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以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为对象,构建了集群协同创新模型并讨论了群内中小企业与群内其他行为主体(龙头企业等)的协同创新方式,建立了商业模式创新系统,阐述了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升级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从构成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获取四要素创新的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实现产品与服务升级、技术升级、营销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及互联网+全要素升级的转型升级路径。以期为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发展、集群的协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协同创新;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9)06-0024-06
  一、引 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止到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36.5万家[1]。2018年8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强调实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要坚持聚焦主业、打造优势、以质取胜、规范经营、勇于创新,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
  产业集群被视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空间产业组织。由于集聚,使得资源的集中、合理、有效配置成为可能。目前,产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各省打造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实体经济开发区等都属于此种情形。本文以集群内中小企业为对象,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小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升级问题,以期为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升级及集群的协同创新提供思路。
  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仍是当前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贡献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而对于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献较少尚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已有的文献对其进行了探讨,但仅限于一般中小企业,鲜有文献探讨集群内企业商业模式创新[3-5]。而探讨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升级更是新的尝试。集群内配套中小企业有别于一般中小企业,每个中小企业都“嵌入”在特定的复杂网络结构之中,其商业模式的创新既受企业自身资源、能力、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制于集群内其他相关行为主体影响,而协同创新是最好的选择,中小企业在协同创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自身的转型升级。
  二、集群内中小企业创新系统模型与协同创新方式
  协同创新的基本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行为主体,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聚集,充分释放彼此间的创新活力,围绕关注的创新问题(企业如产品、生产、技术、管理等)而开展的深度合作。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客观上存在着规模小、创新资源不足,缺乏人才、资金和技术以及抗风险能力弱等,难以实施自主创新。在当今开放的环境背景下,协同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通过获取外部创新资源弥补自身创新不足制约发展的重要方式。
  产业集群也可看成是一个网络组织系统,既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由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组成的网络集合体,包括共处一个竞争环境中相互关联的企业和其他实体[6]。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中相关联的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群内行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对集群发展和群内企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集群构成的网络内分布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生产配套关系,同时网络内也包括有政府、大学、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各类中介机构及金融机构等。中小企业可与网络内不同的行为主体采用不同的形式合作协同创新。从本文构建的创新模型(见图1)出发,中小企业实现协同创新的方式有:
  (一)集群内主体协同创新
  1.与大企业的协同创新
  对于产业集群而言,群内的大企业起着引领与示范的作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是孪生的关系,作为中小企业的直接用户,大企业是终端产品的生产者,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对大企业引发的任何创新(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等)都会促使中小企业联动创新。在生产协作中大企业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同时也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与管理能力,反过来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也会汇集到大企业(核心企业)。实际中作为中小企业用户的大企业,其任何需求的变化都需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创新来满足。此种协同创新也被称为借力创新。
  2.与竞争企业的协同创新
  一是竞争压力产生的创新,中小企业为了获得供应链上的主动权,而更好地对接大企业的需求,需要通过与大企业的合作创新提升自身实力,从知识溢出的角度,中小企业也可借鉴竞争企业的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创新优势。二是抱团创新,竞争者之间面临共同的技术等问题开展的合作创新以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价值水平。
  3.与相关企业的协同创新
  主要指中小企业与群内供应商、互补企业、采购商及营销商之间的合作创新。如供应商与中小企业联合开发新设备、新材料可提升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与互补企业的合作,即与其他零部件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等可进行资源互补性协同创新,增强服务生产能力。与采购商及营销商的合作可创新营销模式与营销渠道。
  (二)平台协同创新
  平台协同创新主要是指借助于产学研、互联网+众创平台及科技中介平台实施的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应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创新模式。
  1.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它要求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创新,实施产、教、研的深度融合。大学、科研院所可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技术及人才的支持,可與中小企业共同围绕生产与技术、管理等问题合作研发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可通过转让专利成果实现企业产品与技术的升级。
  2.互联网+众创平台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也可利用互联网开发众创、众筹、众投平台,来实现协同创新。例如中小企业可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实现产品创新、组织与营销创新。通过开发云平台搭建合作桥梁,发布创新需求,再通过云平台招标,快速、低成本实现创意与创新。
  3.科技中介协同创新平台
  这里的科技中介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与产权交易所、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专利代理机构、专业技术协会。它们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评估、孵化、技术交易等服务。各机构在寻求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服务驱动要素[7]。
  (三)集群外部主体协同创新
  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有关的主体包括有: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银行、风险投资公司、保险机构等)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人才中介、咨询机构等。政府是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者,主要通过政策引导、政策激励、法律保护、关系协调等方式驱动集群内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例如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完善相关的法规,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持;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信息与专项资金支持。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向政府反映企业的共同要求,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监督与协调企业间的经营行为等[8]。金融机构主要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信贷与投资、咨询等服务。会计与律师事务所、人才与咨询中介可为中小企业提供审计、法律与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训与交流及信息咨询等服务。这些外部主体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作为中间环节通过连接各创新行为主体,成为知识流动、资金支持与技术转移的纽带,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是在多个行为主体参与下系统活动的过程(见图2),大体经历三个阶段:①创新动力的驱动,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于:大企业的需求变化与创新;政府对产业、行业发展的推动;新技术的发展;竞争对手的压力等。②选择协同创新的方式,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在技术与经济论证基础上,选择最佳的协同创新方式,而合作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流程创新及管理创新。③创新成果的产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表现形式有:产品与服务升级、技术升级,工艺改造、流程创新、管理科学化、核心能力提升等。协同创新过程中还包括金融机构与一些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与中介服务。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产品生产与投放市场也需要供应商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的合作[9]。
  三、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模式系统创新与转型升级含义
  商业模式可视为企业建立在顾客需求基础上的商业逻辑,即通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而获取利润。从组成要素的角度看,商业模式也可视为由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四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系统中价值主张是核心,是企业面向顾客的价值取向,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或为客户提供利益的集合。价值创造是企业通过内部、外部整合企业资源和能力为实现价值主张实施的一系列运营活动。价值传递即营销模式,是企业保障价值主张的实现向顾客传递价值的不同手段,包括广告、品牌、渠道等,价值传递也反映企业满足客户对产品与服务的认知、及时性、服务效果的需求。价值获取即盈利模式,反映企业如何将自己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变现而最终获取利润。也可以说四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价值主张是目标,价值创造、价值传递是手段,而价值获取是目的。商业模式系统是一动态系统,随环境驱动因素的作用而变化。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见图3)是在创新动力驱动下,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围绕客户创造价值这个中心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此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商业模式系统创新的每一次实践,都是对其系统要素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的重新构建或重组。依据文献[10],Linder和Cantrell(2000)把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挖掘型,即在不改变商业模式本质的前提下挖掘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潜力;二是调整型,即通过改变产品、服务、成本结构等来调整企业的核心能力,提升企业在价值曲线上的位置;三是扩展型,即把企业的现有商业逻辑扩展到新的领域;四是全新型,企业引入全新的商业模式,为顾客和合作者提供全新的产品和服务,通过重新建立核心竞争力实现利润增长,这是一种最激进的商业模式创新。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由于客户(大企业或核心企业)是明确的,按照此种分类应归属于挖掘型,即在不改变商业模式本质的前提下挖掘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潜力。商业模式潜力的挖掘可通过产品与服务创新、工艺技术创新、营销或渠道模式创新及盈利模式创新来实现。
  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模式系统创新的过程,也伴随着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商业模式创新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创新系统的目的是增加或增强顾客满意的价值需求,即实现系统的价值主张,系统价值主张的实现则取决于创新系统每一要素的创新。因此,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而言创新的体现就是转型升级。围绕商业模式创新系统要素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获取的创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表现形式是[11]:①产品与服务升级,即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推出新产品或改进老产品及提升服务功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②技术升级,即企业通过重新组织产品生产体系或采取更高的技术而更加有效地将其投入转化为产出;③功能升级,即企业获得新的功能或放弃现有的功能,以增加其业务的总体技巧内容,如从生产环节向设计环节和营销环节跨越;④管理升级,即引进或开发新的管理模式、方法;⑤营销模式升级,即促销、渠道及盈利模式的创新等。
  四、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协同创新与转型升级的路径
  集群内中小企业不同于一般中小企业,其与群内的大企业存在着紧密的共生关系。由于受制于自身资源、能力及资金的约束,很难独立地实施自主商业模式创新。因此,借助于群内外部的创新资源协同创新商业模式,是必要的选择。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也伴随着自身的转型升级,体现为产品与服务升级、技术进步、管理与营销模式创新等。对于配套型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服务对象是明确的(大企业),商业模式的創新宜选用挖掘型(前述),即在不改变商业模式本质的前提下挖掘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潜力。从所构建的商业模式系统创新模型出发,中小企业可形成如下商业模式协同创新与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价值主张:产品与服务升级
  1.平台协同创新
  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与服务始终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要洞察作为客户的大企业的需求变化,产品市场的变化,行业技术发展的变化等,借助于平台协同创新,从产品的整体概念出发创新配套产品与服务(见图4),一是可通过技术的引进或改造为大企业提供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产品或生产原料,即满意的产品,提升核心产品与一般产品的价值;二是通过创新服务提升附加产品的价值,附加产品的创新可增加与众不同的附加利益与服务,形成竞争优势。目前提供服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产品+服务”,即产品的保障服务;一种是“产品+解决方案”的服务,即制造服务。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应依托核心产品(配套件)拓展相关服务,为大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从而与大企业共享服务制造带来的利润。中小企业只有为自身的“客户”大企业提供满意的配套产品与服务或者最大程度增加配套产品的价值,才能收获共赢的效果,实现自身价值的增长。
  2.与大企业的协同创新
  对产品制造而言,一般龙头企业承担核心生产制造部分,将非核心生产制造部分和辅助生产部分(包括零部件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等)交由中小企业来进行专业化生产,使得这些中小企业成为自己的配套厂家。龙头企业利用资金、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创新产品与工艺并在集群内快速推广,从而带动中小企业对产品与服务进行升级,将大企业创新成果转为实际生产力。同时,也可显著降低中小企业创新的研发成本,加速创新成果的应用。
  (二)价值创造:整合价值链创新-技术升级
  1.多种形式协同创新
  整合价值链要求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需求具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从内看可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将资源集中于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上,使得自身优势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也可将资源集中到最能提高配套产品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上,打造“小而专、小而精”特色,为大企业提供优质的配套生产服务。从外看中小企业可从价值网的角度整合资源,在提升自身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打造优势、以质取胜。中小企业也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中介与服务机构合作或借助于互联网+众创平台,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也可与同类企业联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为客户(大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2.与大企业的协同创新
  作为集群内的大企业在取得技术进步后,需要对集群内中小企业进行指导,中小企业在获得大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的技术和知识“外溢”后,因联动效应的客观存在,可以显著提升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与产品质量升级,实现集群内各企业的共赢局面。大企业也可以向零部件企业提供设计、制造技术的支持,从而帮助中小企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中小企业获得技术进步带来的收益,而中小企业成本的降低也会使产品成本降低,从而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可持续、高投入创新活动所需的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及低成本竞争优势。
  (三)价值传递:营销模式创新
  1.平台协同创新
  价值传递反映企业用来向顾客传递价值的不同手段。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零部件企业)而言,当今要改变过去单一促销手段和传播的理念。一是应采取现代整合营销的方式,将各种促销手段(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整合为一体,传达一个理念,加强与群内及群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突出塑造产品的形象、企业的形象,构建形成核心能力的资产品牌,建立长效竞争优势。当代的企业竞争本质上取决于内涵深厚的形象,体现于社会交易中的诚信、责任等。二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运用电子商务的手段,第三方物流变革营销渠道,如开展O2O模式经营、利用互联网移动平台开展新媒体营销等。当今这也被视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典范,这样做不仅大量节省了交易费用,也可将产品快速地交付于顾客,增值服务水平。三是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即CRM),通过增强与大企业及其他合作者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共同进化的目的。
  2.与大企业协同创新
  对于大企业而言,一是由于集群内中小企业多为生产零部件加工企业,同时也存在大量的工序型企业,其产品服务基本是在集群内完成交易,中小企业很难独立创建具有一定国内或国际影响的品牌。大企业需整合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力量,在一体化经营的基础上,集体打造区域品牌(或群体品牌)就成为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的最佳选择。实施品牌差异化营销策略可有效地提升其商业模式的价值。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有利的武器,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一个品牌是否有活力就来自于品牌的定位。品牌能树立差别化优势、专业化优势和规模优势,品牌是垄断性的无形资产,有利于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力。二是共享销售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共享大企业的销售渠道,如完善的网络渠道和服务网络等,这样中小企业不仅具有了高的市场覆盖度,同时对于维护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具有积极意义。三是实施新的营销模式如体验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及基于环保的绿色营销等从价值传递的角度共同创新营销模式。
  (四)价值获取:盈利模式创新
  1.平台协同创新
  当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新常态下面临着经济(宏观经济)与结构(供给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及土地、资本要素成本持续增加,招工难、用工贵,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等诸多问题。此种情况下创新盈利可采取的方式有:一是降本增效,要求企业要管理创新,实施精益生产,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管理,树立战略成本的理念,同时加强技术革新与改造降低成本,以应对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通过努力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二是借助于互联网金融,减少货币中间流通环节,加快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与优化资本结构。三是创新盈利模式,如团购模式、租赁模式、利用互补品模式等。
  2.与大企业协同创新
  集群内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大企业经营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盈利,这种业缘关系决定了两者必须面对同一市场,为开发顾客满意的产品与服务而共同发展。对大企业而言,一是要注重战略管理,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及时跟踪内外部环境变化,特别是面临互联网条件下跨界融合加速、买方力量崛起、创新速度加快、传统的企业竞争优势被削弱等重大变化,大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提高战略柔性和适应性,及时推动战略转型[12]。确保经营的稳定,避免一损俱损的出现。二是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从客户需求出发,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变销售产品为向客户交付使用价值,即提供“整装产品+一揽子解决方案”,改变盈利模式,从而带动中小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三是与中小企业共建信息化经营决策系统,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及互联网移動平台,电子商务合作开展线上线下经营及实施大数据精准营销及开发云平台服务等提高盈利水平。这些都需要大企业在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与中小企业支持,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共赢的目标。   (五)全要素提升:互联网+创新路径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群内中小企业要与大企业协同创新,共同通过“互联网+”和服务平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借助于众创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设计,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二是以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方式,企业应推进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化改造,发展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促进企业生产方式变革。推广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深度应用,促进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手段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三是以信息技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全面优化业务流程,推动关键环节的整合与创新,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四是以信息技术优化市场营销,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发展电子商务,探索网络营销新模式,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依托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资源提升精准营销效果,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结 语
  商业模式是一个体现企业综合实力的复杂系统,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集群内配套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小、创新资源不足及资金的限制,其商业模式创新需借助于外部创新资源协同创新实现,中小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借助于商业模式的要素创新可实现产品与服务升级、技术升级、营销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本文以集群内中小企业为对象,在建立了商业模式系统创新与转型升级思路的基础上,对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协同创新与转型升级实现路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集群内中小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但作为一种尝试,文章仅限于理论上的探讨,还需进一步实证分析。
  收稿日期:2019-03-05
  网络出版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90409.1540.002.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1  09:46:36
  作者简介:孙卫东(1953-),男,山东滕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工信部规〔2016〕223号[EB/OL]. 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4388791/c5081157/content.html.
  [2] 国务院研究部署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J].设备管理,2018(9):8-9.
  [3] 龚丽敏,江诗松.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成长演化:商业模式视角[J].科研管理,2012(7):137-144.
  [4] 张承龙,舒刚,夏清华.小型微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其集群成长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2(5):107-110.
  [5] 孙卫东.不同产业集群模式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8(2):91-97.
  [6] 曹丽莉.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8):133-134.
  [7] 陈昆,张秀生.广东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评价与升级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0):27-28.
  [8] 唐丽艳,陈文博,王国红.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0):89-90.
  [9] 陈蓉,梁昌勇,叶春森.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7):75-76.
  [10] LINDER J,CANTRELL S. Changing business models:surveying the landscape[R]. 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2000.
  [11] 宣烨,孔群喜,李思慧.加工中小企业升级模式及行为特征[J].管理世界,2011(8):104-105.
  [12] 十一部门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6〕245号[EB/OL]. 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2930/n3757016/c5196369/content.html.
  (责任编辑:李 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61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