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晨波
导人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数学学习情况的教学行为方式。一般运用于数学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技能。作为数学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只是每个人的认识和做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样。“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及课的类型、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导人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问题导入
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许多现象、问题,学生一般能够感觉到但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认识他们,一旦把它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其得到科学的解释,便能引起学生深厚的兴趣。教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因素,许多问题都可以从身边讲起,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释,问题中多含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引出新的数学教学内容。
例鱼,“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导入:
一扇门不管开到什么位置,总是与地面垂直,这是什么道理?教师开关门,学生不难发现,门轴总是与地面垂直的,而门(平面)总是通过这根轴(直线)的,门所在的平面之所以与地面垂直,正是由于门轴与地面垂直的缘故。
二、故事导入
昕故事是孩子们的喜闻乐见的一件事,存数学发展历史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导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常常讲下列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因为大臣有功而给予奖励,问大臣要什么奖励?大臣提出奖励的方法是:要求在国际象棋棋盘中每一格中放米。第1格放l粒,第2格放2粒,第3格放4粒,以后每一格放的米粒数是前面一格的2倍,以此类推,一直放到64格。将这些米粒的总数奖给自己。国王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是后来一算,全国粮仓中所有的米都奖给他还不够,都来算算看,一共需要多少米粒?这里利用学生喜爱传奇故事的缘故,很自然的提出等比数列的概念,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旧知识类比导入
在学习新知识前,先复习旧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这个事实,来推断他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思考方法,一般称为类比。教师利用教学中的一些概念、性质、定理有部分属性相同这个前提,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推断新的属性存在的导入方法,对与培养学生的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精神,是非常有益的。这样导入,还有利于学生搞清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尤其是对这些相类比的“平行概念”,从一开始就达到了防止混淆的目的,也便于学生在对比中进行记忆。从已知的领域进入未知的境界,从而引入新知识。
例如,讲指数、对数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类比指数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提出课题。
四、实验导入
教师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通过演示或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或发现数学的结论,由此导入课题。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异面直线”概念的导人:
让学生拿出两根铅笔,要求他们摆出各种位置关系、在摆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关系:两根铅笔既不平行,也不相交,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五、悬念导入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数学才有兴趣,才会主动。利用一些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与学生已有观念造成的认知冲突来导人新课程的方法。学贵有疑,这是常理。教师在导人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故意制造疑团而成为悬念,提出一些必须学习了新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复数三角形时,先让学生计算,然后问学生等于多少?学生一下子无法回答,形成了一个悬念。于是就此提出:如果学了复数三角形式,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引入了复数三角形式。
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设置疑点,是教学艺术的表现,良好的设疑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更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
六、直接导入
直接导人法又叫“开门见山”导入法,我们谈话写文章习惯于“开门见山”,这样主体突出,论点鲜明。当一些新授的数学知识难以借助旧知识引入时,教师可开门见山的点出课题,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圆锥曲线一双曲线的内容时,教师可这样引入:“我们已经掌握了椭圆的基本性质,那么双曲线会有什么性质呢?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法是灵活多样的,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导入法,有时可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新课导入的环节是新课教学的先导,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够有效地为新课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能够恰到好处地为新课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便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推动他自觉地、积极地去探究,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导人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手段。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新知识,教师应在导入阶段建立起学生已有知识和所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导入阶段所选的资料都要和教学重点相联系。否则将会喧宾夺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18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