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磊

  历经六十六年,几代一中人的文化传承和不断探索、创新,学校形成了“创特色学校,育特长人才”的办学目标和“艺体切入,初高中一条龙,课改领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普职结合,升学就业双向兼顾”的办学特色。
  嫩江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44年,是一所县域完全中学,省级一类校,省级艺体基点校。学校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生2 831人,教职工197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职称5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学校校园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一、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学校从考勤、教学、政教和教研四大块制定量化考核制度,经全校教职工大会讨论后实施,周统计、月累积、学期末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评优、晋级、教师聘用的基础性必备材料。通过完善制度,人文管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使广大教职工在和谐、有序的氛围中做事、教学,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为学校的发展尽力,为学生的成长尽心。
  (二)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校从校园物质性文化、制度规范性文化、精神价值性文化三个层面构建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框架,顺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体现人文关怀、科学发展的理念,挖掘校园文化的精髓,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打造学习型、书香型校园。
  三、加快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增强办学活力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教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校各项改革之中,认清深化改革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积极稳妥地为将来实施绩效工资和聘用制打好基础。
  二、抓特色办学,育特长人才
  (一)凸显艺体特长教育,走特色办学之路
  1.从学校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凸显艺体特长教育。嫩江一中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高中生源来自农村和城镇,初中生源以城镇为主。初中学生毕业面临三种选择:一是经择优配比后被高级中学录取;二是上职业学校或待业;三是上普高,前两者为少数,后者为多数。上普高的学生,文化基础差,考大学仍很渺茫。经过调查、走访、研究,学校定位于建立初、高中一条龙的特长生培养体系。决定在高一试办艺体特长班,在特色办学上寻找出路。学校领导的想法得到了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学校被批准为省级艺体试点校,学校高中部从此走上了特色办学的发展轨道。
  2.理念更新,选贤用能,奠定艺体特长发展的基础。学校严把教师调入关,积极争取多渠道引进优秀教师。几年来,嫩江一中积极努力、多方争取,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从一中初中部、嫩江职业高中、嫩江四小、嫩江海江中学、嫩江伊拉哈中学等学校,引进了多位优秀专业课、文化课教师,招聘了应届本科毕业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为高中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凸显艺体,形成特色的日课表文化。一中针对特长班实行6+2课时比例。一中艺体特长班成立之初,由于人数少,学音、体、美的学生加上普通生共计才21名,都在一个班,如何安排课时就成为他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特长的学生,高考既要文化课过关,又要专业课过关。如何上课,成了一道难题。一中在实践与探索基础上形成了6+2的课时比例。即每天6节文化课,2节专业课。上专业课时,学音、体、美的学生分别到各自的专业教室去上课,普通生则留在本班教室内,由文化课教师做辅导。经过几年发展,现在校生学生达700多人,既有特长生又有普通生,特长生独自编班,特长班仍采用6+2的上课方式。这种上课方式成了高中部的一道独特风景,也为嫩江一中普高的发展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4.整合教育资源,研发校本教材。一中高中艺体特长班成立之初,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是专业课没有统编教材,也找不到相应的课程标准。开课无依,上课无据,评课无标,最初时上课,仅凭专业教师自己的经验来安排。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多方收集有关高校的需求信息,多方征集素材,学习参照外地同类校先进经验,特别是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实行三级教材管理体系,为学校研发校本教材提供了政策和理论支撑。通过对学校资源及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结合学校艺体特长办学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素描基础教程》和《色彩基础教程》两本教材。《素描基础教程》遵循美术思维循序渐进的规律,从初级入门到几何形体,素描静物,石膏头像写生等训练方面,分门别类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把握素描的基本概况与作画要点。《色彩基础教程》从学生学习色彩绘画的基础阶段起步,详细描述了水粉画的色彩知识及色彩表现技巧,水粉画与其他画种一样,有其特殊的艺术价值,同样可以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校本教材经过学生的试用,得到认可,为以后广大教师研发校本带来鼓舞和动力
  5.服务艺体特长,不断追求高质量。嫩江一中从普高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了“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教方法、善鼓励”的十八字教学原则,提出课堂教学8个尽可能的要求:①尽可能照顾好学困生;②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③尽可能教给学生学习方法;④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⑤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 ⑥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⑦尽可能用研究性方法学习;⑧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联合办学。学校从去年开始与哈尔滨美苑学校走联合办学之路,高一、高二暑期美术学生到哈尔滨美苑学校学习美术,寒假哈尔滨美苑学校派美术教师到校授课,高三学生每年8月份至12月份到哈尔滨美苑学习美术,学校同时派文化课教师轮流到哈尔滨授课,通过联合办学,不仅拓宽了办学思路,同时学生的美术成绩得到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三、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科研兴校
  (一)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牵动,提升教师文化品位
  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办学理念,以科研、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十一五”期间,一中共有课题24项,其中省级课题2项,市级4项,县级18项,覆盖所有学科,这些课题已全部通过省、市、县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学会的验收,顺利结题。2010年11月份,“十二五”课题已开始立项,学校谋长远规划,提出科研课题研究要做到“三结合”:一是与课改相结合;二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三是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对外虚心学习,广泛吸收先进的教改信息和经验,对内则兼收并蓄,进行创新和研究,追求新的教学境界,不断提升文化素养,达到师之所在,道之所存的境界。
  (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的成功、失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基于此,学校在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中求发展、求突破。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2010年9月份学校在新初一、高一实行全新课堂教学改革。一是课前编写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思结合,注重学生思维的导引、训练,在吸收传统教案编写的同时,注重创新、适用。导学案的设计包括八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达标训练、归纳小结、学习反思。二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主要内容是对编写的教学进行探讨、研究、修改,寻求最优方案。三是教室学生坐次。改善学生由原来的按排坐改为分组坐。导学案的编写注重体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教室学生坐次的安排,则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学会合作学习,学会与人交流。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写还是学生坐次的调整,都是外在形式,主旨是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开展修师德、铸师魂、塑形象活动
  教师言谈举止,仪表装束,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同时代表教师群体的形象,折射出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鉴于此,一中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坚持开展好修师德、铸师魂、塑形象活动,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二)关爱学生,依法执教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中要求教职工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体现出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时代精神风貌。
  (三)业务提高
  1.依托校本培训,强化校本教研。学校从教师职业能力的范畴将其分为两个层次加以提高:一是教学常规基本功,即教师的备课、教案的书写、板书的设计、三笔字和口语表达能力;二是高级职业能力,即领悟新课标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学科整合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反思与研究能力;通过写教学得失录、教学案例,读教育名著、专著,开展教学反思、教育论坛等研究方式,促进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争做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说课等活动,举办“同讲一节课”和“优质课”大赛等,既活跃教学氛围,又使一批教学能手脱颖现出,在教学中起到骨干作用。
  2.创造条件,外出学习培训。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请专家、名师到校做专题讲座,组织领导、广大教师到黑河、伊春友好三中、哈市、河南郑州、江苏南京、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或培训,召开学习汇报会、交流经验,谈收获和体会等,使老师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理念得到了更新,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3.实施“手拉手”工程,“背对背”听课、评课。名师骨干与教学新秀搭班,发挥名师的效应,提倡各学科交叉学习,教师多方位提升素质,即所教专业要精,其他专业要通,努力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学校2010年投资100多万元,更新了校园网,为46个教学班安装、配齐了投影,每位教师一台手提电脑,在学校主控室或教研室可以对全校46个班级进行“背对背”听课、评课,并可以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录制,教师课下可以自我评课、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现代化,为学校了解教师备课、上课情况、班主任掌握学生学习、课堂表现及时、准确地提供了信息,为发现、掌握学生的学情、思想动态等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举措,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4.业务考试。2001年初中新课程改革,全省2007年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是一次革命,对教师而言,教育教学理念亦是教材,都要进行全新的学习,学校一方面积极组织领导、广大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新课程改革通过培训及教材培训、论坛、公开课教学等。学校还从2009年开始,组织对教师进行业务考试,考试的内容初中教师以中考为准,高中教师以高考为准。通过学习、考试,广大教师已经能够与新课改同步,将新课改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合,创新性运用教材进行教学,结合学校实际研发校本教材,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虽然嫩江一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成绩,但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嫩江一中将更加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而努力工作。□
  (编辑/李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2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