并逐步扭转国际金融市场上对中资银行不信任的局面,突破机构设立和业务范围的限制,使得弱势银行能更有效地进入和拓展国际市场,在竞争中学习国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经验,为我国银行改革和发展、增强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借鉴。
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经营是我国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在加大力度引进外资的同时,国内的很多企业都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跟上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为这些到海外市场寻求发展的企业提供良好的银行服务。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我国银行业将逐步全面开放,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选择合适的国际化方式,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在激烈的国际银行业竞争中生存并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秀良: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路径探析[J].西南金融,2009(5).
[2] 马政: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08(9).
[3] 张学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06(10).
[4] 葛兆强:商业银行国际化:动因、挑战与策略[J].浙江金融,2008(6).
[5] 陈四清: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路径[J].中国金融,20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7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