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基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村消费的扩大是启动内需的关键一环。文章以边际消费倾向为切入点,利用ELES模型估算了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及收入弹性,根据其实证分析结果,建议应优先关注和加强对居住、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这几大类消费品在农村市场上拓展的研究,采取积极措施扩大农村消费。
【关键词】农村消费ELES模型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
目前,美国金融海啸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外需下降的困境,近10年来,投资需求的高位运行使其进一步继续扩张的空间又较为有限,因此,扩大消费需求成为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妥善的、最根本的解决之道。黄泰岩、王检贵(2001)已提出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在于要为工业消费品提供市场份额;否则,工农业、城乡发展的失衡将使工业化进程严重受制于农村市场的扩张。显然,提高农村消费对促进工业化进程、平衡经济结构以及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农民消费的提高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农民收入;二是提高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本文将利用ELES模型对中国农民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用品及服务、医疗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该系统假定人们对各种消费品(服务)的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收入,而且人们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两部分,并且认为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将剩余的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上述3种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方法1的优点在于概念清楚,简洁易算;方法2的优点在于参数的估计有统计检验作保障,得到的计算结果较为可靠和科学。在这一总的思路下,学者还可根据其研究目的及数据的可得性,变化出许多不同的模型拟合方案。但是,方法1和方法2都是建立在凯恩斯宏观消费函数的基础上,未细分不同种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无法提供边际消费倾向更为详尽的信息。方法3尽管在计算时较为繁琐,但其模型建立在经典消费理论分析基础上,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导出,模型各部分的经济学概念明确;在进行模型参数估计时不需要价格资料,仅用截面数据就能估计出不同消费类别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好地弥补了方法1、2的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将利用ELES对中国农村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实证研究。
ELES模型的基本表达式为:
二、农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
根据扩展线性支出(ELES)模型,利用统计年鉴中公布的31个省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8大类商品人均消费的行了估计(见表1)。
农民新增收入中的73.2%用于消费支出,明显高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叶宗裕(2007)用同样的模型估算出2005年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8]。有效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非常重要的一环。由各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可知,食品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0.235),说明新增收入中有23.5%用于增加食品消费,而新增食品消费主要是副食品,如肉禽及水产品、加工制品等。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0.145)居第2位,说明新增收入中有14.5%用于居住消费,这与农民的消费传统十分吻合。文教娱乐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居第3位(0.101),这说明近年来农村居民特别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资;交通和通讯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居第4位(0.089),这说明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和信息观念,农民生活、工作的活动半径扩大,新一代交通工具及手机等商品已成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收入弹性的计算结果来看,文教娱乐服务的收入弹性(1.23)、家庭设备及服务的收入弹性(1.21)、居住的收入弹性(1.13)和交通通讯的收入弹性(1.13)、医疗保健的收入弹性(1.08)均大于1,这说明农村居民对该类商品和服务需求量的增长率高于收入的增长率。2006年农民的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包括外出打工的收入占比为38.33%,而传统的农业家庭经营收入占比仅为32.33%,农民生产方式的改变在多方面改变了消费支出方向,收入弹性系数集中反映出的变化如下:一是农村居民在满足自身基本生活资料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意对个人发展和精神享受的消费以及加大对子女的智力投资;二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家庭设备升级换代,家庭设备现代化成为高、中收入水平农民的追求时尚;三是农民工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将更多的资讯带回农村,农民对居住的舒适性更为追求,在住房的装饰上也愿意花费更多的支出;四是生产方式的改变促使农民增强时间、效率和信息观念,农民外出就业比重的增加在客观上提高了与家人通讯通信的需求,农村道路设施的改善有力推动了交通工具的升级;五是社会发展与环境的恶化使更多农民对自身的健康更为重视。食品、衣着与其他商品与服务这3大类商品的收入弹性均小于1,表明这些商品需求的增长率将小于收入增长率。伴随收入增长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三、提升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首先,应该尽力扩张有潜力的消费种类,基本的选取原则为边际消费倾向较大及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的类型。从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居住、文教娱乐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与家庭设备这5类符合该基本原则。但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这两大消费种类中,其支出的部分增加实质上反应出在农村范围内政府公共品提供的不足,政策制订者对此应充分考虑。其次,对这些筛选出来的有较大增长潜力的消费品种开展进一步的细化研究,分析其在农村市场推广的制约因素。再次,农村消费的提高还有赖于配套设施的跟进,因此扩大农村需求的政策应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一,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调查和研究,合理引导,改善供给结构。多年来,由于农村的购买力低于城市,造成产品的生产结构与农村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出现了许多产品卖不动的同时,又有农民想买而买不到的不对称现象,制约了农村消费的扩大。根据本文的分析,应该优先关注和加强对居住、文教娱乐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与家庭设备这5大类消费品在拓展农村市场上的研究,优先选择并推动某些消费品进入农村市场,提升农村市场的消费份额。对于政府来说,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出台支持性的消费政策,鼓励农村消费扩大。
第二,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搞活流通,维护农村消费者权益。据有关材料,农民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在县城购买的比重高达50-80%,购买及维修的不便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买耐用消费品的热情。因此,启动农村消费,需要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构筑点线面相结合,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拓宽农村销售的渠道。建议有实力的商业企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一步进军农村市场,逐步完善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同时定期到农村进行产品促销宣传活动,增设家电、农机维修服务网点。
第三,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并逐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要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上加大政策扶持,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加快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应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探索建立从医疗、养老保障制度,调整农民的预期心理,为增加农民消费需求提供保障,增加农民的消费积极性。在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对这些制度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对各项保障措施的实施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更正,争取“边学边做边改”,循序渐进。
第四,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农民家庭购买来的大件物品中有12%处于闲置状态,其原因是农村基础设施不配套。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将对农村道路、通信、电力等各方面加大投入,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畅通商品信息渠道。
第五,加强消费观念的引导,通过舆论导向改革陈旧的消费理念。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观念更新,坚持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恰当地安排日常消费和非常规消费,切实将农民消费引导到科学、合理、健康的轨道。其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主导舆论导向,引导农民不仅会挣钱,而且会花钱;不仅会生存,而且是享受。
【参考文献】
[1] 夏兴国、洪正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叶宗裕: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7(6).
[3] 刘黎清、肖佳印: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8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