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两省城市群(带)的空间格局比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正平 马晓冬
内容提要:江苏、浙江两省均为中国沿海发达省份,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本文从城市群(带)空间结构比较分析入手,概括了江浙两省城镇发展和城市群(带)空间格局的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省城市群(带)整合优化的主要思路:构建组团式城市群。推进长三角核心区的一体化;强化沿海、沿江城市带建设,形成“一体两翼”的体系架构;加快培育苏北、浙西城市群(带),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市群(带);空间结构;江浙;长江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F1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12008)06―0021―03
城市群(带)作为一种区域城市化现象,其形成与发展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时空演化过程,也是一个区域人口、资源与产业等社会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城市为主导重新进行空间配置的过程,并伴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格局的演变(马晓冬,2007)。从国际经验来看,西方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走过了一条城市化、大城市化乃至城市群化的道路。集群式的城市发展放大了城市的集聚与辐射效应,促进了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从国际竞争角度看,一个国家真正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实际上是大城市圈和大城市群(周牧之,2003)。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
江苏省和浙江省地处我国两条生产力布局主轴――东部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地带,与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市接壤,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江浙两省经济发达、城镇密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特征典型、城市区域化趋势明显。规划与建设城市群(带)已经成为促进江浙两省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支撑。
1 江浙两省城镇发展的现状特征
1.1 人口稠密,城镇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
江浙两省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经济发达地区,其人口稠密,城镇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两省面积大体相当,分别为10.26和10.18万平方公里,但江苏省平原面积比例大,约占70%,而浙江省平原面积仅有30%,从而导致两省的总人口数和人口密度相差较大。2006年底,江浙两省总人口分别为7549.5万人和4629.4万人,人口密度分别为736人/平方公里、455人/平方公里,分别为全国人口平均密度(137人/平方公里)的7.36倍和3,32倍,分别比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平均人口密度(452 L/平方公里)高出284人/平方公里和3人/平方公里。目前,两省的城镇(建制镇及其以上城市)总数分别为1113和823个。从建制结构上看,江苏省有地级城市13座、县级城市52座、建制镇994座;浙江省有地级市11座、县级城市58座、建制镇754座。两省的平均城镇密度分别为108.5座/万平方公里和80.8座/万平方公里,分别为全国城镇平均密度(21.6座/万平方公里)的5倍和3.74倍,分别比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平均人口密度(70.5座/万平方公里)高出38座/万平方公里和10,3座/万平方公里。2006年底,江苏省城市化率为51.9%,浙江省城市化率为56.5%,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43.9%)高出8个百分点和12.6个百分点。
1.2 城市首位度较高,小城镇比重大,大中城市数量偏少
1980年代以来,江浙两省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均源自于农村工业化。20多年来,经历了城镇化向都市化的战略转变,其城市规模分异明显。至2006年底,江苏省共有大小城市64座,其中特大城市5座,大城市5座,中等城市9座,小城市(含县城)45座;浙江省共有大小城市45座,其中特大城市3座,大城市6座,中等城市12座,小城市(含县城)24座。在城市人口分布上,江苏省的特大城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为25.5%,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口分别占22.8%和32.1%,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人口比重大体相当,分别为10.1%、9.5%;浙江省的特大城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为24.2%,小城镇占36.1%,小城市和中等城市人口分别占13.3%和12.4%,大城市人口占14%。两省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口分布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即特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大、小城镇的人口比重大;而大中城市的人口比重偏小。从城市规模结构的首位度来看,江苏省的城市首位指数s2=2.05、S4=0.97;浙江省的城市首位指数s2:2.04、S4=1.13,均属于比较典型的首位型城市规模体系结构。
1.3 城镇分布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明显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江浙两省城镇分布的空间分异明显。江苏省主要表现为南北方向的分异,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地区的空间分异;而浙江省主要反映在东西方向的分异,即浙东、浙西和浙北三大地区的空间分异。从城市的区域分布看,江苏省的5座特大城市,苏南地区就分布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4座,苏北仅徐州1座,苏中无特大城市;5座大城市苏南地区有镇江1座,苏北和苏中各2座,分别为连云港、淮安和扬州、南通;9座中等城市,苏南地区有5座。苏北3座。苏中仅有1座;45座小城市,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分别有9座、14座和22座。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温州三座特大城市全部分布在北部杭州湾和东部沿海,有50%的大城市和60%的中等城市也分布于此。从城镇的空间分布来看,江苏省城镇分布的平均密度为1.19个/平方公里,城镇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东南部沿长江两岸和环太湖地区的城镇非常密集,然后向西、向北呈阶梯状稀疏。长江两岸为江苏省城镇高密度分布地区,尤其以南岸的沿沪宁线的苏锡常三市连线段两侧约30公里范围内,形成密度超过2个/平方公里的城镇密集带。长江北岸的南通、扬州、泰州三市的城镇分布的连续性不如苏锡常镇地区,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近中心性和邻水集群的特征。苏北地区出现了在市区、县城周围城镇圈层状密集分布的现象,其城镇密度在0.9个/平方公里左右。浙江省城镇平均密度为1个/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杭嘉湖、宁绍、温黄、温瑞平原等浙东北、浙东南沿海平原和浙中的金衢盆地,空间分布呈现“疏密不均、局部连绵”的特征,主要集中于沿海湾和交通走廊地带。浙东北平原、沿交通干线地区的城镇密度高达2个/平方公里以上,尤其是以杭州市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高密度的城镇密集区,并与嘉兴、绍兴、宁波三市的城镇在空间上趋向连绵,环杭州湾地区城镇密度为0.97个/平方公里。浙东南,尤其是温州沿海地区也形成了一个较为密集的城镇群体。并沿海岸线绵延。浙中地区的金衙盆地、沿浙赣铁路线地区的城镇密度较高。内陆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城镇较为稀疏。
2 江浙两省城市群(带)的空间格局特征
城市群(带)的空间组织形态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由多个
实力基本相当的大中城市组成的协作型城市群(带),其实质是城市区域形态;第二种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集聚型城市群,实际上是都市圈或城市群组;第三种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几个城市群组依托大型基础设施走廊形成的组团式城市群或大都市连绵带。这三种形态实际上也是城市群(带)成长发育的三个基本阶段。城市区域和城市群组阶段主要以核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为主;组合是城市群以高能级的核心城市的辐射为主,并以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和一体化发展体现城市群的区域效应。
2.1 江苏省:“三圈五轴”的城镇集群格局
江苏省的城镇群体空问组织是以长江、沪宁交通走廊以及东陇海铁路等主要运输通道等为主轴、以特大城市为核心而展开的,在空间形态上以都市圈和城镇聚合轴为主,并形成“三圈五周”的城镇集群格局。三大都市圈分别为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就是以南京为核心,以沿长江交通走廊为主轴,东西伸展,南北呼应,形成由南京辐射至镇江、扬州及邻省部分地区的环形放射式城镇空间格局。苏锡常都市圈,以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特大城市为核心,以沪宁交通走廊为主轴,呼应上海,辐射周边地区,呈现为城市群形态。徐州城市圈以徐州为核心,以京沪、陇海铁路和徐宿淮盐高速公路等为发展轴,形成由徐州辐射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的放射式空间布局。五条城镇聚合轴分别为沪宁城镇聚合轴、宁通城镇聚合轴、徐连城镇聚合轴、连通城镇聚合轴、新宜城镇聚合轴。沪宁城镇聚合轴和宁通城镇聚合轴形成沿长江南北的城镇聚合带,前者连接苏锡常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后者形成苏中地区城镇发展走廊;徐连城镇聚合轴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江苏段组成部分,也是徐州都市圈内的重要城镇发展走廊,形成以徐州为中心、以连云港为门户,串联沿线若干中小城市的“双核”型结构体系;连通和新宜城镇聚合轴为江苏省两条南北向的城镇发展走廊,也是苏南向苏中、苏北地区经济辐射的通道和空间载体,连通城镇聚合轴连接江苏沿海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座大中城市,是构建江苏沿海城市带、经济带的基础,而新宜城镇聚合轴连接新沂、淮安、扬州、镇江和无锡等大中城市,则是江苏中部重要的南北向城镇发展通道。
2.2 浙江省:“三群四廊”的城镇体系架构
浙江省的城镇群体空间格局是以沿杭州湾、沿海交通走廊为依托,以省会城市和港口城市为核心而组织的,加之自然条件的影响,在空间形态上以城市群和城镇发展走廊为主,并形成“三群四廊”的城镇体系架构。三大城市群分别是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浙中(金衙丽)城市群。环杭州湾城市群以杭州都市区为核心,依托杭甬、杭嘉、杭湖三条城镇发展轴,形成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三片城镇密集区,以“V”字形态对接上海大都市区,并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国际都市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浙江省接轨上海的前沿和对外开放的平台;温台沿海城市群以温州都市区和台州都市区为核心,以浙江沿海大通道为主轴,形成甬台温与上海连接、沿温福铁路与闽北连接的城镇发展轴,形成联系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经济核心区的重要经济通道;浙中城市群以金华、衢州、丽水三个城市为中心,形成沿浙赣线(金华一衢州)和金丽温线(金华一丽水一温州)为两翼的放射扩展的城镇群体结构,成为向北接轨沪宁杭、向东呼应甬温台,向西、南辐射皖赣闽的长三角南部重要区域。四条城镇发展走廊分别为杭甬湖(嘉)城镇发展走廊、甬台温沿海城镇发展走廊、沿浙赣线(杭金衢)城镇发展走廊、金丽温城镇发展走廊。杭甬湖(嘉)城镇发展走廊是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城镇发展主轴,为长三角城市群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甬台温沿海城镇发展走廊是连接环杭州湾城市群和温台城市群的重要通道,连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走廊;沿浙赣线(杭金衢)城镇发展走廊是连接环杭州湾城市群和浙中城市群的重要通道,也是长三角经济核心区向浙中乃至闽北地区经济辐射走廊;金丽温城镇发展走廊连接温台城市群和浙中城市群,是浙江海陆联动的重要轴线,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向浙西山区的经济辐射通道。
3 江浙两省城市群(带)整合优化的主要思路
江浙两省为我国生产力总体格局中沿海经济带与沿长江经济带构成的“T”字型结构的枢纽地带。江浙两省城市群(带)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各自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经济核心区一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甚至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所以,规划与建设江浙两省城市群(带)应当树立整合、协调和优化的理念,并以城市群(带)加快与上海大都市区的对接,从而提升两省的综合竞争力,推进苏北、浙西等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
3.1 构建组团式城市群,推进长三角核心区的一体化
长三角的核心区以上海都市区为中心,包括了外围的江苏南部的环太湖地区、浙江北部的环杭州湾地区,目前苏通跨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已经相继建成通车,长江以北的南通、泰州和杭州湾以南的宁波、舟山与上海的联系比以往更加便捷,可谓在交通上真正融入到了长三角核心区。该核心区是我国城镇最密集的地区,分布有数个规模不等的城市群(组),实际上已经构成组团式城市群。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镶嵌体系,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发展目标的大都市连绵带(牛文元,2004)。长三角核心区的组团式城市群以上海都市区为中心,以南通一泰州城市组团、苏锡常都市圈、杭嘉湖城市群、宁波一舟山城市组团构成的组团式城市群。长三角核心区的组团式城市群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但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但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优化与增强,从而推进长三角核心区的一体化发展。
3.2 强化沿海、沿江城市带建设,形成“一体两翼”的体系架构
多数研究认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形态是以宁一沪一杭一甬为结点的:“z”字型的结构,主要沿宁沪、沪嘉杭、杭甬三条交通通道分布的城市密集带。随着江苏省“三圈五轴”和浙江省“三群四廊”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不断完善,长三角城市群的主体架构将由“z”型演化为“T”型结构,形成“一体两翼”的体系架构,即以沿长江城市带(长江北岸的宁通城镇聚合轴、长江南岸的宁沪城市聚合轴)为主轴,以沪通连城镇聚合轴、沪甬温台城镇发展走廊为两翼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形态,更加充分地体现与发挥江浙两省在全国沿海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的枢纽功能地位。
3.3 加快培育苏北和浙西的城市带,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江浙两省虽然都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的省份,但省内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非常突出,如江苏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苏南地区的26%,浙江西部山区的人均GDP不到浙北杭嘉湖地区的1/3。所以,加快培育与发展徐州都市圈、金衢丽城市群,成为江浙两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应当加快苏北、浙西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特别是要强化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对周围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徐连城镇聚合轴、连通城镇聚合轴和金丽温城镇发展走廊建设,发挥城镇轴带对外围地区的聚合与辐射作用,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崛起;进一步加强苏南、浙北及浙东沿海地带的辐射通道建设,提升这些地区的辐射能力,带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沿宁杭高速公路城镇发展,培育与形成新的城镇带,促进江浙两省的社会经济联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2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