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立坤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鉴赏
  我的故事,没有多么动人的情节,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曲折。然而那堂语文课却是那么让我难忘,想起来就觉得那种快乐让我温暖,那种灵性使我智慧,那样一个不经意的火花启发我思考……
  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不断探索:高中语文课,阅读鉴赏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在于“立人”。在阅读鉴赏中,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社会、自然的思考和认识。我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重点应培养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因为,独立阅读能力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让学生走进语文。融入语文,进而热爱语文。那么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建立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灌输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结论。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分析、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没有直接与文本对话,他的情感理智就不会与文本融会交流,产生共鸣,自然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
  那么。如何让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阅读。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和理解,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质疑呢?我的方法是,语文课从学生的提问开始。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老师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疑问,才能抓住学生,吸引学生,学生才会觉得那是他们所需要的语文课。而不是老师握着所有的主动权。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回答老师所设计的问题。
  记得我们在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给学生留的预习作业就是认真阅读文本,每个人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如果没有疑问可以自己设计两个问题。然后以四人为单位。小组讨论解决本组成员所提出的问题。最后每个小组提炼出一个本组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设计出一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非常关注自己和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兴趣盎然。学生围绕着文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推荐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写郑文公一国之君引咎自责向烛之武致歉?为什么烛之武“要夜缒而出”等等。
  有一个学生提出。“文章开头就写了秦晋围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仅凭烛之武一人怎么可能使强大傲慢的秦国退师呢?”昕到他的问题。我为之一振,我备课时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其实烛之武为什么能够退秦师正是全篇文章的要害。如果从正面提出就显得平平,不会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果然,学生的争论开始了。另一个学生说,可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既然是史书就应当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一定是有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真实的史实,才会被《左传》记载。
  我因势利导,抓住“烛之武退秦师有没有可能”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请同学们再次紧扣文本阅读。因为学生是带着这样的悬疑来求证的,所以他们读起来格外投入,真正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热情。然后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生纷纷找依据,争先恐后的展示各自的小组讨论出的“成果”。最后师生达成共识,归纳出烛之武能够退秦师主要有几点原因。
  1.烛之武青年时就很有才能,并为人所了解和信服。依据是,课文中有这样的叙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这是在大兵压境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的;而作为一国之君郑文公诚恳地向烛之武致歉,更是为了突出烛之武的才能不可替代。
  2.烛之武有勇有谋。一句“夜缒而出”的正面描写使烛之武的形象跃然纸上,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形势危急,敢于“出使”,而且有智慧,善于把握机会,心细如麻。“夜”和“缒”(用绳子拴着人、物从高处往下送)看出烛之武谋略深远,有莫大的勇气。学生说,烛之武这样的人物去说服秦王。我们又增加了一份信心。
  3.烛之武善于辞令,且谙熟说话的艺术。他的言辞简练透彻,短短125个字,却分五层意思,层层深入。步步逼近,句句打动对方,既委婉含蓄,又无懈可击;烛之武奉命见秦王,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却抓住秦王的心理,说辞里处处为秦王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最后“秦伯说(说同“悦”),与郑人盟”。
  4.烛之武有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学生说烛之武之所以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弃却前嫌,“许之”,能够在秦晋围郑的危急时刻“夜缒而出”,能够在威风八面的秦王面前镇定自若,陈述利害,面不改色退秦师,皆出于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左传》在塑造人物上有什么特色?有了以上的精细阅读,合作讨论,激烈辩论,师生归纳,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轻而易举了。最后再把学生质疑而产生的一颗颗珠子穿起来,总结全文的艺术特色。
  一堂课,师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上得酣畅淋漓,师生的内心都是那么愉悦。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课堂质疑。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而前提是教师要在讲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解性阅读的机会: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质疑甚至是批判。这样才能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创造性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中,我做了多次尝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一首清新自然,朴素优美,情景交融的诗,读他的诗会在一派淳真中体悟到蕴含隽永意味的理趣。在讲课之前,我让学生细细品味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对题目的思考来感悟课文。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归”?园田是什么样子的。归向何方?从字面看是归园田,可他仅仅是回归他在诗中所描写的有形园田吗?有没有精神的园田?他归园田后快乐吗?陶渊明描绘的园田生活既然那么好,他为什么才要回去呀?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是我觉得每一个问题都很有价值,因为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学生不但读了语文而且思考了语文。比如学生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看似幼稚,其实正是陶渊明所生活的黑暗的乱世中坎坷的官场经历以及他深受儒道两种思想影响的体现,所以他几归园田几出为官。在讲蒲松龄的《促织》时,学生当堂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写女巫占卜一段,是不是为了“志怪”而“志怪”?有的学生提出,从主人公成名的遭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整个封建社会官贪吏虐,对百姓的摧残,可课文本的结尾为什么要安排成名身“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的生活呢?悲剧是不是更深刻?其他的学生当堂就站起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特别融洽。
  学生在其乐融融的语文课堂中感受到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古今形象,品读了一本本多彩的生活画卷。在文学作品中邀游,其乐无穷,因为那里有了他们自己的声音,有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提问、质疑、反驳、批判中学生的思想会产生碰撞、交流,而促使学生对同一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在学习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从问开始,先疑后懂。在做中学,先学后教。
  古人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却又是多么深刻啊!教书如此,治学如此,学习亦如此。
  (编辑/刘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1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