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低碳经济的国际潮流扑面而来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明显,发展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概念始于英国政府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一以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产出一从而创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白皮书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英国到2050年C02排放量减少60%的低碳发展目标。
继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英国政府于2006年10月发布《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做了比较权威的定量评估,指出如果目前全球每年以GDPI%的减排成本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呼吁全球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4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就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原因、影响和减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2012年以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了“巴里岛路线图”。与此同时,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开始采取一系列实际行动向低碳经济转型。英国先后引入了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意大利和瑞典等国,对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已开征国家碳税;德国、日本和奥地利等国也相应引入了能源税和碳税制度;美国正在投入巨资研发低碳技术,最近发布实施的《能源政策法》,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先后于1998年签署、2002年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都把降低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作为重要指标。2007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当前,节能减排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发改委制订的《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实行节能减排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二、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现实
中国的发展现状与低碳经济的要求存在矛盾:(1)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导致的高消耗和高排放。中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年”测算,2005-2030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3.2%和2.5%,能源相关的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3.3%和2.2%。(2)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产生的高排放强度。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它化石燃料要高得多,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3)低端产业和贸易结构引起的转移排放。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商品。中国还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并产生排放。IEA估计,2004年中国国内出口商品生产蕴含的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亿吨,占中国排放总量的34%。(4)能源技术和设施锁定的危险。中国正面临着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据IEA估计,参考情景下,中国在2006-2030年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3.7万亿美元,其中74%用于电力投资,约为2.8万亿美元。如果不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这些能源基础设施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将在其长达15-50年的使用周期内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不利影响。
在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条件下,中国也面临着一定的潜在优势:(1)减排空间大。中国目前的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明显偏低,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2)减排成本低。从国际上看,框架公约规定每吨减排成本超过30美元,中国的成本大体在15美元。中国能源需求增长、符合减排条件的项目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特点,也有利于开展国际碳排放交易,吸引国际资金进入减排项目。目前中国清洁生产机制(CDM)项目达到了3637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CDM碳交易量国家。(3)技术合作潜力大。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电力、交通、冶金、化工、建筑等领域的节能技术及新能源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欧之间签署的《中欧关于气候变化的共同宣言》,美国发起的《亚太地区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等多边及双边公约和合作计划都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合作,发达国家承诺要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1、坚持国家利益,正确评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和责任。要正视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把中国现阶段所产生的“生存和发展排放”的客观必然性与发达国家的排放相区别;同时,要考虑贸易和投资引发的转移性排放,要求出口的需求方为出口产品造成的排放买单,从而减少中国在减排温室气体上面临的国际压力;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国际合作中,要对技术和项目严格把关,准确核算减排成本,防止清洁发展机制等项目成为发达国家廉价的减排工具。
2、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从中国实际情况看,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为避免经济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其生命周期内的锁定效应,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因此,有必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
3、坚持两条腿走路,积极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在政策方面,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由于碳税的税率由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因此它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作用。中国可以考虑引进碳税,调整税收政策。碳排放交易机制有利于各地区、各单位之间实现利益均衡、提高减排效率。2008年8月,全国首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正式挂牌,希望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在技术方面,要高度重视早期投入,给各种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中国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但这两个基金在规模和使用方向上都有一定局限,需要进一步拓宽碳基金的筹资渠道、改进运作方式。通过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开发应用低碳技术等途径,促进低碳技术的迅速推广和应用。
4、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希望从这两个城市的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中,总结出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进一步考虑按照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特点,选择试点区。比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各选择低碳经济试点区,通过相关政策吸引研发及高端制造业投资,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区。也可以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率先试点,通过低碳技术的引入和改造,使之成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责任编辑 赵爱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0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