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竞争力体系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桂兰
【摘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拥挤效应”和“路径依赖”使地方产业集群进入锁定状态,进而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升级。文章分析了地方产业集群在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并进一步提出地方产业集群通过实施城市化、国际化、生态化战略等来增强在全球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能力,进一步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
【关键词】地方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集群升级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载体之一的产业集群出现了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特征。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构建,建立在文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加强集群内的分工合作、知识创新、大力发展集群品牌等内在机制,以及政府为集群发展提供创新、人才、融资、营销、物流、网络等平台的外在保障的基础上。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可以认为是其加强内在机制建设,构建有利于产业集群创新与升级的外部机制,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上增值的能力,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升级路径机制的过程。
一、地方产业集群升级遇到的阻碍
地方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因“拥挤效应”和“路径依赖”而进入锁定状态,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要想接轨国际市场、克服发展锁定、实现持续发展,嵌入全球价值链,进行产业集群升级是可行路径。但是产业集群升级既有动力机制,也存在各种阻力。阻力因素主要包括:集群发展模式雷同、战略定位趋同与区域行政分割严重;产业集群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发达国家利用各种制度、规则、标准等非关税手段抑制的严峻挑战;面临丧失“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动力的危险,容易形成对外部联系的过分依赖;产业集群专业市场面临组织形态单一落后,专业市场布局比较散乱,缺乏统一规划。产业集群的会展活动市场化程度较低,会展活动配套服务能力较弱,会展活动档次较低;普遍存在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缺乏、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价值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不注重培育、开发和利用集群文化;集群品牌定位不清晰,自主品牌开发力度不够,企业品牌协同意识不强,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公共组织没有进行集群品牌的战略规划,品牌运作水平较低等。
二、产业集群升级的战略
基于以上提到的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在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章提出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战略思路。
1、产业集群城市化战略
实现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功能的高度耦合,是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发展都市型产业集群的主要方向和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产业集群服务化。通过强化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规模优势,加强城市规划等方式,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对产业集群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增加的推动作用的实现。
第二,重点优化特色产业所在区域的空间布局结构。做好整体规划,合理规划稀缺资源土地,做好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在工业化、城市化与集群化过程中减少“建设性破坏”行为,促进区域传统文化、社区文化合产业集群文化的相互融合。
第三,通过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及其集群发展加快区域技术创新和扩散,促进传统特色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提升现有集群价值创造能力。通过促进主导产业的顺序演化更替,提高产业集群与城市的兼容性。
第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依靠生产要素效率提高实现产业集群的集约型发展。
另外,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城市化的重要手段。高新技术园区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高技术产业规划目标,培育区位优势,优化政策环境,促进园区内中间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促进区内企业的衍生。
2、产业集群国际化战略
提高产业国际化程度是延缓和避免产业集群被孤立和解体从而保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地方产业集群基于全球价值链进行升级的有效途径。因此,要保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要制定和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必须培养国际化经营意识并合理选择国际化经营过程模式和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同时,合理选择国际化路径。在产品方面,可以选择中低档产品作为突破口,在逐渐过渡到高档产品。在路径方面,可优先进入中东、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待积累一定的国际经验后,在逐渐进入竞争更为激烈的欧美和日本市场。然后,充分利用博览和会展等活动向外推荐产业集群及其产品。另外,加强产业集群的行业协会、商会和国际化支持体系的建设,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化竞争。
3、构建生态化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战略
循环经济具有资源循环性、技术导向性、协同发展性。产业集群生态化是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和产业集群的组织构架,将不同产业间关系加以协调组装,并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基础条件相融合,发掘产业群落所产生的内生资源,建立良性循环的产业集群化过程。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生态性、循环性和区位性。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产业集群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结合点。利用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网络结构特点和集聚生态功能,将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联系起来,构建基于集群生态的循环经济体系。
从产业集群的视角看,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有两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是从事资源回收再利用企业高度集聚形成专业型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第二种是制造业的产业集群通过细化内部分工,引进下游衔接企业,构筑产业链回路,基于已有产业集群形成功能型的循环经济体系。同时,构建生态化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组织要求产业集群规模定额化,产业集群结构柔性化,产业集群技术绿色化和产业集群目标多元化。
4、发展产业集群商贸与会展体系战略
在专业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创新专业市场发展模式,丰富专业市场配套服务功能,塑造专业市场品牌,完善专业市场配套环境条件建设等措施,发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企业集中、产品特色明显和经济规模较大的优势,在主产地或主销地、集散地建立和改造一批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大市场带动大物流,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形成特色商品集散中心、流通加工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为突出产业集群会展体系特色化和专业化,可以考虑与中心城市的大型会展活动错位发展,突出产业集群会展活动“专、精、快”的特点。同时推动会展业软件与硬件配套发展,重点发展配套服务项目。引入民营资本举办特色展览,推进运作市场化,借助行业协会力量发展会展业。
物流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有重要作用。产业集群物流体系建设主要思路和措施包括规划建设专业物流基础设施;提供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健全物流配套服务体系。
5、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
产业集群是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在国家构筑科技创新系统新格局的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构建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平台,为集群形成技术、信息和知识的开发和转移、应用扩散能力,为中小企业群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条件和公共服务。同时,集群要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基于学习与竞合的集群文化,增强产业集群内部的科技创新活力,强化行业协会和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等方式完善内部创新组织。其次,产业集群可通过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进行各种合作创新,通过项目合作开展产品与技术的创新等方式加强外部创新支撑网络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资源,协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攻关计划;加强与国际行业协会的合作,积极申请各类荣誉称号,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的影响力,提高产业集群集聚创新要素的能力。最后,通过建立区域或产业集群内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与风险的投资基金,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扩散。
6、产业集群文化战略
产业集群文化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所集聚的一种财富和资源。实施集群文化战略,重点在于培育、开发和利用这种财富和资源,提升集群特色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塑造先进的集群组织文化,汲取特定地域文化的精华并实现融合互动,综合运用文化的力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文化战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倡导经济价值观、独立个性、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共赢意识等现代商业精神。
第二,通过文化这个“无形的手”来增强产品和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产业竞争的软实力,实现从加工向设计转变,从卖产品向卖文化转变,从纯物质产业向非物质产业转变,实现特色产业“文化化”。
第三,通过智力、信息、技术和形象等要素的集聚,发展相关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
第四,通过建设创新文化、责任和慈善文化以及诚信合作文化,改善产业集群组织文化,提高产业集群组织效率。
第五,通过使集群产品和服务贴近不同消费者的文化风俗习惯,加强跨文化管理等方式,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增强集群文化和谐性。
第六,保护好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考虑特色产业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包括建设特色文化博物馆、记录编写特色产业发展历史,在保护和开发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积累产业集群文化资本。
7、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战略
第一,在提升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塑造区域形象的行为识别(BI)系统和集群的视觉识别(VI)形象规范品牌识别系统。
第二,根据塑造城市形象的需要,提升集群品牌档次,将城市形象战略与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建设相互协调,实施集群品牌城市化。
第三,通过与国内其他地区同类集群经济错位发展,塑造各个集群品牌的独立性形象,实施集群品牌的差异化。
第四,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若干二级品牌,同时鼓励骨干企业建立自身品牌,形成集群各层次的品牌系列和梯队,实施集群品牌多元化。
第五,通过将集群品牌申请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区域品牌和集群品牌国际化管理运营的先进做法,协助开拓国际市场和提升产业集群产品价值实施集群品牌国际化等方法,实施集群品牌的国际化。
(注:本文是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项目批准号:2006FJJ043。)
【参考文献】
[1] 王立军:嵌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1).
[2] 冯曙军: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群升级[J].河南科技,2007(6).
[3] 钱平凡: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研究[J].经济纵横,2004(3).
[4] 张百尚、郑海涛、张墨琴:产业集群商贸会展物流体系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5).
[5] 成伟: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开发研究,2006(5).
[6] 张墨琴、郑海涛:产业集群文化及其文化战略[J].集团经济研究,200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9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