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庆元县菇木林经济见效型封山培育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成敏

  [摘要]选择立地良好、交通便利、菇木幼树或伐桩多的阔叶残次林,去劣留优,去密留疏,去弯留直,去小留大,去衰留壮,定向劈山后可封山培育菇木林,第4年上层木树种平均高3.0~3.5M,胸径2.5~3.0CM,第6年皆伐,每公顷可产菇木鲜重90T。人工促进封山培育既有利于生态保护,又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当前培育菇木用材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菇木林 经济见效 封山培育
  
  庆元是香菇栽培技术的发源地,香菇在庆元栽培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椴木香菇生产对树种和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不会对森林造成较大的破坏。但是,随着21世纪80年代香菇代料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香菇生产在我县得到空前的发展,年产规模已达1亿袋,年产值3亿元,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使山区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但是,随着代栽香菇量的不断扩张,过量地消耗了森林资源,年耗杂木15万立方米,造成了森林资源,特别是阔叶树资源日趋匮乏,一些乡镇甚至已经枯竭,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了菇木林经营技术研究,经过了多年的调查、试验、研究,建立了人工造林和封山改造培育菇木林基地,其中阔叶残次林改造后进行封山培育,4年上层木平均高3.0~3.5m,平均胸径2.5~3.0cm,第6年可皆伐,可产菇木鲜重90t/hm2。据测算,人工促进封山培育10年总投资1000元/hm2,可产菇木161t/hm2,产值32200元/hm2,投入产出比1∶32.2。人工促进封山培育菇木林不仅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而且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成为当前培育菇木林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县已经建立菇木林人工封山培育示范基地130hm2,辐射推广1000hm2,现将有关技术报导如下:
  
  一、林分选择
  
  适宜人工促进封山培育菇木林的林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阔叶林采伐后,由于人为的干扰,不断地拔大毛形成的残次阔叶林;另一种是荒山经过封山育林形成针阔混交林。阔叶树种较多的林分,一般都可以改造成菇木林。目前,全县可以人工促进封山培育菇木林的林地有数千公顷,主要集中分布在左溪、荷地、竹口、五大堡等乡镇。但是,要想使改造后的林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选择好林地,并根据立地、交通等条件连片建立生产基地。
  
  1.立地条件好
  立地是菇木生长的基础。由于菇木树种生长迅速,对林地的要求高。一般可选择土层较为深厚,肥力足,光照条件好的林地,集中建立菇木林培育基地。
  
  2.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是封山改造培育菇木林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菇木林生长量大,大量的菇木需要运输,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菇木的运输成本。封山改造成菇木林的林地一般应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以利菇木的运输,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菇木人工促进封山培育的经济效益。
  
  3.菇木幼树或可萌芽的伐桩多
  封山改造成菇木林的林分,一般要求有菇木树种幼树或可萌芽的伐桩密度在3000株(丛)hm2以上,且分布比较均匀。菇木幼树或伐桩是封山改造菇木林的前提,幼树或可萌芽的伐桩过少,一般很难成林。据试验:马褂木、南酸枣、山杜英、拟赤杨、白栲、枫香、桤木、胡枝子、槐树、银荆、甜楮、光皮桦、枳具、野香椿、毛红春、麻栎、木荷、米楮等都是袋栽香菇的理想树种,出菇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55%~85%,特别是白栲、枫香、南酸枣、山杜英等萌芽力强,能速生形成萌芽林,是人工促进封山培育菇木林的首选目的树种。
  
  二、抚育改造
  
  1.定向劈山
  选择好培育菇木林的林地后,应进行劈山清理,抚育管理。劈山一是砍去藤刺杂草,二是砍去不适宜的伐桩或幼树。劈山时伐桩高度尽量低,以减少萌芽,降低萌芽条的竞争力。劈山应按以下原则去留幼树或伐桩:
  留优去劣。保留优良的菇木林树种作为目的树种,砍除不能种菇或种菇产量低品质差和生长缓慢的劣质等树种。
  去密留疏。为促进优良的菇木树种的生长,要保留合理的密度不足的地方,也可留一些非目的树种。
  去弯留直。对于主干弯曲、倾斜、顶端优势不明显、有严重的机械损伤等缺陷的目的树种幼树,虽大,但只要不是在空档位置也把它砍除,而保留虽少但健、直的目的树种。
  去小留大。在砍除过密的目的树种时要做到去小留大,促进菇木快速成林。
  去衰留壮。有病虫害及生长衰退的目的树种,虽在较稀处,也要砍除,以利于附近其它幼树和生长及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2.补植
  林地经过清理之后,遇较大的林中空地时要及时补植。补植的菇木树种应优先选用速生树种,如南酸枣、山杜英、马褂木、麻栎、银荆、枫香、实生锥栗等,并做到造地造树栽培。一般可挑选壮苗,于定向劈山后补植。为了提高补栽树苗的竞争力,可挖大穴,挑壮苗,春季早栽。经过补植和抚育,最终保留的菇木1.0~1.5万株/ hm2,形成合理的林分密度。
  
  3.抚育
  林分经定向劈山、补植后,一般经过2―3次抚育即可郁闭成林。抚育主要是砍去影响菇木生长的藤刺和杂灌,促进菇木的生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深挖施肥,由于深挖施肥成本过高,将严重影响菇木人工促进封山培育的经济效益。
  
  三、封山管理
  
  人工促进封山培育的菇木林经定向劈山抚育,设立防火带后应立即进行封山,加强护林管理,以免遭人为破坏,保证菇木林的正常生长。菇木林的封山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通过法规、乡规民约等形式,规范群从,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封山抚育的顺利进行,防止人为破坏。同时,加强林政管理,严禁上山放牧、砍柴,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2.设立封山警示设施
  可在林区设立封山管理警示牌,制作张贴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标语,充分发挥法规的警示作用。通过宣传发动,提高群众护林防火的意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铁丝网等森林防护设施,确保林分不受破坏。
  
  3.建立健全护林网络
  集中连片建立菇木林的区域,乡、村、林地要落实专人负责,齐抓共管,形成完整的护林网络,严防林农相互盗伐。
  
  参考文献:
  [1]李生文.阔叶林改建菇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恢复与地力维护研究.林业科技开发,2005,19(1):44-47.
  [2]杜国坚,朱光权.短轮伐期菇木林营造技术研究.林业科技开发,2003,17(5):17-19.
  [3]叶长文,吴学谦.菇木林资源现状及人工营造技术.食用菌,2003,25(4):19-20.
  (作者单位:浙江庆元县林业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9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