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夹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举措。四川省夹江县以“西部瓷都”著称,其陶瓷产业自1987年在黄土乡点燃第一把炉火以来,目前已发展为夹江县县域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老旧生产线、低端产能和环境污染较大等问题,面临着“退城入园”、扩大投资规模、提高生产能力、降低能耗水平和环保标准等困境,应通过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产业园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培育卓越产业集群;建立工业旅游线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网络营销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式,切实推进夹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关键词:陶瓷产业;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产业集群;产业融合
  1 前言
  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具有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重效应,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经济发展均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在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以“西部瓷都”著称的四川省夹江县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陶瓷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有力促进了夹江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陶瓷产业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生产线老旧、产能低端等问题,需要实施“退城入园”项目,打造高端工业园区,推进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因此,研究夹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十分必要,既有利于企业提高投资规模、生产能力、装备水平和能源效率,也有利于深入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2 夹江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2.1 企业数量多,产业规模大
  夹江县于1987年建立第一家瓷砖厂,经过30年的发展,集聚了庞大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形成了巨大的陶瓷产业集群。陶瓷企业数量众多,产业发展规模庞大,与广东佛山、山东博山、福建晋江并称为全国四大建陶生产基地[1]。从企业数量看,夹江县2017年仍有78户陶瓷企业(规模以上建陶企业47家),生产线238条,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余人。从生产能力看,2017年的陶质砖产量达到4.8亿平米,增长25.1%,瓷质砖0.8亿平米,增长19%。从销售收入看,2017年的陶瓷销售收入达290亿元,增长11.5%,中高端陶瓷占比达到80%。从销售地区看,陶瓷产品主要销往西南和西北8个省区以及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夹江陶瓷产业发展至今,部分企业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2.2 建陶产值多,经济贡献大
  建筑陶瓷是夹江陶瓷的主导产品。夹江建陶自投产以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初始成长期(1987 ~ 1995年),陶瓷企业由长城建筑陶瓷厂1家逐渐发展壮大为30家,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促使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流行用瓷砖装饰房屋;二是快速增长期(1995 ~ 1999年),陶瓷企业由30家迅速增加到87家,主要原因是税收政策促使企业在地理分布上向集聚区域靠拢,年产能达1亿平米,为西南最大建陶生产基地;三是产能扩张期(2000 ~ 2003年),陶瓷企业由87家迅速增加到110家,主要原因是“眉-夹”天然气管道开通促使企业在能源使用上向集聚区域靠近;四是转型调整期(2004至今),陶瓷企业由110家缓慢调整为78家,主要原因是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老旧生产线和低端产能企业被迫关停并转。总体来看,夹江陶瓷发展开启了新跨越,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现有建陶年生产能力8亿平方米,占四川的77%,西部的38%,全国的7%,销售收入突破280亿元人民币,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85%以上,對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是夹江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也是促使夹江县由农业小县蜕变为工业强县的主要支柱产业。
  2.3 企业品牌多,市场影响大
  夹江陶瓷企业品牌众多,产品结构齐全,拥有米兰诺、广乐、建辉、索菲亚、盛世东方、珠峰等中流砥柱企业,建有瓷片、全抛釉、仿古砖、外墙、西瓦、地暖瓷砖等高端生产线50余条,开发高档新产品300多个,申报专利60余项,在窑炉设备、工艺技术和产品品质等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夹江县目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四川省著名商标1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4家企业进入全国建陶行业销售30强,是中国主要的建陶产区之一,于2004年9月获得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联合授予的“中国西部瓷都”荣誉称号。其中盛世东方陶瓷、华宏陶瓷等本土企业已建成单线日产4万平米的“亚洲最长的生产线”。夹江县注重提升陶瓷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是全国37个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的唯一陶瓷产业集群。
  3 夹江陶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生产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和效益状况的重要指标。虽然夹江县陶瓷产业发展历史较长,但产业发展整体上仍然是粗放式增长,呈现生产成本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品价格低、效率低的“三高两低”特征。虽然夹江陶瓷产业的粉尘排放为20 mg/m3,低于国家标准10个单位,但是能耗比重为51.64%,远远高于其它产业,与国家倡导企业节能减排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政策不吻合。夹江县于2017年4月开始实施“退城入园”项目,明确了陶瓷企业入园准入标准,一边关停企业,一边提高准入门槛,迫使企业转型升级。加之当前严格控制房地产发展,陶瓷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被压缩。多重政策压力和多种因素影响,使得陶瓷产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产品销售价格难以提升,企业经营状况十分艰难。
  3.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企业满足或创造社会需求的指标之一,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水平。陶瓷产业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技术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夹江县陶瓷生产面临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排放的环保要求,也有“煤改气”、“退城入园”以及“减量、提质、增效、入园”的政策压力,还有整个陶瓷企业精减的发展规划,将缩减至20 ~ 30家。夹江县的陶瓷企业大多有自主开发能力较弱,高端技术人才稀缺,品牌影响力较弱,产品升级换代较慢等短板,在停产搬迁重建过程中存在退得了城、入不了园、转不成产等诸多困难。这要求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大投资力度,增加科研资金投入,突破生产低档陶瓷产品的瓶颈,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迎合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3.3 发展资金筹措困难
  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离不开雄厚资金的助力,否则根本无法实现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的目标。夹江县的陶瓷企业在生产线重建和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技改一条生产线大约需要1亿元左右的技改投资,要技改200多条陶瓷生产线,意味着至少需要200多亿元的资金支撑。而在国家实施谨慎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陶瓷企业资金筹集难度巨大,融资困难,市场风险较高,因此,贷款银行往往会考查陶瓷产业总体产能过剩和风险防控等问题,从而对陶瓷企业贷款设置较高的门槛。夹江县陶瓷产业退城入园的基本条件是陶瓷企业新建建陶生产单线年能力须达到1000万平米以上,年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同时在投资额度、税收、环保等方面也有明确要求。这要求企业增大投资规模,改进装备设施,提高生产能力,降低能耗水平,减少环境污染,也就需要加大筹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技术创新研发,加快陶瓷产业的上档升级。可见,夹江县陶瓷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发展的资金筹措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贷款银行对陶瓷企业经营风险的判断。
  3.4 区域知名品牌不多
  虽然夹江陶瓷产业集群的企业众多,在鼎盛时期曾经达到110家,主要销售地区覆盖整个大西南,是全国著名的建陶生产基地,但是区域知名品牌不多,其中中国驰名品牌仅有8個,省级著名品牌18个,陶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整体不强。在国内市场中,夹江陶瓷受到广东佛山、山东博山和福建晋江的同行企业的挤压较大,市场份额占有不多,发展空间狭窄。在国外市场中,夹江陶瓷目前仅在北亚、东南亚和西亚少数国家有销售,国际市场空间和创汇能力均需大力拓展和提升。而夹江陶瓷企业的自主品牌普遍较少,为沿海知名企业代加工或贴牌入市的情况较多,这使得夹江陶瓷企业始终处于恶性循环当中,自有品牌越来越少,很难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牌,这对于夹江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损失。
  4 促进夹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建议
  4.1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产业园区
  培养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企业走上环保发展之路最基础的一步。企业在以往对于污染问题处置的重心几乎都是放在污染之后的整治措施上,而现在需要企业从源头抓起,从产品研发就要开始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进而打造绿色生产方式,最后才是传统的污染治理。在研发设计上,需要考虑原材料利用环保和资源节约,而陶瓷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是黏土,虽然夹江县的黏土资源丰富,但这种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需要绿色发展,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因此,适度减薄或者使用瘠性料黏土是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1]。在生产过程中,陶瓷产业发展的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最为重要,需要陶瓷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引进高端装备设施,尽量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促进陶瓷产品向高端领域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需要企业加大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环保设施和生产管理投入,需要环保督查部门明确责任抓落实,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要求,切实维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的陶瓷产业园区,促进夹江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
  4.2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夹江陶瓷企业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废气、废料和废水三种。在废气方面,主要含有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2]。夹江陶瓷企业排放废气的相关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国家标准,主要原因是陶瓷企业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这需要夹江县政府继续大力推进“煤改气”项目的实施。在废料方面,主要有坯体废料、釉废料、烧成废料、抛光砖废渣等,多数企业选择部分代替原料进行生产,但由于工艺要求和生产成本较高使得废料再利用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对大部分废料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这既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应采用循环利用工艺技术,科学筛选利用废料,生产室外艺术类和装饰性陶瓷产品。在废水方面,包括设备冷却水、设备设施冲洗水和空气处理用水等,其成分主要为黏土颗粒,应注意二次利用设备冷却水,有效处理设备设施冲洗水和空气处理用水[3]。因此,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协力采用绿色生产和污染防控措施,大力节能降耗减污,促使陶瓷企业的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3 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培育卓越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对于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区来说,投资规模、装备水平和环保要求等标准仅是考量入园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而持续技术创新才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和园区产业集群升级的正确路径。只有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才会增强企业发展的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也只有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才能推动企业摆脱安于现状、闭目塞听、胆小怕事、缺少杀手锏和为创新而创新的创新惰性,积极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力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因此,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区在企业准入方面应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考查方面,同时在产业园区营造企业创新氛围,充分调动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效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陶瓷产品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培育卓越产业集群,形成创造、储备、使用、转让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网络体系,从而打造出陶瓷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格局。
  4.4 建立工业旅游线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企业敞开大门让游客和消费者参观、体验生产制造过程,既能让他们增长见识,增添乐趣,认知企业产品品质,从而对企业产品产生认同和信赖,又能让游客和消费者为企业打造品牌、提升形象、推广文化、销售产品进行义务宣传和免费广告,这种方式无疑是比做广告花钱少而效果更好的企业推广产品和树立品牌的重要途径。夹江县的陶瓷业、茶业和旅游业均比较有名,有较大的客流量和市场影响力,应大力推进“工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开启绿色发展的新动能,推动县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应在产业融合发展框架下打造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陶瓷产业园区,在陶瓷企业建厂的同时建设透明工厂,设计工业旅游线路,明确游览主题,建造透明厂房、车间和生产线,搭建游览参观平台和产品展示平台,将整个陶瓷产业园区打造成为花园式工厂和体验式旅游景点,让参观陶瓷产业园区成为游客和消费者的一种选择。这不仅能让游客和消费者了解陶瓷企业的生产过程,让企业提升品牌形象,拓展盈利空间,还能让工业旅游成为夹江县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4.5 完善网络营销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是企业市场营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为潜在客户提供最便利的信息搜集途径,也是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加强沟通客户,拓展信息发布,改善经营服务的重要渠道。夹江陶瓷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推广同样离不开网络营销,应以客户为中心,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应注重企业网站建设,不断丰富网站信息,开启“线上-线下-线上”的营销模式,构建完善的网络营销体系,高效率完成信息交流,这不仅能让消費者更加了解企业和产品,还能提升企业形象,增加消费者的信任程度,从而更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另外,陶瓷企业要转型升级发展,就需要有巨额资金支持,而现实状况是多数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5]。这种局面既严重阻碍陶瓷企业经济健康发展,也极大影响夹江县整个县域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夹江县政府应大力支持陶瓷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众筹融资、网络借贷、大数据融资等筹资方式进行企业融资,这既能降低沟通和交易成本,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充分共享与跨界融合,又能改进陶瓷企业的运营方式和模式,为陶瓷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
  5 结束语
  夹江陶瓷产业正处于“退城入园”和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利用陶瓷企业搬迁重建的时机,积极寻找企业发展突破点,走创新驱动、产品革新和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着力推进“工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全面实施陶瓷产业园区高标准、高规格、高要求开发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陶瓷产业新格局,从而大力促进陶瓷产业绿色发展,努力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有力提升夹江陶瓷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夹江县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真真.晋江陶瓷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7.
  [2] 林晓兰.陶瓷行业废气治理情况分析研究[J].绿色科技,2018(14):62-63.
  [3] 黄晓琳,蔡嘉莉,邹海媚,周林.从节能降耗角度谈佛山建陶产业升级进展[J].佛山陶瓷,2018,28(06):36-39,44.
  [4] 李海东,张纯.集群升级视角下的陶瓷产业创新能力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33(02):75-82.
  [5] 周游.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潮州陶瓷业转型升级研究[J].武汉商学院报,2018,32(01):42-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89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