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面推进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广东省外经贸厅加工贸易处

  加工贸易是全球产业转移的结果,是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加工贸易已成为广东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色和优势。广东省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本土化,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等措施,实现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思路
  
  加工贸易是我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一条现实路径。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我省需要以更加开放务实的姿态,牢牢把握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促进加工贸易从以降低成本为主向以提高收益为主的转变,从以外资企业为主体向本地与外资企业并举的转变,以加工贸易的优化带动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我省加工贸易融于全省整体工业体系,占据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有利环节,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促进广东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适度重型化和高级化中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促进广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关键作用。注重加工贸易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四统一,规模增长与经济效益、资源环境相适应,增量扩张与存量优化相协调。积极发展高科技加工贸易,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装配业。优化加工贸易管理体制、协调机制,提高政府在加工贸易领域的管理效能。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外向带动”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加工贸易方式协助和促进全省九大支柱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加快推动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产业升级,服务支撑;中间提升,两头延伸;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市场主导,政府协调。以产业升级为主要目标,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技术的初级加工装配业逐步向节能型、环保型、高新技术化的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特别推动与我省九大支柱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作为支柱产业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过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大力提升我省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国际竞争力,使我省在加工贸易发展中占据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收益更高的发展位置,进一步巩固我省在全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的排头兵地位。
  适度改变我省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轻型化特征,加大产业重型化比重,加工贸易产业优化升级方向应选取占领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中具有高附加价值的环节。对此,全省加工贸易产业优化升级可进入四个重要领域和八个具体行业,同时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四个产业链的延伸领域包括:一是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二是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三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四是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
  八大重点发展行业包括半导体产业、软件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研发设计业、保税物流业。
  
  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措施
  
  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吸收外资的技术含量,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积极承接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增值率高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中心转移到我省。重点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我省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培训基地以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实行粤港澳联合推介“大珠三角”的投资营商环境、联合招商,聘请招商顾问公司等方式,开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附加值高和关联度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要特别推动与我省九大支柱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将吸收外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作为支柱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全省加工贸易布局。积极发挥我省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市场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简单装配业和传统加工工业实施产业迁移,优化全省加工贸易产业布局。
  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切实提高加工贸易增值水平。对新设或增资的项目,要逐步提高环保标准,促进加工贸易向低污染、低耗能和高附加值产业转型。东西两翼和山区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扩大外来投资规模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质量水平,利用后发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的升级幅度。
  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提升企业从事OEM(委托制造)配套能力,鼓励向ODM(委托设计制造) 和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发展,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自有品牌。加强本地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广东设立研发、设计中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大学和科技中心合作。设立专为中、小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的孵化园区,加强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与设计的能力,提高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断完善加工贸易的配套产业。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博览会、展销会,尤其是国际著名的专业博览会,将广东的名、优、特、新产品推上世界产业竞争的舞台,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延长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加工贸易配套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体系,提高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鼓励我省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和从事深加工结转业务,注重培养前后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制造业技术,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体系和配套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加工贸易需求。充分利用我国开展的区港联动、保税物流中心试点的机遇,发挥其加工贸易企业采用国产料件享受入区退税政策,解决我省加工贸易产业升级遇到的国产料件退税问题。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促进我省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民营经济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促进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逐步实现由“海外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的传统营运方式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和大陆直接出口”模式的转变,使“候鸟经济”转变为“榕树经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出口信贷资金支持体系,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地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的发展步伐。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企业从加工制造环节向产品的研发、设计和服务领域延伸。我省要加快对外开放服务贸易业,形成完整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出口报关、商品检疫、物流、金融、法律、会计、信息、人力资源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
  “以快取胜”已成为加工贸易降低综合营商成本的关键之一。在企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物流业是重要环节。要着手研究我省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加大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造现有物流设施,尽快建立以国际港口、国际机场、现代化客货口岸和场站为枢纽,以高速公路、铁路、水运为骨架的陆海空交通运输系统,形成一个区域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建成第三方物流服务基地和供应链管理中心,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现有保税区设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赋予保税物流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国际货代和运输等经营权,赋予企业从事集拼业务资格;按照物流规律,赋予保税仓储企业完整的物流运作功能,允许保税仓储企业跨区域设立连锁公司。
  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加工贸易集聚发展。一方面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加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建设与管理,明确产业定位,使园区成为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载体,力促配套企业群、产业群的形成与集中,不断延伸产业及加工链,形成珠三角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强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分工协作,建设专业产业园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业园、总部经济集中区、精细化工产业园以及传统加工工业园。园区内实施土地优惠政策,按专业招商引资,通过园区建设实现加工贸易的产业集聚,配套发展加工贸易产业链上各项业务。
  加强协调力度,不断提高加工贸易的监管水平。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要切实加强加工贸易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理顺各部门职责,提高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综合服务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加快加工贸易管理部门间的联网步伐,建立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公共平台,将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外经贸审批管理系统、海关联网监管系统实施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整体管理和服务效能。在实现企业与外经贸、海关联网监管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外汇、税务、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统一联网,形成信息化的“大通关”的机制。
   (责任编辑 舒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7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