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定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建华 张宝艳
林区经济的发展,依赖整个社会、林业资源、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区原有的经济结构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同时又与林区经济发展相挂钩,这就必须要调整林区的经济结构模式,重新定位和调整,让林业资源与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模式和道路,从而让林区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有机统一、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调整林区经济结构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
一、林区经济结构的矛盾与问题
上世纪末以来,林区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十分显著,其围绕林木资源而形成的以木材开采、加工为主导的单一产业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黑龙江国有林区陷入“资源危困、经济危机”的艰难境地。原有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经济结构已远不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对林业的进一步需求,也不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而且林业发展的市场定位也远不适应新形式下国内外市场发展的趋势。
林业的新定位及林业经济新的发展方向,使国有林区社会在整个林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其主要发展目标也转向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上,这客观上要求必须调整国有林区的经济结构。打破长期以来的木材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格局。增加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比重,改变国有林区经济中单一的所有制结构。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重构,国有林区将产生大量富余人员,这部分人员可以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从而使国有林区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有了最集中、最主要、最积极的主体资源;同时,原有的林区社会劳动力结构也必然发生变化,这必然为国有林区实体结构中劳动力结构重构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林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思路
黑龙江国有林区作为我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其经济结构调整应结合林业新定位,围绕建立并完善生态、产业两大体系展开,着眼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多效益协调发展。并将循环经济贯彻始终,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发展循环经济,使林区由粗放型产业模式向集约型产业模式转变,由污染型经济生产模式向清洁型经济生产模式转变,由单向型经济运行模式向循环型经济运行模式转变,实现林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通盘考虑林区经济结构调整,充分考虑林区特点、林区所处发展阶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带来的人员转移问题,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林区城市化进程。
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转换并不断走向高度化的过程,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这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会带来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向上移动,“社会越是产业化,社会结构内部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就越大”,在社会结构上便表现为不断的高级化。
林业新定位后的国有林区,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也逐步上升,并已成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第三产业基本上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森林旅游业、山野食品加工业等已成为第三产业中吸纳林区剩余劳动力的主体,这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林区劳动力的实体结构,推动了林区社会的发展。
同时,森林旅游业等一些服务性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国有林区原来那种封闭的社会局面,外界旅游者的到来及本区外出打工者的流动又为林区社会带来了新的知识、信息、技术及一些新的思想观念等,提高了国有林区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国有林区社会向高级化方向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科技方面的动力支持。
三、林区经济结构的调整途径
黑龙江国有林区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从企业人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在相对完善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下,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独立经营、代表所有者利益的法人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绿色产业组织。通过树立绿色经营理念、推行绿色企业流程再造,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完成企业绿色转变。
开展林业分类经营。保证生态林的数量和质量;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经济林,为林产加工业提供资源保障。保护好现有耕地,根据各地实际,整合农业优势资源,以基地建设为载体推动基础农业发展,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以保护环境、提升产业水平为目标,打造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农业生态园区。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以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生产企业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条,以生态木业园为载体,实现生产者与分解者的有效对接和能量转换,完成中观循环。
在新的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寻找一个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载体,来拉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要落到了林区小城镇身上。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能推动林区职工的优化组合和相关行业或产业的发展,优化林区经济结构。林区社会结构的开放将会促进经济结构的开放。林业新定位后,为大力发展林区经济,解决林区“两危”的境况,有效转移富余人员。克服国家对林业投资的有限性,提出全社会各界都可以大力投资林业及林区经济建设包括吸引海外投资,使林区经济结构也呈现出很高的开放性。
总之,经济结构的变动在先,社会结构的转变在后,社会结构可以通过积极的、正确的参与、科学的规划设计来进行重新的构建,使之更加符合社会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只有将循环经济贯彻始终,着眼于林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多管齐下,内外兼修,才能使林区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1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