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审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素平
[摘 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的经济,是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崭新的经济形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与此相适应的企业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审计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重点阐述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知识经济;内部审计;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1-0178-03
[作者简介] 胡素平,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江投网新财务总监,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与管理。(江西 南昌 33002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调整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许多企业纷纷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培育内部审计人员,推动了近代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我国,开展内部审计,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其目的在于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企业角度看,内部审计是独立客观地监督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是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和实现经营目标服务的,因而也是企业监督评价机制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形成将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的巨大飞跃,这种飞跃体现着进步,而这种进步必然会引起方方面面的变革,以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目标的内部审计将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一、知识经济下的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区别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是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所谓的知识,包括人类文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从知识到技术再到经济的作用过程大大缩短,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与此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内部审计的内容不同。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其审计的重点是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审查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一定时期内拥有的资产、承担的债务、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真实、合法性;企业占有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从财务效益审计扩展到人力资源审计、无形资产审计、科技或新产品开发审计、金融工具审计、明细信息审计以及社会责任审计等方面,并将增加金融工具及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等重要项目的报表审计和对报表披露的非财务信息审计。
(二)内部审计的范围不同。在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之初,多数企业的领导人员对内部审计及其独立性本质特征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审计就是查帐,并将内部审计机构置于财会部门之内,内部审计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审查),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实际上变成了财务会计的自审过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不仅突破了过去地域空间对经济交往的限制,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扩大,一个公司可能拥有大量的子公司,而且总公司又有许多的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关联企业。一个顾客――供应商的松散联盟集团,使得公司的结构和功能具有了很强的变动性。由于空间范围的扩大,使原来的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扩大到虚拟的网络空间,组织结构也由新的横向网络组织取代了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由此使得我们的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被审计单位,范围变大了,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界定。
(三)内部审计的职能不同。在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早期,以查错防弊为主的监督职能是其主要职能。它强调委托人必须对受托人的财务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以促使受托人全面有效的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保证单位部门的各项经济活动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内部政策、制度的正常轨道上运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主要是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履行评价职能为主。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算、方案是否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内部审计的手段、方法不同。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采取事后审计的方式,审计方法是以手工审计为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就地审计等方式将被逐步消失,审计人员不再局限于到被审计单位实地审计,审计主体和客体只需在约定的时间通过媒体见面,这将大大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二是事后审计方式将被适时审计所代替。三是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传统审计最为重视的由会计系统提供线索的方法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无书面记录的经济业务,审计的重点将由原来的审计线索的审核与查找,转向系统分析过程等。四是事后审计方式已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无形资产的大量投入,使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日趋重要。在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资产管理由有形资产管理为重点向以无形资产管理为重点转变。企业的专利权、高新技术、商标权、商誉和信息等无形资产在资产结构中的比重上升,价值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如何加强对无形资产的计价和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内部审计将审查评价企业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对所取得的每一项无形资产,检查其来源渠道是否合法正当,计价是否合理合规,审查无形资产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有无实现企业的预期经济效益目标,审查会计部门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
(二)高科技项目投资,使科技投资评价和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以高科技产品、高新技术生产为内容的风险投资,在企业投资总额中的比例较大,同时企业承担的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大。内部审计应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全局性、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应对高科技项目开发方案审查,评价研究开发部门如何就生产能力、执行情况和产出进行衡量,审查销售策略是否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检查项目开发部门对投资风险评估的方法和依据,是否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审计,能促进企业真正合理地使用自己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充分有效地调动不同层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将成为经营审计的重点。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焦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证获取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去实现企业目标,并具体从人才发展规划、招聘、选拔培训、评价和激励等环节来配合企业的整体发展,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支出数额大回报也大。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进行评价,在员工招募方面主要审查填补空缺的时间成本,是否有度量,招募活动是否得到批准,职位信息是否在内部公开,录用前是否进行过测试;是否有录用推荐程序。在工资报酬方面,主要是审查劳动者权益在企业契约中是否有明确规定,有否违反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绩效考核与薪金报酬是否一致。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面主要审查有无正式培训与发展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及效益。在人力资源效益方面,主要是审查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组织内部人员搭配是否合理,工作是否协调,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在员工保障与工作安全方面,主要是审查企业是否支付了员工的各种就业保险金,有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生产部门是否有安全措施以及执行情况。
(四)信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信息系统内控制度的审计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先进技术的采用,使企业信息系统变得更加灵敏、准确和及时,但也加剧了发生错误的风险。内审人员应将内控制度尤其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的充分与适当性列入审计重点,并对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控制进行检查,审查评价计算机程序自身的正确性,有无保护措施及必要的复原控制,以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有效性。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应采取的措施
(一)关注经济发展走向,树立全面发展的内部审计观。知识经济是以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等为第一要素的。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知识的能力决定一个国家21世纪在全球市场的地位。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实体的出现,使经济交易、资本决策在瞬间完成。尤其是电子商务使无纸交易成为现实,“网上公司”、“网上银行”及远距离多主体的网上合作体――“虚拟主体”的出现,使知识及其载体人力资源成为这种网上实体的主要资产,如何对这种“虚拟主体”进行内部审计,加强对这种审计线索电子化或无书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审计,是新时期给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挑战。另外,我们还应看到网络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在缩短地区、时间差异,给人类社会带来效益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包括金融混乱的风险、经济危机、脆弱的社会结构和政府自主权的丧失以及分配不公平的进一步扩大,由此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我们既要认清当前国内外形势,正确理解知识的内涵,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审计观,辩证地看待知识创新和人才创新;既要继承和发展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中的一些知识、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又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大对智力资产、虚拟资产、公益资产等的审计创新工作的力度。
(二)掌握先进技术与手段,加大审计信息的了解和反馈工作力度。知识经济是一个多元经济,审计的内容也是一个多元的内容。知识的商品化、产业化、信息化,使电脑管理、网络管理在知识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面对电子货币、电子邮件及“虚拟公司”,审计提供的信息也由以前单一的财务信息转向非财务的、非经济的,甚至是物质和精神层上的信息。在这种不确定性信息因素增加的环境下,审计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扩展和延伸,无形之中加大了审计工作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必须依赖于知识经济时代高速发达的信息处理和传送系统,用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指导审计工作,加大对审计信息的了解和反馈工作力度,尤其是对一些经营业绩信息、前瞻性信息、背景信息、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而且还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同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范围扩展到风险管理领域,直接导致审计工作量的加大,审计成本增加,审计资源的有限性使原有的现场审计、手工审计已很难在成本效益原则下适应内部审计的这一新发展,因此,审计技术的改变是内部审计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
(三)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作弊由手工操作变成了由机器完成,而且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己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舞弊更具有隐蔽性,没有相应知识的内部审计人员是很难完成审计任务的。由此如何识别和评价这些新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和发现舞弊,是对审计人员素质的一种挑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知识,提高获取新技术、手段、方法的能力。我国现已加入WTO,经济将全面融入国际大潮,各个领域在网络经济时代同发达国家间的相互交流与发展的机会将会更多,挑战和风险也将增大。因此,新形势下的审计人员除具备传统业务知识外,还要掌握其他技能,如:不仅要能熟练掌握操作电脑的技能,还要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以适应电子商务等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有较强的检索信息能力,而且要有将各类知识信息进行新的组合创造出新方法、新思路、提出新创意的能力。因此,审计人员应更新观念,丰富知识,尤其要充实金融、法律、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能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巧,为决策者及时提供所需信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提高管理技术,改变内部审计工作方法。由于信息需求快捷的特点,使即时审计方法倍受重视。在知识企业中,产品更新快,科技信息和管理信息传递快,内部审计将更加侧重于事前、事中审计,传统的事后审计方法已难适应审计发展要求。内审人员的才智,经验和技巧应能适应企业特殊的经营控制需要,要使用各种适时审计方法对企业采购、生产、广告,开发,环境等活动进行审计。通过提供目标分析、评价、建议以及所查活动提出中肯意见,达到改善企业获利能力和更有效实现本企业的预定目标的目的。知识经济管理加强,使分析方法和协调方法大行其道。在对知识资源管理中,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并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方法并用,企业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内部审计人员在一个充满个人矛盾的环境中,除了自身声望与正直外,还需得到上司、被审人员的信赖,协调方法尤显重要。在审计工作中,要求内审人员运用交际技巧,处理好与被审人员的关系,使被审人认识到审计是一种帮助,而不是一种威胁。同时,内审人员将利用本身对知识资源相关信息的洞察力,运用分析方法,了解其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做出审计判断,为企业管理高层对知识资源的积累、取得及使用提供有用的信息。
(五)重视审计工作,优化内部审计工作环境。在知识经济社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加上社会与政府监督体系完善,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健全内控制度,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信誉已成为企业家的共识。股东及经营管理者对内审工作的重视,将进一步提高内审人员地位。现代企业汇集了众多高素质员工,在这种环境中,担任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审人员,必然要在思想、业务素质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在思想素质方面,除了要求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为人正直、有责任感以外,更要有优先为他人服务的观念,自身要有良好的声望。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求内审人员有深厚的会计审计知识,有经营管理、法律、计算机、语言等综合知识,还要有与人交流的技巧,具备与被审人员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在招聘、选择内审人员时,要有一套严格的考核标准和任职条件规定,同时,为确保内审人员是高素质群体,企业将建立严格的培训、继续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林霞.试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沈阳大学学报,2004,(1).
[2]曾晓刚.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J].经济论坛,2004,(2).
[3]徐慧.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5).
[4]武智.论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5]吴应先.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机制问题探讨[EB/OL].中国审计教育网,2007-03-11.
[责任编辑:熊一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7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