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日儒家文化践行现状对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儒家文化形成于中国并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两千多年的熏陶,其所倡导的“克己复礼”和“仁者爱人”的思想在如今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被践行地如何呢?与此同时,作为儒家文化圈的国家—日本,儒家文化在日本当下的影响及表现又如何呢?笔者将从两国人民在家庭观、忠、孝等方面的表现做以描述并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儒家文化;价值观;践行现状
  一、当今中、日两国对儒家文化的践行现状
  (一)儒家文化对当代家庭观念的影响
  首先,在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方面,中国整体观念已经大有改善,尤其新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虽然个别地区比如潮汕人和偏远农村对男孩仍有着偏执的热爱,但是大部分地区已经接受并认可男女平等的思想。另外,从女性在当今社会的工作分工及占比情况和家庭地位来看,中国女性在两性关系及家庭关系中基本上是占据相对主导的地位。而这一点,日本的观念仍很守旧,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即使是在当今的日本也处于主导地位。而且,日本民法规定夫妻婚后要同姓,夫妻双方要选择一方的姓氏作为共同姓氏,民法上没有规定一定要以夫姓作为双方的共同姓氏,但妻子改姓占到了 96.1%① 。女性婚后改从夫姓,虽然这不是法律规定,但却成为被日本人认可的普遍做法。且2016 年世界各国男女平等排名指数表明,在被调查的 144 个国家之中,日本排名 111。经过对比可知,中国女性地位远超日本性,在男尊女卑思想方面较为先进。
  其次,是大家族观念和长子继承制思想。中国的家族观念已经日趋淡化,而长子继承制更是不复存在,但涉及家庭诸事时仍会以长子为尊,但各个子女会共享资产分配、共担赡养之责。而且在当代中国家庭中,亲子关系通常比较民主,父母不会强烈干预子女的婚恋及其他生活选择权。但在当代日本,父亲仍是家庭的中心,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日本人有“四怕”,其中有“三怕”是自然灾害,而另一怕是“老爸”,可见老爸的权威性。另外,二战之前的日本实行长子继承制。虽然二战之后日本废除了长子继承制,但是民间至今盛行的还是長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作为一种社会通俗理念,在日本社会已经根深蒂固,年老的父母多由长子照顾,家产也就顺其自然地由长子来继承。
  综上可知,儒家文化对当代家庭观的影响方面,父权、夫权及男尊女卑等守旧思想对日本仍然有重要影响,而中国经过思想解放,已经祛除糟粕部分,向更为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发展。
  (二)儒家文化对当代两国人民价值观念的影响
  关于两国人民主体价值观方面,本文将主要从“忠”、“孝”、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描述。
  首先,日本的“忠君”思想即全体日本人民忠于天皇陛下的思想一直主导着日本的主流思想了。而且“忠”字也体现在当今日本职场员工对公司的忠心。与为了谋求更好的待遇而换工作的欧美及中国相比,日本社会是终身雇佣制,崇尚“爱社精神”。“爱社精神”不单单是一个词语,而是扎根于日本社会的一种理念。相比之下,中国人民对于所属职场的“忠”字便无从说起,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忠”都是有条件的,要求所属方也要“仁义”,比如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君主实行仁政,人民才会拥护君主,否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忠”字在历来就是有条件的,何况,那还是封建君主统治阶段亦要求君主仁义,而如今思想解放,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横行,“忠”字在职场流动率爆升的今天又何从谈起呢?
  其次,便是“孝”字。在日本人民的心中,忠和孝都是无条件的、必须遵守的义务,即使他们内心并不情愿,也要“尽忠尽孝”。日本人对父母是绝对的孝顺,无论父母的行为有多么可恨和不公,他们都须履行孝道。日本人觉得孝是一种义务,是对父母的义务,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一样,即使父母做出不符合道德的事情也要孝。但在中国,虽然古代极其讲究孝道,无论父母对错,都应敬重父母并听从父母的安排,事事恭敬,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关系开始民主化,受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等诸多因素影响,所谓的“孝”② 字,如今与从前相比整体上退化了不少。首先从形式上看,孝的礼节已经弱化: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晚辈都会对长辈行跪拜之礼以示尊敬,如今基本没有。其次,在孝顺的内容上看,我们不必对父母言听计从,且对父母的关心却也远远不够。近年来,新闻报纸甚至常常报道某某老人年迈,生活艰难不能自理,子女却不管不问。试问,当今中国的“孝”字去了哪里?对比日本对儒家孝道的践行,国人是否该进行反思呢?好在,近年来,国学热,《弟子规》《论语》再次盛行,希望新一代的小朋友自小就有一颗恰如其分的孝心。敬重父母,行孝致礼,却也不盲目惟命是从。
  二、践行现状原因浅析
  1自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后,很多女性都接受了大学教育,其学识和能力在社会使其在各行各业中都发挥中重要作用。同时伴随改革开放,各种个体、私企、小工厂也日益增长,这些地方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也使得女性逐渐摆脱了在家相夫教子的单一职责。女性逐渐拥有养家的经济能力时,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对女性的整体态度都在悄然无声中默默转变,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致使女性地位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所以整体来说男尊女卑现象逐渐在消失。
  2日本至今仍实行君主立宪制,天皇的存在,使他们习惯于遵守奉行了几千年未改的忠孝行为规范。另外,由于两国政体不同、近百年来的历史经历不同,导致日本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对儒家文化的忠、孝的继承更为深入,而中国人民则更多关注自我精神的解放,倡导独立意识,对于部分形式的礼节则作为旧思想、旧文化的标签加以打压、控制,以此标榜新时代的来临。导致两国在儒家文化践行中显现出如此差异。
  参考文献:
  [1]严绍 .日本儒学的近代意义[J].中日比较文化论集.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
  [2]黄秉泰 . 儒家与现代文化─中日韩儒学比较研究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3]崔景明,赵秀兰.“儒家文化圈”中的中韩日[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05).
  [4]山室信一.明治儒学的存在形态及其意义[A]//刘岳兵.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7月第1版
  注释:
  ①史料的日本史(近代篇)[M]东京:吉川弘文馆,1989.
  ②胡平生,陈美兰,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2月第一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