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图书馆管理模式新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雪垠

  【摘要】 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难以形成知识信息的传播中心,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必须融合信息化管理、网络化管理、知识更新管理、智力竞争管理、人才流通管理等各种模式,从而建立以国家为核心,省级馆为中心、市县馆为分馆的垂直领导体系。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图书馆 管理模式
  
  一、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及弊端
  (一)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出发点是先按行业、系统划分图书馆类型,再按图书馆类型框定读者类型,从而围绕特定读者类型的群体性文献需求,规划各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网络建设。这种人为划分读者类型的做法是基于满足读者群体文献信息需求这一立场的,一方面体现出读者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观念;另一方面,因其客观后果是切割读者的整体需求,造成同一地区不同系统的图书馆之间的条块分割,信息资源不能及时联网共享,致使读者不可能随时因文献需求的变动自由选择文献服务机构,忽视读者需求的多样化特征。
  (二)粗放式的事业发展方式,使各图书馆的自我发展缺乏宏观定位,在半封闭状态下各自进行规模扩展。其结果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资源配置,缺乏一个明确的宏观性目标协调。
  (三)图书馆在以服务谋求社会发展的同时,因无法回避社会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整个图书馆对社会系统的知识性能低下,往往成为一个地区和单位的附属机构和文化设施。
  (四)我国图书馆界目前在分类法的使用上呈三足鼎立局面,即《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并用。图书分类法使用多头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各种分类法自身先天性结构缺陷与兼容性差,另一方面是整个图书馆情报行业管理体制的分散性。世界范围内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发展趋势,而整个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因此首先须革除体制上的障碍。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内容
  (一)思想观念创新。当今图书馆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处于新旧观念的大撞击之中,要建立和巩固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就必须彻底摒弃传统“藏书楼”的影响,变革陈旧的重积累经开放,重投入轻效益的观念。重新确立新的管理思想和竞争意识,更加重视人的因素,以读者为中心,全面实施开放战略。加大文献信息的开发力度,加强文献信息的传递效用,使之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二)管理体制创新。21世纪已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图书馆在传统体制下的各自为政、分散自流的管理体制,将无力支撑未来图书馆集成化、网络化、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权威性协调机构,以法律为保障,来促进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可在国家体制改革下,以市场经济和社会的信息需求为导向,由图书情报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和领导,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构,致力于不同系统,不同地区的图书馆的联合与协作,充分发挥客观调控功能:主持图书馆法的制定和修改。组织整个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推动图书馆自动化应用系统的网络化,确保图书馆同其他信息产业机构的有效沟通,通过协同竞争共同推进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国际化进程。
  (三)管理机制创新。图书馆要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生存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人本管理与现代图书馆的制度相结合,建立健全一套新的管理制度。首先,改革用人制度。实行聘任制,择优录用。其次,实行目标责任制。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和发展趋势,制定目标计划,目标的高度与难度要以开发人的潜能为原则。第三,建立定岗定位的考核奖惩制度。按需设岗,严格考核制度。
  (四)管理方法创新。现代图书馆管理必须引进和采纳企业管理成效显著的现代集成管理。这种管理方法不仅强调人、财、物等硬要素,而且更为重视信息知识经验等软件要素,尤其重视优化组合,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集成体中延伸自己的目标。
  (五)管理人才智能创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速管理创新的“主体人”智能的培养与提高。图书馆管理迫切需要一大批职业道德品质好、信息服务意识强、专业技术业务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
  三、新世纪图书馆管理模式与发展方向
  我国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按照知识经济的发展来看,应以国家馆为核心,省馆为中心,市县馆为分馆,自上而下地在各地现有图书馆学会,情报学会,以及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三级图书情报协会,直接隶属于中央和当地政府。像国外多数图书馆体制一样,实行公务员聘任制。
  (一)协会应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图书馆协会应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独立存在,由当地资深专家教授、政府分管领导为核心组成有职有权宏观调控的领导班子。其职能是作为全国性图书馆事业的管理部门,致力于不同系统,不同地区的图书馆的联合与协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功能;主持图书馆法的制定;组织整个图书馆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推动图书馆自动化,应用系统的网络化,保持图书馆同其他信息产业机构的良好沟通,通过协同竞争共同推进信息网络的建设。
  (二)指导建成全国纵横交错的图书馆网络管理体系。这样各级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省市科技情报所、省科委所属各科研单位图书馆、厂矿企业图书馆、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实现全国图书馆情报机构的自动化管理,建成文献信息网络系统。
  (四)努力完善图书馆微观管理目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专家治馆的首长制的总结和修正;与世界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接轨与交流;目标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TQC)的实施;岗位责任制的深化及其配套措施的执行;人事、分配制度以及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业务培训与专业队伍建设的关系;基础工作、学术研究及有偿服务的关系;现代化技术普及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等。
  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还涉及到图书馆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分级权限的科学划分。一般地讲,图书馆内部机构的设置,应视本馆的实际情况,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
  参考文献:
  [1] 蒋国平,王玉交.现代管理学[M].北京:工商出版社,2001
  [2] 陈俭.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态势[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3, (3).
  [3] 周琦.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创新高校图书馆模式[J].芜 湖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3).
  [4] 黄俊贵.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5).
  作者简介:张雪垠(1966-),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3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