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精神贫困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容 申丽娟
【摘要】基于高校教育模式、对高校生活的不适应及自身生理心理因素,当前大学生常表现出敏感、自卑、空虚等精神贫困状态。为此作者提出应在高校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倡导培养运动精神和奋斗精神,以有力地克服大学生精神贫困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精神贫困 人文教育 健康
一、精神贫困的内涵
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的。物质贫困是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未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精神贫困是指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困扰和压力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通俗地讲就是没有理想、胸无大志、自卑,没有积极向上和豁达的生活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上,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遇事敏感且束手无策,表现为不自信,往往容易丧失学习的热情。
二、精神贫困的表现
1.敏感
高校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渴望独立,自尊心强,虽对自我情绪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表现为容易感情用事。他们具有强烈的审视自我的动机,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与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他人的评价比较敏感,对他人的言行志向都会折射向自身,常常感觉世界太不公平,情绪往往比较极端。
2.自卑
有些大学生在中学时期是班上的佼佼者,他们大都有较强的优越感和自尊心。但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后,就会发现“强中自有强中手”,忽然觉得自己变得无能、渺小,自己已没有赢得别人尊重的本钱,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的办事能力总持怀疑态度,不能在众人面前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较为紧张,总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或外貌体型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于是产生了极强的失落感、自卑感。
3.空虚
作者在访谈中有些学生反应:“上大学后,在过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日子后,感到了空虚和厌倦”。学生中也盛行流传“学不在精,作弊就灵,功不在深,会看就行”;“学点东西玩玩,做个实验玩玩,搞个调查玩玩,谈谈恋爱玩玩。”正如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所说:“没有谁比青年人从他们孤独心房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没有谁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了。”但当大学生面对各种压力及成堆的社会要求时,他们便失去了生活的主动,在功利主义人生观的驱动下,迷失在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日渐空虚。
三、精神贫困的原因探析
高校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既有教育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莘莘学子们从校园到校园,缺乏现实磨砺,对逆境往往无所适从,因而在一个富于挑战性的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就难免暴露出种种“贫困性”特征。
1.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虽然我国传统教育已取得了伟大成绩,但重知识传授轻精神倡导的缺陷又对当今大学生精神状态的“贫困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人其本质是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生存模式、独立的思想和相对独立的成长过程及人生阅历的个性化的人,但高校教育的过度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模式,严重阻碍和压抑了学生个性的独立成长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形成。
2.对新的高校生活的不适应
大多数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他们进入大学伊始首先要面对的是适应陌生的大学生活,但大学和高中的学习生活差异较大,让一些学生很难融入。他们因此对自己的种种不适应感到“羞怯”。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进入大学后面临重新定位的问题。例如很多农村学生从贫困的乡村进入繁华的城市之初,心灵都会受到强烈的震荡,当没有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时,往往会“纵容”自己“得过且过”。
3.个体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存在,作为正在准备进入成人社会的“准成年人”来说,只是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世界上著名的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马赫列尔也提到青少年意味着“脱离童年进入成年,在这个阶段中,青年还没有完全超越前一个阶段,也还没有进入后一个阶段……同低于成年人的不成熟状态相适应,青年被认为是处于不同于成人社会的边缘状态。”正是这种边缘状态,使他们一时还无法找到自己的标准和自己的价值定位,强烈的渴望被社会尊重,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而又常常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
四、精神贫困的预防和引导措施
1.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是包含在人文科学中的共同东西,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通过广泛的人文知识渗透,人文思想剖析以及人文讲解者个人学术魅力来感染、熏陶、启迪大学生,帮助他们自我判断、自我接纳。同时,人文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格调、情感和价值取向。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信仰和理想都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向、憧憬和追求,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并最终能够内化为激励人的斗志,增强人的信心,鼓舞人奋发前进的持久精神力量。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解除精神贫困,有效地培养他们正确的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分析和正视眼前的现实。
3.构建良好校园文化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说明一个好的环境能够给人以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良好校园的精神氛围,对大学生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各高校可以开展一系列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活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和切身体会,以榜样带动人,以精神鼓舞人,倡导同学之间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和共同进步的理念,促使更多的人远离精神贫困。
4.倡导运动精神
我们应将高校体育运动制度化,“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并不仅仅指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延长生命,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激发活力,呼唤热情,克服慵懒,刺痛麻木,从而使生命因血液不断循环奔涌而生机勃勃。运动不仅可培养强壮的身体,坚强的意志,而且还可以培养和树立健康而明朗的生活态度。
5.倡导奋斗精神
今天的大学生基本上属于80年代初“抱大”的一代,依赖性强,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轻而易举,理所当然,似乎没有责任也不太懂义务。为此我们应在高校提倡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锻炼能力、磨砺意志,培养坚忍不拔的品质,在此过程中增强自信,消除自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努力塑造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申丽娟.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J].素质教育论坛, 2008,(2).
[2]苏国红.虚拟自我与心理健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3).
[3]上海心理热线.进入青春期为何特别孤独[EB/OL].
[4]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6.
[5][罗] F.马赫列尔.青年问题与青年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144-145.
(作者单位:四川川北医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7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