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七夕习俗的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楠楠
【摘要】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注重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作为日本五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节, 便是中国七夕节传入日本之后与本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实例。“七夕”,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和文化传统的节日。它既反映出中日文化交流的轨迹,也诠释了中日文化价值取向的异同。
【关键词】中日 七夕 习俗 传承 发展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联系就非常密切。古代日本人在创造本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向先进的中国吸取文化养分,滋养并发展日本本土文化。对此,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曾说:“旧本文化是豆浆,中国文化就是使它凝结成豆腐的盐卤。”这一形象比喻, 道出了中日文化的传承关系。然而,文化的传承绝不是原封不动地代代照搬,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在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甚至是剧烈的变化。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时,为了使之适应自身的社会环境,而对其进行了取舍与组装,然后世代传承下来。
一、中国七夕节的历史渊源及风俗
七夕习俗最早源于战国,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到汉代初年,七夕传为牵牛织女相会之夜。所以七夕月下,织女星当顶,女儿们聚会,摆瓜果祭织女,用五色丝线穿七孔针,谁能尽快顺利穿过针眼,谁就向织女乞得灵巧。乞巧之风自古在江南尤甚,因自东吴起,金陵就有了织丝业,到南朝时丝织业遍布全城,素有“袜陵南京之民善织”之誉。传说株陵巧织云锦的技术就是织女传授的,所以一到七夕,上至宫廷、下至间巷,女子无不面向银河穿针引线,就连南朝齐武帝也特命宫女于此时登“层城华”,对初出新月引丝线穿七孔针以乞巧,故此楼又称“穿针楼”或 “乞巧楼”。此后民间每逢七夕也于庭院搭彩楼乞求智巧。
伴随七夕乞巧,承继汉代水边用五色丝乞子、乞爱的风俗,晋代七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无子乞子”,晋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了牛郎织女天河相会以及人们向牛郎织女乞子等内容, 为七夕增加了新的内涵。乞子习俗至唐代演变为“化生”,《唐岁时纪事》中记载“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 。宋代则为赏玩“泥偶” 之俗,直至近代。有些地方直接将七夕称之为结缘日。多数学者认为,女性祈愿机织针缝等女红能够精巧,是乞巧的主要目的,乞巧作为七夕的主要风俗活动,阐释了七夕的主要内涵与性质。结合七夕的乞爱、乞子的重要内容来考虑,乞巧也应该与生殖文化有关。
到了唐宋时期,此风更盛,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撰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南唐时李煌适逢七夕生辰,为了使万民欢乐不致因寿诞而受影响,遂将七夕移前初六举行,初六度七夕也由长江流传至中原。宋太宗为恢复传统七夕曾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年下了一道诏书“七夕嘉辰,善于令甲,今之习俗,多用久日,非旧制也宜复用七日。”乞巧节又改回七夕。宋代七夕已演变为一个相当隆重的民间节日,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楚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都有详细记载。而这个时期,亦出现大量歌颂牛郎织女的诗篇。例如:唐代白居易的《七夕》,杜牧的《七夕》,李商隐的《辛未七夕》,北宋时期秦观的《鹊桥仙》等,都是歌颂七夕的名篇。
元代多称七夕为女孩儿节,习俗亦盛。据《析津志》载“都中北平地区人民七月祀祖先,市卖摩诃罗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宫廷宰辅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日女孩儿节。”摩诃罗又称摩合罗或摩侯罗。宋元时此俗很兴盛, 并流传后代。除这些以外,宫女们还登高台各用五彩丝比赛穿“九尾针”,快者便“得巧”,迟者为“翰巧”。明清以来,,民间还流行“丢巧针”的习俗,即于初六取净水一盆,放阳光下曝晒,再放露天下过夜,待初七清晨,拈平日缝衣或绣花针投入水中, 看水底针影的形状以验智愚。满洲妇女用松针来代替, 称为“掷花针”。
明代七夕穿针乞巧之外,又增添新的内容。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了北京地方的七夕“丢巧针”浮针乞巧的习俗将针丢到曝晒过的水上,视影之妍娃,以定巧拙。与前两种乞巧方式不同的是,“丢巧针”是在白昼举行,而非夜间,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近代。
值得一提的是,但在乞巧的活动中,多是未婚或新婚女性参加,在这种特别环境下,这些特殊群体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愿望。自古以来,以日为父、以月为母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拜月是中国比较古老的习俗,且限于女性,时间上通常是在七日到十五日, 其时月亮由缺到圆,代表了生命力和生殖力最旺盛的时期。在古代神话里,有女狄吞月精而生禹的故事。古人认为,女性妊娠与月有着密切的关系。梦月而孕的故事也是屡屡所闻。由此看来,古人是非常信仰月神具有生命和生殖神力的,女性的妊娠与其有着很深的关系。在生命力和生殖力由弱转强的七夕月下,未婚和新婚女性的祈愿是很自然的。因此在中国古代,乞巧活动更多是未婚少女所进行的,七夕更像是个“少女节”。
二、七夕文化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日本的“七夕”,是与日本农耕文化同时开始的,最初是为祈祷秋天的丰收而祭祀田神的一种活动。农历7月7日,正是稻子开花的季节,也正是风水害和虫害等袭来的季节,为了祈祷秋天的丰收,日本的古人们除了诚心诚意地向神灵求助之外,别无他法。当时的人们相信田神是万能之祖灵变化而来的。7日早晨,人们来到水边清洗身心后,开始祭祀活动。可以说,这就是与农耕文化同时开始的日本“七夕”之起源。
在中国七夕节俗传入以前,日本就有“棚机津女”的信仰。“棚机津女”是在水边搭建的棚内一边织神衣一边等待神的来访的少女,她织出的神衣就是来访神的衣服,少女和来访神结合,成为来访神的妻子。《日本书纪》神代下第九段第六记载了天孙降临,娶了在水边织布的大山抵神的少女丰吾田津姬,丰吾田津姬当晚就怀孕了。丰吾田津姬实际上就是“棚机津女”。“棚机津女” 与中国牛郎织女的神话中的织女有些相似,“棚机津女”是在河边搭建的棚中织衣的女人,银河的织女星宛如“棚机津女”,尤其是每年在河边等待与来访者相会这一点非常相似。这种巧合让奈良时代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诗人非常高兴,他们借七夕传说表达自己现实生活的情与景,从文学上达到汉化效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七夕传说传人日本以后, 迅速被上流社会的日本人接受并吸收, 并在上流社会中流行起来。
成书于奈良时代末期的日本和歌集《万叶集》,从第八卷到第20卷共收录了130首七夕和歌。这些和歌大多反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其中,第八卷有山上忆良12首、汤原王两首、市原王一首。卷九有两首,卷十二有98首, 卷十五有三首, 卷十八、卷十九各一首,卷二十有八首。山上忆良出生于日本齐明天皇六年(660年), 但第八卷以前未见,表明中国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传人日本并展开的时期是在日本的白凤时代,在宫廷内蔚然成风则是奈良时代中期。
中国的乞巧节传入日本,大约是在日本奈良时代。据《公事根源》记载,孝谦天皇天平胜宝7 年(公元755 年)第一次举办了乞巧节。当然,最初是宫廷活动,所以是在清凉殿的东厅进行的:将7根金针穿过叶,另外再挖7 个孔,把五色丝线合并起来穿到孔中;庭院里放上椅子,把“和琴”放到上面;天皇观赏“二星会合”,赐予公卿们酒宴。据说这就是如今日本七夕节的初始形式。这种形式又逐渐被日本古代的七夕信仰所吸纳、复合。到了室町时代(1390 年代),宫中的活动略微简单化了一些,七夕节的娱乐面得到了凸显,与七夕相关的游戏随之风行起来。
江户时代以前,农举行的乞巧活动是带有与水有关的农耕活动的性质。他们在水边洗头发、洗农具、给牛马洗澡,甚至还清理井水和河水,将半年的污秽洗净流走。另外,为即将到来的祭祀祖先的盂兰盆节清洗罪恶和污秽,所以这一天也叫“七日盆”,这天要扫墓,并且要用黄瓜、茄子扎成牛和马的形状来迎接祖灵。至今在七月七日这一天,东京等一些地方仍有此习俗。
江户时代(1600年代)七夕节被列入日本一年中的五大节日(人日、上巳、端午、七夕、重阳)之一。至江户时代,随着“五节供”的确立以及上流社会的七夕节俗向庶民阶层的渗透,七夕传说及其节俗活动逐渐被民众熟知并流传。于是,全国各地就更加风行过七夕节了,并且流行装饰竹饰品,最初是在竹子上悬挂用以表达愿望的五色丝线。
元禄时代(1690 年代),开始悬挂纸签、幡。将军家举办的七夕节,是在城里竖起两棵带着枝叶的竹子,上面扯满五色丝线,还要悬挂上彩纸、诗签和叶,彩纸、诗签和叶上写着自己创作的诗歌或古人的诗歌。这些写着诗歌的彩纸、诗签和叶,饱含着乞求学艺、书道进步的愿望。另外,庭前摆设一对祭坛,其上点燃9 盏灯。还要把蔬菜、鱼类、果实等供于一张两腿桌上,在其前面放上乐器、香花、莲叶,把五色的丝线挂在带枝叶的竹子上。另外,桌下还要放上带泥金画的水盘,里面注满水,将叶浮于水上,两颗星在水盘中映现出来后,开始祈祷。竹枝上的丝线,称之为“愿望线”。据说挂上这种丝线进行祈祷,所想之事三年内就一定能够实现。竹子与水稻原来都是热带植物,这种仪式的意义,和新年的门松(日本新年时在门前装饰的松枝或松树)一样,都表示神灵降临之处。后来,诗签也逐渐被纸条,即常绿树枝或稻草绳上所悬挂的装饰用纸条(古时用的是布条)所替代。
三、中日七夕习俗之比较
(1)相同点:
综观中日两国的七夕传说和七夕节日习俗,至少有两点是共同的。其一是中日两国在诗歌上,都出现了大量歌咏牛郎织女传说的七夕诗,中国则是唐宋时期歌颂七夕的诗篇尤为多。在日本表面上追求女红精湛、实则乞爱乞子的七夕乞巧以及牛郎织女的传说, 与日本固有的信仰相结合,自古代起便流行于日本宫廷内部以及上流社会,除有时从形式上对乞巧仪式进行模仿外,实则成了上流社会附庸风雅、学习汉文化的七夕诗会。“七夕”在《万叶集》里写作“织女”,在随后的一些和歌集中则使用“七夕”,无论是“织女”还是“七夕”,二者发音都与“棚机”相同。
其二是七夕具有鲜明的农时节令民俗特征和强烈的农耕礼仪性格。首先分析牵牛、织女的所指。牵牛,通指牵引牛的人,此处的“牵,为拉,挽引向前。前文曾提到日本七夕起源时,为了祈祷秋天的丰收,他们进行一系列祭祀的活动。此外,在七月七日这天,为了迎接祖灵所进行的一系列带有农耕文化性质的活动。而中国自古有以初熟五谷或时鲜果物祭献神明的习俗。
(2)不同点:
1.两国七夕的活动对象不同:在中国七夕更多的是一个“少女节”,它流露出古代少女的传统爱情观,在客观上起到了增进人们相互交往的作用。然而在日本的七夕,它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节日。
2.日本七夕时间因随时间推移以及地区分布不同而大相径庭:自江户时代起至明治6年以日本的七夕都是于旧历七月七日举行,自改历后很少有地区沿用旧历,大部分地区改于新历关东地区七月七日举行。另外东日本和北海道地区推迟一个月,改到公历八月七日。中国的七夕都是在农历的“七月七”举行。一直以来维持不变。
3.两国七夕在过节方式上差别较大:日本的七夕有在院子里摆上玉米、梨等贡品来许愿,写诗歌许愿求一身好手艺,另外把许愿望的带有线的竹签系在竹枝上的特殊活动与中国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当前的七夕节主要形式还是以烧香、燃烛、上供品等。可见中日七夕的仪式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日七夕节一方面都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汉”文化,这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另一方面,中日七夕节在仪式性质、时间及地域范围及其仪式上都有较大差异,这又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在异域的流变的过程。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理解中日七夕节之间的异同,只有这样,才能对中日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所把握,对日后中日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东晋)葛洪主编:《西京杂记》,陕西,三秦出版社,2006.
[2] 《古事类苑》,日本古书.
[3] 玉勃,《七夕赋》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23.
[4] 《古今要览稿》,日本古书.
[5] 汤礼春,《中日七夕文化之异同》华夏经纬网,2009.
[6]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邓之诚,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8] 宋敏求.长安志[M].灵岩山馆,乾隆甲辰年.
[9] 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 完颜绍元.中国风俗之谜[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11] 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山西人民出 版社,19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2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