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产业集群策略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建波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建设已成为山东省壮大县域产业规模、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了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思路,并对当前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特色经济;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108-03
  [基金项目] 2005年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关于提升山东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批准号:05BJZ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建波,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山东 潍坊 261061)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及调整能力。从世界市场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产业集群能提高产业竞争力,主要是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与竞争,集群内企业与政府、公共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集聚经济、知识的溢出与学习效应和网络效应等等造成的。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产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由单纯追求成本领先,逐步转变为品种差异化和地域集中化战略。
  
  一、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后采取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施强县带动战略、支持欠发达县进行改革开放试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2年,县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75.5%,完成财政收入占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占45.1%,有1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但是与江苏、浙江等省相比,山东的县域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强县不强、弱县较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看,山东总量最大,但县域经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明显低于江、浙,分别为山东的1.23倍和1.63倍;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看,两省人均财政水平分别为山东的1.51倍和1.97倍;从非农业结构看,山东也低于江苏,与浙江差距更大。
  为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近些年来,山东省进一步加大了促进产业集聚的力度,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使各县(市)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产业聚集,培育和发展区域产业集群。从1993年开始,省政府每年都拿出5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产业集群发展。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省已经形成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121个,包含企业65926处,从业人员367万人,其中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90个、过50亿元的22个、过100亿元的9个。统计显示,2005年山东省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和食品加工等五大体系,分布在青岛的电子家电产业板块,分布在威海、青岛、潍坊的交通运输设备机械产业板块,分布在威海、青岛、烟台的食品加工产业板块,分布在青岛、潍坊、东营的化工产业板块,分布在滨州、潍坊、青岛的纺织产业板块,分布在淄博、临沂的建筑陶瓷产业板块,分布在菏泽的木制板材产业板块,分布在德州的玻璃钢制品产业板块等八大板块。
  产业集群建设已经成为山东省壮大县域经济产业规模、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山东省内县(市)和农村人口占60%以上的县(市)共有122个,总人口8232万人,占全省的89%;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15018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4.7亿元,占全省的47%;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0亿元,占全省的71%。全省有14个县(市、区)的地方财政收入越过10亿元大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全国百强县(市)”资料显示,山东省有20个县(市)入选百强县(市),总数列全国第二,比上年增加4个,是新增百强县数目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新增百强县的一半。
  
  二、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思路
  
  1.找准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点,把握推进集群发展的着力点,全面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水平。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以特定产业为依托,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众多中小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间的高度分工与协作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近辐射功能,对有经营联系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改造,使之成为大型企业的零部件厂、加工厂、协作厂;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通过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其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使大型企业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改变大型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孤岛”状况,增强其在本地的“根植”化。如地处胶州湾西海岸的胶南市围绕解决县域工业布局过散、产业层次低、“小而全”的弊端,坚持走集群式发展路子,形成了集约布局、集群带动的产业格局,提升了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在产业集群拉动方面,胶南市积极搭建产业集聚平台,拉长提升产业群,壮大龙头企业。胶南原本没有像样的家电电子企业,但青岛海尔胶南工业园2005年2月奠基后,投产不到一年时间就引来13家配套企业,现在达到年产600万台家电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的流媒体电视基地。估计达产后年产值过100亿元,可带动下游配套企业产值110亿元,“海尔效应”正在不断放大。而历经3年时间引进、年产30万吨的中国铝业集团再生铝项目开工不到半年时间,就有6家相关企业前来洽谈合作。同时,胶南市承接青岛港口和产业辐射,发挥临港和区位优势,让相关中小企业扎堆发展、集聚成群。通过招大引强、改造提升,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食品与药物、家电电子、橡胶化工、船舶汽车、钢铁及有色金属六个产业集群。近3年,胶南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的位次从第49位跃升至第34位,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1家,达到57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4家,过10亿元的4家,过30亿元的2家;税收过百万元的238家,过千万元的49家。
  2.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集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秉赋出发,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即根据本地区在某一个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包括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尽可能结合本地区的生产条件与特点,筛选出能够影响经济大局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建立起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结构,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寿光早已是著名的蔬菜产业基地;禹城成为唯一的“中国功能糖城”;无棣是鲁北最大的盐化工基地;邹城以兖矿集团为核心形成了煤化工基地;诸城的汽车产业已经拥有近200家企业;荣成也成为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高唐、五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用车生产基地。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和技术的创新,有利于产业链的拉长和成本的降低,也形成了一个个强大的企业集团,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市场价格的决定者,无疑都为各地的发展储备了巨大能量。而一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投产,更将有力地提升县域经济的档次,加快其发展的速度。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一些县市区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壮大县域产业竞争力。如地处鲁西北的广饶县是一个农业县,自然资源缺乏,特色不明显。但该县利用临靠胜利油田的便利,按照产业促群的发展思路,围绕一个产业、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一批与之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实现上下游产品配套,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凸显放大效应。至目前,该县形成了造纸、橡胶轮胎、石油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机电等六大产业集群。全县机制纸产量达到120万吨,其中新闻纸产量80万吨,占全国的1/3,华泰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轮胎产量1500万条,全钢子午胎产量占全国的17%。2006年上半年,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09.3亿元、利税20亿元。
  3.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塑造区域形象。广东、浙江等省产业集聚的经验证明,实现产业集聚的根本力量是市场。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已成为推进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举措。
  近些年来,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山东省各级政府不断转变职能,破除影响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转变观念中更新观念,努力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好公共服务,认真规范法制管理,建设诚信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逐步实现山东省市场的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用市场的魅力把内资动员起来,把外资吸引进来,让市场红火起来。章丘、长清、即墨等县(市)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他们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经贸洽谈招商、委托代理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4.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产业集群发展中,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是实现产业集群和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山东县域产业的发展正在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不仅要经济效益,还要社会效益;不仅要增长速度,还要生态保护。蓬莱是个旅游城市,他们在保护海岸资源不被无序开发的同时,依托当地盛产葡萄的优势,集中精力把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做成主导产业,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经济。五莲86%的土地是山区,他们坚持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赢”,将生态建设产业化,将产业发展生态化,2003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等称号,地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左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3年翻番,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3年上升了40位。
  
  三、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县域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比较明显,一方面表现在全省区域之间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县域内部一、二、三产业的不平衡,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相对比较发达,西部内陆地区比较落后。从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来看,最高的市是最低市的11.8倍。东西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反映在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全省30个强县中有22个分布在东部六市,30个欠发达县有24个分布在西部五市。在产业结构上,2004年山东省的第一、二产业,在全国具有总体比较优势,但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在全国排倒数第十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是倒数第四位。
  为解决县域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山东省确定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制定实施了“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促强扶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及半岛制造业基地”等战略措施。目前,全省东、中、西部联动,扶强促弱带中间,推动并形成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速崛起、西部跨越式赶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但差距依旧较大。因此,中、西部县市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争取更快地发展。对此,菏泽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实行重点帮扶中,菏泽通过实施“百个项目进菏泽”、“西输东接”等工程,落实了一批“东西联动项目”,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曹县的塑料产业集群、郓城县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和工业产业集群(如武城县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005年菏泽经济增长速度15年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针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应尽快落实第三产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和区域配置政策,广开筹资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以产业化为方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2.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在工业领域,大量重化工项目的上马对能源、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山东是我国北方能耗大省,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煤炭、建材、发电、化工和冶金等主要支柱产业都是高耗能产业。2005年,山东消费能源2.36亿吨标准煤,总量居全国第一位。山东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高投入实现的,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山东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为此,在产业发展中,山东应立足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积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提升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等6大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品,把GDP能耗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围。
  3.县域产业集群亟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低成本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山东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简单“扎堆”,而不是以创新为基础的,集群内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隐患,核心竞争能力弱。从国内外的经验看,要保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防止集群走向衰退,关键是提升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集群不断升级。为此,在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中,应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现有的高新区、大学科学园等为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全省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对集群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二是促进低成本型集群向创新型转变。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走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道路。三是鼓励集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要鼓励集群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广泛吸引各种人才尤其是归国人员,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四是积极搭建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五是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工程。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集群形象建设,逐步在全省培育一批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集群品牌;鼓励集群内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支持现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刘福刚,孟宪江.中国县域经济年鉴[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05.
  [责任编辑:熊一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7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