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转型问题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久文 姚永玲 文余源 赵霄伟 彭芳梅
内容提要: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地角色。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与环境要素成本不断地上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突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加速了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步伐,即由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从经济转型的界定、长三角地区为什么需要转型、区域经济如何转型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具体探索了经济转型的界定、转型与升级的关系、长三角经济转型重大问题识别、转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等问题,最后从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总体战略构想、方向与路径、政策建议等方面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如何实现区域经济转型。
关键词:经济转型;长三角地区;重大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01―04
一、问题提出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地角色。本文研究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该地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实力雄厚,从2003年开始,长三角生产总值在全国GDP总量中的占比一直在20%~23%之间,2009年GDP占全国的21.4%。长年累计吸引外资占全国总量的35%以上。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资源与环境等要素成本不断地上升,长三角地区一些高度依赖资源与环境的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临生存困境。工业用地的日益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的迅猛增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不断攀高,生产要素制约经济发展的迹象已经抬头,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从表象上看,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长三角地区工业生产快速回落和就业下降。透过现象,深层原因是长三角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不仅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内需和外需增长不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而且也表现在供给结构上,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在后危机时代,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势在必行。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国际高端区域的竞争已经提到了重要议程上,为该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全球战略视野;另一方面,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出发,长三角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带动内地落后地区发展的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并成为我们国家未来五年规划的战略基石。
本文主要通过回答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界定、为什么需要经济转型以及如何转型三个方面来研究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的重大问题。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经济转型是前苏联理论家布哈林在研究新经济政策时最先使用的概念。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以及自然资源条件,经济转型又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提出的,因此,经济转型的定义一般都带有地域和时代的特征。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理论依据
从理论与现实依据两个方面来研究长三角经济转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揭示长三角地区外部冲击与内在驱动共同推动经济转型的动力源,从而提供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辩证关系。
1 从空间经济理论来看,长三角地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表现出空间聚集力大于分散力,基于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的作用,自我强化过程将会进一步增强原有的非均衡力,从而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但是,随着聚集过程的持续,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再加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市场拥挤效应开始显现出来,这就迫使长三角地区必须选择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道路。
2 从区域生命周期来看,一个经济区建立之后,它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有规则的变化次序而发展,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的阶段。不同阶段的区域面临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长三角地区处于走向成熟区的阶段,由于其存在“膨胀区”病症,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好产业结构,理顺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膨胀区将沦落为“萧条区”。这客观上促使长三角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升聚集企业创新能力,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
3 从产业转移理论来看,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高梯度地区,具有引领与示范效应,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与要素成本的内在驱动,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具有吸纳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落户到中西部地区,将改进和调整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站在国家全局利益上,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中西部分产业承接相呼应,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具有其必然性。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现实依据
1 长三角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不仅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内需和外需增长不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而且也表现在供给结构上,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这些结构性矛盾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也必须通过新一轮调整和转型逐步加以解决。因此,金融危机之对长三角地区长期以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加速其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2 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尤其土地、劳动、环境治理成本不断上升,使一些高度依赖资源与环境并且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企业面临生存威胁。伴随着长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与深化,工业土地的日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迅猛增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不断攀高,长三角地区能源、资源消耗较快增长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又是经济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区域内企业而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由于周边地区市场逐渐崛起,长三角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已经没有多少增长空间。从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长三角地区正面临一次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真正的实现经济转型,才可能厚积薄发,找到发展的真正动力。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看到: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备了转型的必要条件。
三、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重大问题识别
研究经济转型问题,需要从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历史背景、客观条件、发展要求三个方面来阐述长三角地区体为什么要经济转型,同时要抓住转型的重大问题,研究转型的途径。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工业文明的发轫地区,孕育了现代中国工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工业发展战略重点转移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发展步伐缓慢。改革开放初期,尽管江浙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涌现了著名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样
板,但与珠三角相比缺乏先发优势,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如珠三角。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为标志,加强对外开放力度与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并行,浦东开发战略的成功实施,奠定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和中心城市地位,长三角地区的后发优势得以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使长三角重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进入新世纪后,长三角地区基本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速向工业化发展后期阶段演进的过程中。按照国际上典型的发展道路,在这个发展阶段,产品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这就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表现之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长三角地区受到严重冲击,外部需求萎缩,外贸出口持续下降、工业增长出现低迷、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等。该地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加大了经济转型的驱动力量。我们看到,无论是历史发展阶段,还是客观发展需要,长三角地区已经被推向经济转型的发展阶段。
第一,在发展动力方面,我们运用1978―2008年长江三角地区消费,投资,出口的数据,分别计算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证结果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区经济增长由1978年―1992年消费单一拉动向1993―2008年投资、出口共同拉动转变。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长三角地区利用低成本优势与“技术换市场”战略,为投资项目提供了外部资金支撑;中央政府对东部地区政策倾向,为投资项目提供内部资金支持,这两者的合力促使了长三角地区经济迅速腾飞。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以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外部需求依赖度较高,如温州打火机、浙江的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低廉闻名于世。但是,近年来投资回报率趋于减缓,国际资本出现转移趋向,因此,仅仅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模式将不可持续。
第二,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以Logistic生长方程为视角,运用长三角地区1999―2008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在1998―2000年间呈现出了较高的内在的增长能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制造业的发展;同时,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表现为偏利共生关系,即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环境容量的提升作用巨大,但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环境容量的扩大作用甚微。因此,长三角地区呈现出制造业与服务业分离现象,如果这一问题不能理顺,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尤其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并互相促进的现代分工体系中显得如此之重要。在企业聚集方面,以浙江为例,采用空间集聚指数测度浙江省2003年――2008年23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分析浙江省企业集聚的演化趋势、绩效、创新能力。实证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浙江的聚集经济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形态。只有部分聚集经济已发育为较成熟的产业集群,主要还是产业低端发展路线的产业集群,而且出现了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
第三,在土地利用方面,我们以苏州高新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从土地投入产出、土地承载、土地利用生态效应三个方面构造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实证结果表明:(1)苏州高新区土地投入产出水平较高,说明苏州高新区职能已经由最初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转变为“中心城区”,这必然使得高新区土地的产出水平随着居住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的不断增加而降低。(2)苏州高新区的土地综合容积率达到了1.09,已经超过了其他临近的开发区的平均水平,建筑密度跟理想值的差距不大。(3)苏州高新区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良好,这主要得益于苏州高新区开发伊始,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上述实证结果现实出土地利用的未来潜力已经不大。
第四,在能源与环境方面,我们对1990―2008年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短期来看,当期经济增长量受当期能源消耗增长量和前一期经济增长量的影响,并且经济增长有近30%自动修复能力。从长期来看,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1%会导致能源消耗增长0.6 158%。此外,从空间状态模型来看,1990―2008年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弹性曲线图呈现出“倒u型”,大约在0.633-0.664之间波动。在1999年达到最低点,2005年以后在0.655上下波动,能源消费弹性趋向于收敛。另一方面,本文运用1990―2008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在此基础上,以工业废气排放量为例,运用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模型分解了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以及技术效应。实证结果发现:(1)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性。(2)长三角地区工业废气污染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技术效应滞后于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增长。
四、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总体战略构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总体战略构想: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第一,从投资、出口拉动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向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长三角地区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久之策。尤其在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背景下,在保持投资、出口保持平稳增长情况下,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必须想方设法使消费这驾马车与投资、出口一起跑得更好更快。
第二,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分离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生的转变。着力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力功能,积极推进由生产辅助支持功能向导向推进功能转变。选择相应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式,建设与之匹配的集聚程度较高又各具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第三,从土地盲目扩张向注重土地利用效率转变。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形成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税费制度。通过税费的调整,促使节约集约用地。探索推进城镇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不断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引导并逐步实现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集聚使用效应。适时推出土地创新制度,逐步拓宽集约利用土地的途径。
第四,从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降低能源消耗、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技术进步大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走向绿色、低碳经济,全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第五,从聚集经济的产业链低端产品生产区域向加强工业品设计与加工、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的创新区域转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突出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支撑平台建设,加强网络联系,发挥政府对
集群升级的引导作用。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经济转型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经济活动,涉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因此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政府间的合作协商机制,加强区域法律框架建设,把一些关系到全区域长远发展或跨城市发展等协调性权力统一行使,同时也给各级地方政府保留了发展空间。加快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步伐,建立高效、快速反应的应急磋商平台,建立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间职能部门干部短期异地任职制度,建立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补偿机制,是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的制度基础。
第二,加强长三角地区地方财政对新兴产业培育、引导、传统产业转型的扶持力量。加大财政收税的扶持力度,长三角两省一市设立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将扶持重点落实到项目和企业。严格落实关于促进技术创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资新兴产业领域和传统产业转型。与此同时,区域内地方政府应为产业转型提供担保、奖励和优惠政策,尤其为高新技术等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提供资金、信用担保和支持,并予以税收减免等奖励和优惠政策,提供各项担保和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如减免所得税、制定财政补贴政策等。
第三,长三角地区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久之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交通、通信网络一体化的长三角经济圈,建成地区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苏浙沪三地的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
第四,充分发挥制造业的先发带动优势,深化市场机制改革,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不断从原有的制造业中分离,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活力,提高效率。增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并提升服务性环节在整个价值链生产过程的价值,适度加深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依存度。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配套。
第五,整合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制定区域一体化综合体系的开发规划,须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划观念,建立新的资源要素投入机制,形成合理高效的区域资源流动互补机制,对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的开发规划。制定相关措施促使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提高各城市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率,改善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探索推进城镇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协调发展的政策,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
第六,建立新能源、低碳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鼓励通过股份制等形式,完善科技成果投资人股政策,制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购买专利、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开展技术咨询等途径,加快利用科技成果;制定新能源开发与应用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低碳产业发展的法制环境。实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专项计划,实施“节能专项工程”,如实施“屋顶工程”。
第七,推进企业规模结构优化,促进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合发展。通过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采取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资本运营的市场方式,通过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落实技术改造贴息、科技进步资金补助及表彰激励等扶持政策,加速发展成为国内、国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产业集中度合理、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
基金项目:该文是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子项目《我国沿海地区区域经济转型重大问题研究》的长三角地区转型篇的导言部分。课题主持人: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范从来等著,转型中的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王亚南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3]李航著,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景维民,孙景宇等,经济转型的阶段性演进与评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2005―2006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M],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66
[6]Ric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 Your:Basic Books.2002.
[7]王宪明,日本东京湾港口群的发展研究及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01)
[8]袁朱,国内外大都市圈或首都圈产业布局经验教训及其对北京产业空间调整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6,(28)
[9]任宝平,钞小静,论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7)
[10]郭星,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J],开发研究,2009,(01)
[11]苏伟忠,杨桂山等,长三角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与调整[J],现代城市研究,2009,(10)
[12]林奠栎,长三角:经济回暖有力有望“率先转型、率先复苏”[M],市场周刊,2009,(09)
[13]杨晋超,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投入产出分析[J],长三角观察,2009,(05)
[14]发勤,郑宝银,全球经济衰退下创建我国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9,(04)
[15]陈耀,曾铮,冯超,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差异与升级策略[J],开发研究,2009,(10)
[16]张斌,低碳经济长三角“高调”前行[N]解放日报,2009-08―10
[17]于敏捷,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状况分析[J],价格月刊,2009,(09)
[作者简介]孙久文,男,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文余源,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收稿日期]2010―12―27
责编:正融;校对:正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2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