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苑洪春
[关键词]时政新闻;创新;视角;表述方式;语言
时政新闻是时事和政治新闻的总称,一般来说,这类新闻都是有国家、省、区、市、县党政领导参加的会议、调研等新闻。而且,这类新闻是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排名来编排、播发的。在新闻实践中,由于时政新闻报道政治性强,口径严格,报道模式比较固化,难以满足观众获取有效信息的需求,也就造成大家时政新闻远硬浅的印象。近年来,随着新闻理念的创新,拉近、软化和深入报道,增强时政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新闻从业者特别是时政记者的共识,在部分领域也取得较大的成效。
本文就将解剖黑龙江电视台一篇典型时政新闻,谈一下时政新闻创新的一些经验。
2009年1月黑龙江省“两会”召开之际,省长栗战书与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大兴安岭代表团成员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一篇典型的会议报道,代表们讨论的是关系全省未来发展的《政府工作报告》。但看了这篇报道的观众会有这种感觉,这个时政新闻离我们很近,说的很实。这主要得宜于记者在新闻视角、表述方式、语言运用上实现了创新。
一、视角创新:由俯视变平视,让新闻事实和党政领导离观众更近些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党的重要新闻理论。近,是一个关键词。离我不近,我不关心,离我不近,我不认同。试看这篇报道的开头部分:一走进会场,栗战书就与代表们逐一握手,亲切交流。代表们也有一肚子的话要跟省长说,刚刚坐定,周玉环代表就迫不及待地拉开了话匣子。中间部分:“挑战不少、决心不小、任务明了、抢前抓早、09看好”。听到这里,栗战书马上提笔记下了这句话,并面露微笑、报以鼓励,代表们也群情振奋,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走进”、“逐一握手,亲切交流”、“听到这里”、“马上提笔”、“面露微笑、报以鼓励”。这些动宾短语都是以省长为主语的,而从行为和语言双方对应关系看,显然是平视的、平等的。
正因为语言环境、具体用词所创造出的平视视角,配合会场内非常融洽的画面,让人感觉省长已经不是省长了,而是某个村的长者或者是我们的邻家“大哥”。在这里,他的身份是我们身边关心经济发展的普通人。他没有俯视你,因此你觉得他离你很“近”,所说的话就可信。
如果换一种说法,“省长一走进会场,全场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会场内气氛热烈,代表们踊跃发言”、“栗战书在听取代表发言后强调”这些以往时政报道常用的新闻语言,观众会是什么感觉呢?你需要抬头看,因为它高高在上,好像在俯视你。这些人离我们很远,这个事离我们很远,总之会有点不舒服。
因为时政新闻很多时候非常严谨甚至公文化,但实际上各级党政领导也是普通人,他除了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外,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因此,把以往时政新闻常见的俯视视角变为平视视角,说点家常话,并没有降低领导的身份,也没有削弱新闻事实。反而使会议的内容更能被观众所理解,领导的形象也更加立体丰满。
二、表述方式创新:采用见闻式、记录式表述方式,让时政报道再软些
常见的时政新闻结构和表述方式大致如下:导语,什么会议在哪里召开,什么领导出席会议强调解决什么问题。正文,领导强调指出了什么具体内容。结尾,领导要求怎么做。采用的是典型的倒金字塔式新闻写法。这类新闻经常有这样一个缺点:多使用书面和文件语言,语气硬朗,官话套话较多,不容易听得懂。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前面提到的新闻稿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那就是要采用见闻式、记录式的叙述方式,让新闻“软”下来。
请看稿件中的几句话:“一走进会场,栗战书就与代表们逐一握手,亲切交流”、“刚刚坐定,周玉环代表就迫不及待地拉开了话匣子”、“栗战书马上提笔记下了这句话,并面露微笑、报以鼓励”。
类似的语言是记者在会议现场见闻后组织出来,是对会议过程的记录式描写。这种见闻式叙述方式,交代了会议的氛围,人物的行为语态,非常真实。当然,这种见闻式的叙述是经过记者大脑的,是精心选择的叙述。凡是能体现代表积极参政议政的留下来,凡是能会议氛围融洽的留下。一切的见闻和记录都指向了报道的主题:坚定信心。
这种见闻式、记录式的叙述方式展现的是一种真实,让很多看似闲来之笔传递了真诚、愉悦的感情。观众怎么会不喜欢看这种时政新闻!
三、语言运用创新:少用书面语,采用口语、短语,让时政报道再深些
深和浅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对于时政新闻来说,我们所说的深指的是让观众能够理解新闻的主旨,也就是说理解的更深了,而不是浅了。由于很多时政报道书面语多,又常常面面俱到,还有一些所谓“官话”,对于这类新闻,观众经常会觉得不知主次,不知重点,或者不能不愿意接受它的主旨。
上面的那篇时政新闻稿件如果换一种写法,如“步入会场后,栗战书与代表们亲切握手”、“会场内气氛热烈,代表们踊跃发言”、“在听取了代表发言后,栗战书指出”。显然,步入、踊跃发言、指出,这三个词都是时政新闻中常用书面语,对于这类语言,人们已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和特殊感觉,就觉得这是官话,没太多实质内容。实际上正是使用语言的问题,造成了这种误解,甚至觉得“浅”了。
再看本文引用的新闻稿件中的一些关键词:“一走进会场”、“代表们也有一肚子的话要跟省长说”、“听到这里”、“面露微笑”、“虽然条件艰苦、应该坚定信心……”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语,有的就是口语,但是听起来特别直白好理解,也舒服。“在今年较困难的经济形势下,大兴安岭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地区,应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发挥生态、矿产、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看了这个新闻稿,尤其是看了新闻的画面后,观众一定会觉得报道中这最后几句话是真诚的、不是官话。大兴安岭就应该这样发展。理解了新闻的主旨,也就达到了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自然使新闻的意义更深了。
因此,我们说,多用一些口语,用一些大家都听得懂的话语,时政新闻的严肃性没有降低,可信性没有降低;反而,更有利于贯彻执行了。另外,还应该尽量少使用较长的书面语言,多使用短句,这样更容易让人记住意思。
其实,无论是平视的视角、见闻式的表述、口语化语言,其核心指向的还是说真话,说观众听得懂的话。让时政新闻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把党政领导塑造成为我们的父母、兄长,这样的时政新闻自然就好看。□
(编辑/刘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4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