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读篇:服务外包,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秀莲

  得益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发达国家关注的外包焦点,发达国家在中国的发包业务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软件服务、金融、保险、会计、客户服务、研发等众多领域,其中以软件外包发展最快,到 2006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信息产业市场,2015 年则会跃居全球首位。由于全球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以及其所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 我国已经把服务外包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要在原有的外包市场上打造基地,承接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服务产业转移。
  
  新型“加贸”的诞生
  
  
  关于服务外包的实质,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新时期的管理方式,有的认为是一种新兴的经营手段,说法多样,本文的关于“服务业外包的性质是一种新型的加工贸易”的提法,是从贸易的对象来看的。贸易的对象是商品,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商品,前者是实物商品,后者是服务商品。如果将生产服务商品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分出去让国外的某个或某些公司来承担,亦即服务外包,对于承接的国家企业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加工贸易,这种加工贸易是相对于有形商品的加工贸易―生产外包而言的,是一种服务商品的加工贸易。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谈服务外包的性质,可以说服务外包其实质就是一种新型的加工贸易。
  
  在浪潮中把握机遇
  
  随着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加工厂的同时,一些制造业的服务环节随之转移到中国,渐渐地蔓延到服务产业的转移,中国逐渐出现承接服务外包的趋势,鉴于此,才会有“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在中国建立若干个服务外包基地。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GDP中占了70%以上,远远超出发展中国家,可见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是服务业,随着发达国家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由于服务外包可大大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必然会利用全球的资源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将服务产业的某些非关键性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比如:信息系统的外包,人力资源、物流系统的外包,等等,从而出现服务产业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大转移趋势。
  在这种趋势中,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发展中国家参与到服务外包,参与到全球的价值链和供应链中,进而也会带动自身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成为发达国家转移的目标国。中国的服务业中,除了旅游具有较大优势外,大部分的服务行业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我们从2005年的中国服务进出口中,可以看到,在对外贸易中,中国的服务贸易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产业的发展也远未成熟,简而言之,我们现在主要处于劳动力资源禀赋发挥作用的阶段,所以,弱势的金融、保险等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业转移,通过承接外包,可以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加就业,促进GDP的增长。但是在另一方面,针对一些强势的产业,如旅游、建筑等可以通过向外发包的服务业转移,降低成本,将自己做不好的业务、非核心的业务分包出去,专心致志于核心业务的战略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的。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开放承诺的不断兑现,2007年将是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年,如旅游业2007年12月11日之前将全面开放,届时服务业将迎来一个更有机遇的市场,发展服务外包将吸引更多的外资来华投资。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是跨国公司将非核心业务向公司外转移、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和服务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培育吸收外商投资的新增长点,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 提高吸收外商投资的质量,同时,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降低当地的商务成本,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提高吸引外资的能力。
  
  此外,随着中国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都为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机遇。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中国和东盟国家开放各自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产业,比如旅游产业,泰国等旅游强国放开了市场,越南、老挝等新东盟成员国也有限度地开放了旅游市场,这些不但为中国承接服务产业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利于中国到越南等旅游业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发展旅游服务外包,如将旅行社人力资源培训外包、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外包、酒店洗衣绿化等外包,从而促进旅游产业机构的调整。
  因此,我国应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利用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并以此吸引更多的外资来华投资。
  
  竞争环境不容忽视
  
  当然,在迎接巨大机遇的同时,应当看到挑战也一并存在,一是来自自身的劣势,二是来自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一个严峻的竞争环境就此产生。
  首先,我国无论是对外发包的服务企业还是承接的企业大部分存在着规模小、管理混乱的问题。如我国的旅游企业缺乏灵活的经营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其风险意识、自我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小而散”的特点很明显,没有形成真正的大企业,无法“走出去”开展外包活动,也无法承接外包,而且造成了小而散的“手工作坊式”产业分布状态,在狭小的市场空间内重复竞争。
  其次,我国的服务业存在质量和服务水平不足。再以旅游产业为例,多年来,在“3.15”质量投诉中,旅游质量案件居高不下,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旅游产业目前的质量和服务状况。再如软件业中,对服务与质量的要求非常高,软件制造商们一向把质量和服务视同产品的生命,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很多国家承接外包的企业都通过各种国际认证和专业认证。而中国大陆通过CMM5认证的只有东软一家,通过CMM3认证的也不过金蝶等寥寥数家。反观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软件企业具有强烈的质量和服务意识。印度软件企业的质量管理及认证除了国际通用的ISO质量体系认证外,主要采用了美国体系及标准,即CMM软件质量体系认证。目前全球通过CMM认证即第四或第五级的只有7%的软件企业,其中印度占了大多数。因此要建立软件外包基地,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还必须在质量和服务下功夫。
  
  此外,服务业人才英语水平低,实际操作能力差也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服务外包企业主要是从事技术和知识密集的头脑型企业,需要大量的中高层次人才,如旅游外包企业和软件外包企业招聘的员工 90%以上是本科生。虽然我国人力资源充足,具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劳动力,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400 万到 500 万人,具备大量高素质、低成本专业技术人才优势。但是,这些人才虽然能读懂英文,但说和写的水平较差,这对需要经常同海外公司沟通的服务外包很成问题,与此同时,实际操作能力差,特别是涉及到软件外包这种技术性较强的外包时,很多工程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往往比欧美毕业生要牢固得多,但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却差得远,没有几个人一走出大学校园就能学以致用。
  
  找准发展的关键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政府扶持、行业联动和人才培养是发展服务业的关键所在。
  政府应该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金融支持,给予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前置审批和工商登记等方面的便利,扶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行业联动等方式,扩大外包企业的规模,推动产业集聚乃至产业集群的产生;加大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培养梯度型人才,可以建立起外包服务人才的立体化培养模式,开发大学培训系统、职业教育系统、认证系统等,多、快、高质培养优秀的外包人才,甚至可以通过由政府提供培训等方式加以解决,包括设立专向资金为开展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编辑:舒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7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