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王熙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艳红

  [摘 要]王熙凤是一个悲剧性的女性人物形象。本论文浅析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及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所运用的艺术手法,阐述了这一形象的意义。
  [关键词]王熙凤;辣;心计;形象意义
  
  曹雪芹的《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也是女性的悲剧。其中金陵十二钗对于女性命运的描写是一个真实的现实写照。而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王熙凤,是作者泼墨较多,刻画最为生动的一个人物形象。笔者不揣鄙陋,将浅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及形象意义,以就正于方家。
  
  一、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曹雪芹对王熙凤(以下称凤姐)倾注了极大的写作热情。他成功的塑造了凤姐这样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女强人形象.他借贾母之口,概述了凤姐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辣”。凤辣子的辣,可以说是五辣俱全:香辣、麻辣、泼辣、酸辣、毒辣。我们试着――考察这五辣。
  1.香辣。凤姐的香辣体现的是一种极甜的精明。凤姐出身王氏,嫁于贾家.史太君贾母就是她的最大靠山了。她善于讨好贾母,用尽花言巧语,甜言蜜语,使贾母开心,让人听了很舒服。比如:在张罗吃喝时凤姐忙道:“有预备的鸭子肉粥。”贾母道:“我吃清淡的罢。”凤姐忙道:“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的。”又忙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还罢了。”凤姐一味迎合猜测老祖宗心理.一旦老祖宗高兴了,她就可以顺着杆子往上爬。
  2.麻辣。麻辣并不是指“麻辣烫”的麻辣。麻辣之辣在于善于麻痹人。善良而没有心计,就容易在麻痹中被暗算。凤姐之夫很花心,在外面找了尤二姐,在第六十八回,王熙凤带着平儿,丰儿,周瑞媳妇,旺儿媳妇四人来到尤二姐处,凤姐说:“前于十月之先奴已风闻,恐二爷不乐,遂不敢先说。今可巧远行在外,故奴家亲自拜见过,还求姐姐下体奴心,起动大驾,挪至家中。你我姊妹同居同处,彼此合心,谏劝二爷,慎重事务,方是大礼……”尤二姐听了她的话又感恩不尽,只得跟了她来。尤二姐心地善良。最后把尤二姐整死。
  3.泼辣。凤姐是“脂粉堆里的英雄”,是“女中豪杰”。她协理宁国府(第十三回)整治宁国府中风俗五大弊病,她雷厉风行,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也不迎合。经过凤姐的整顿治理,贾府的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丝毫的混乱。
  4.酸辣。在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女人处于被损害的地位,凤姐当然也不例外。贾琏花心,找了尤二姐 ,凤姐吃醋,第四十四回,凤姐过生日,酒席上“自觉酒沉了”,回家去正好撞见家人媳妇鲍二家的和贾链鬼混.凤姐听了他俩都赞平儿,便疑平儿素日背地里自然也有愤语了,那酒越发涌了上来,也并不忖夺回身把平儿打了一下,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住鲍二家的撕打一顿,说着又把平儿打几下,打的平儿有冤无处诉,只气得干哭,凤姐见平儿怕贾琏,越发气了,又赶上来打着平儿,偏叫打鲍二家的。她的酸辣,过了分,发展成了毒辣。
  5.毒辣。凤姐之毒,毒在其工于心计。在短暂几年的掌权中,她极尽权术之变,残忍,阴毒,制造了许多罪恶。直接死在她手里的就有好几条人命。贾瑞、尤二姐都是直接死在了她手里。 “世上最毒妇人心”,这句话形容她不足为过。
  
  二、凸现凤姐性格特征的艺术手法
  
  凤姐是《红楼梦》中最生活化,最生动,最丰满的人物形象。曹雪芹塑造凤姐的成功,得益于其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法。
  1.侧面描写。曹雪芹吸收了前代优秀的艺术手法,将侧面描写在凤姐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1)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贾母尊前,在众人皆敛声屏气的时候,她独放诞无礼,可以看出她在贾府地位之高,贾母非常宠爱她。先是在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无论这些话是虚伪的还是真诚的,总是能见出她的泼辣和工于心计的性格特征。
  (2)他人的评价。他人评价凤姐的行事,无疑也是对凤姐的一种侧面描写。在林黛玉进贾府回目中,贾母向黛玉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泼皮破落户儿是流氓无赖的意思,此时,贾母对凤姐的评价是有褒义性的,是指行动语言等方面比较泼辣。
  2.肖像描写。第三回中,只见一群媳妇拥着一位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璧。结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级着赤盘缡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白碟穿花大红云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从她的穿着,头饰的描写见其雍容华贵,而外貌见其美艳。尤其是“一双丹凤三角眼”,更见其性格,三角眼给人一种阴险、毒辣的感觉。作者从眼睛的描写挖掘凤姐的阴险狡诈。“两弯柳叶吊梢眉”,可以看出她美艳无比而具有蛇蝎心肠,曹雪芹刻画凤姐可谓入木三分。
  3.个性化语言。王夫人命她给黛玉准备缎子,凤姐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老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见其见风使舵,工于心计。当她把尤二姐骗到了大观园之后,便去大闹宁国府。骂尤氏道:“你们家的丫头没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难道贾家的人都是好的,普天下死绝了男人不成。你就愿意给也要三媒求证……给我休书,我就走路。”这句话更见其酸辣异常。
  有红学家说:“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又想凤姐。”可见,凤姐是一个可恨又可爱的女性形象。凤姐是丰满、生动、泼墨最多的人物,少了她,语言的可读性少了一半。王朝文先生写了一部关于王熙凤的书,由此可以想见凤姐这个人具有神奇的魔力。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种理解。同样对凤姐的探讨和理解也会各不相同,会持续下去,凤姐的形象也会因此而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词典[K].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4]王朝闻.论凤姐[M].
  [5]王朝闻.美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1981.
  [6]谭玉璧.中国女性文学史[M]. 百花文艺出版社.
  [7]阿英.红楼梦书展[M].上海:古籍出版社.
  [8]胡文彬.红楼梦叙录[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9]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编辑/永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5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