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地要求区域制度随之创新,新的制度约束和激励又能给区域经济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即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制度创新互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进入新世纪,从珠江三角洲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出发,广东省适时提出并实施建设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的新战略,正是认识和运用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制度创新互动规律性的突出范例。
  
  一、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地要求区域制度不断创新
  
  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在地域规划和经济结构上进行制度性的调整,包括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从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因势利导之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1983年广东省试行市领导县体制,佛山地区与市合并为地级佛山市,遂后不久下辖的中山升为地级市,顺德、南海、高明、三水纷纷撤县立市,权力逐级下放,小单元经济自主更加灵活。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行政区划的变更使佛山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按包括佛山市区、顺德、南海、高明、三水范围的有连续可比性的统计,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978年分别为12.96亿元、13.74亿元、1.64亿元;1985年分别为48.19亿元、76.38亿元、20.59亿元;1990年分别为136.73亿元、275.97亿元、106.07亿元;1995年分别为545.89亿元、1188.61亿元、481.16亿元;2000年分别为957.2亿元、2048.78亿元、1216.98亿元;2001年分别为1068.36亿元、2368.57亿元、1330.83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的比重1978年分别为31.2%、50.5%、18.3%;2001年分别为6.4%、53.0%、40.6%。佛山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引导扩大第三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新一轮的区域制度创新。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佛山第一轮区域制度创新在于简政放权分小搞活,其实质是以新的制度激励克服旧的体制障碍,解放生产力,那么,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及加入WTO后,佛山新一轮区域制度创新意在做大做强,其实质是以新的制度约束使分力形成合力,同时以新的制度激励激发能动创造力,即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区域竞争力。
  2002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科学决策,要求把佛山建设成广东第三大城市,以增强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竞争力,加快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200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佛山市撤销原辖区的佛山市城区、石湾区以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5个区,标志着改革开放后佛山地区新一轮区域制度创新的开始。这是合于实际的科学判断和明智选择。从全国来说,一方面珠江三角洲依然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系统,然而也必须看到,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化,长江三角洲及东部沿海地区的迅速崛起,珠江三角洲经济系统在国内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正在悄然生变,经济先行优势已然弱化,在产业体系、发展空间和腹地、协调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珠江三角洲区域内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此,亟须通过协调整合,规划创新,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升级转化。而整合、规划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带东西结合部的佛山地区,无论对于强化珠江三角洲在建设广东经济强省中的支撑作用,还是纵向连接沿海与腹地的经济链传导效应和横向辐射的带动作用,以及解决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都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现实抉择。
  而从佛山区域制度创新本身来说,也曾面临选择,是强强联合加之强弱适当搭配并留有一定发展空间腹地做大做强的佛山;还是撒开五指只看长的小强分立?决定选择前者,建设大佛山,使之包括原佛山市城区、石湾区、顺德市、南海市、高明市、三水市,共335.85万户籍人口、380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根据1999年世界经济论坛关于现代城市化战略评价标准,包括人均GDP、经济规模和区域创新能力。按这些标准来衡量,2001年大佛山(下同)生产总值(GDP)1068.36亿元,人均GDP近3.2万元,紧接广州、深圳之后名列广东省第三,2002年GDP总量1168.66亿元, 比上年增长11.3%;人均GDP3.5万元,增长10.0%;外贸出口总值78.9亿美元,增长23%;工业总产值2687.89亿元,增长14.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535.93亿元,稳居全省第三。在创新能力方面,依据广东省科技厅2002年公布的省内有关方面专家评估小组对全省各市创新能力首次评估结果的报告,佛山市综合得分71.89分,名列深圳、广州之后,在总评榜上位居第三。尤其在国务院批准新的行政区划后,经过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调整和资源优化整合,整个佛山区域既有强强联合,又有比较优势互补,整体竞争实力必将进一步增强。大佛山的功能定位承东启西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带的辐射源和增长极;目标定位是科技力量强、经济规模大、产业结构优、经济效益高、发展后劲足的广东省第三大城市。
  
  二、区域制度不断创新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区域制度不断创新,而且是一个升级深化的过程。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区域系统内各创新单元在空间、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等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结果。其间,各种制度安排可谓融合剂,有着制导的效能。只有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区域制度创新,才能推动而不是阻碍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而政府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主体之一和制度创新的主导,能否革新职能,进行科学决策和规划,对于提高区域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到新佛山建设,广东省政府和新佛山市政府正是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的要求,贯彻十六大精神,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区域创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这突出体现在政府职能和区域制度功能的转变和重构上。就前者来说,省、市政府着力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切实进行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制度创新,打造服务型政府;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阳光政府。为此,推行电子政务,做到软硬件建设并举,资源整合与理顺职能并举,方便服务与强化监督并举,农村管理应用与企业管理应用并举,拓展建设与安全防范并举等,2003年在全国率先建成贯通省、市、区、镇四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专网体系。政府专网大平台令相互分离的部门信息共享,从而避免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实现效益最大化。2003年3月28 日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对外服务,成为为民、便民、利民的重要窗口。此外,制定实行的群众参与制度,由专业规划部门组织群众(市民)、媒体讨论会、城市建设规划听证会,聘请专家评估、论证,以及实行干部下基层制度等等,都是使政府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基础上的保证。可以说,发展佛山区域经济,建设大佛山,从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大佛山的战略定位,到国务院批准新的行政区划后的实际调整,佛山市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无不体现政府管理的透明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闻名全国倍受关注的佛山市全市境内28个路桥收费站于2003年3月15日零时一齐“功成身退”,代之以路桥收费年票制,便是广泛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打破阻碍现时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瓶颈,充分显示科学民主决策威力的生动例证。
  在区域制度功能重构方面,新佛山市政府同样很有作为。例如,在以往区域制度创新基础上历经20年的发展,佛山已经形成区域行政中心一元化与区域内经济中心多元化不对称的事实,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不无存在,且日益凸现。因此,如何通过区域制度功能重构来解决区域全局的统一性同局部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的矛盾,是新佛山市政府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佛山区域经济再次跃升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鉴于大佛山各区以往行政环境的复杂性、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形成的各自差异性,市政府采取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的做法:对于涉及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创设方面的权能由政府来担承,即政府承担规划、协调、服务的职责;对于市里可以不管,区里能够管好,有利于调动各区积极性的权限则尽量放下去,以求万紫千红,百花盛开。佛山行政区划调整后,不仅保持区级政府原有管理权限基本不变,市政府还迅速作出向辖区下放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凡是有利于各区发展、增强整体实力的权限均逐渐下放,以达到发展在各区、管理在各区、权限在各区、责任在各区的制度创新目标。与此同时,佛山市制定并出台了工业园区建设、企业进园、企业协会、基础设施共享等各项制度和政策,加大对现有村镇工业园区的改造和整合力度,重点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各有侧重、产品各具特色,良性竞争、相互促进的工业园区,即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佛山市禅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软件科技园、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十大生态型工业园区,加速企业向园区集中,改变以往工业产业沿江、沿路分散布局的模式,促进工业发展簇群化、集约化,以提升佛山的产业竞争力,进而推动农村城市化建设。
  此外,大佛山创设并正在实施的产学研一体化、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学习型城市”、基础设施十大工程(含交通干线路网、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生态环保、能源、水利、城建、工业园区、信息化、科教文卫、省运会)等都是佛山上下合力打造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系列制度创新的亮点,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譬如,遵循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宗旨,围绕支柱产业、行业加大技术创新服务及人才智力支撑,全市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各类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23家;已有20多家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院所长期同佛山企业进行科技合作;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近年来始终居全省前列。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20万人。去年佛山市又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降低门槛,以广招贤才参与大佛山的建设;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500家,并且建立起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区域制度不断创新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大佛山系统运行一年来成效显著。2003年佛山市生产总值(GDP)1381亿元(上年1168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市已形成以电器、电子、塑料、纺织、陶瓷、建材、机械等行业为骨干的主导产业群,以电子信息、智能绿色家电、数码光学、光电一体化、汽车配件、环保设备、生物医药工程、新材料等行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行业积聚效应不断增强,承接配套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如照相机、建筑陶瓷、家用电器年产量分别占全球的15%、全国的60%、全省的60%。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全市重工业比重已达43.4%,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塑料、纺织、压力、玻璃、包装、五金等机械装备制造业正逐步扩大,全市工业格局将由轻加工工业为主逐渐转变为轻重工业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引人注目的园区经济日益成为全市工业经济主导和重要载体,以十大工业园区为主体的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应好的生态型工业园区正在形成,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带动的作用。目前佛山市工业园区规划面积672平方公里,到去年年底,累计开发近200平方公里,约7000家进园企业投资总额近700亿元,其中十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54平方公里,近3000家进园企业投资总额约350亿元;完成工业产值125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7.9%,积聚效应充分显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作为大佛山系统的创新单元佛山、南海、顺德早已打下良好基础,现时的佛山,政府实现了“网上办公”,企业正在寻求“数字化生存”。实力较强的企业已经或正在加大投入建设企业信息网络系统,涌现出广东科达机电、科龙电器、汤姆逊、三水富特、南方印染、普立华、南光树脂、广东溢达等一批应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水平提升的典型。在南海,规模以上运用信息化的企业达98%。佛山的信息化确实在起着由传统制造向核心技术突破的桥梁作用。现在全市的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3%,2005年计划达到70%。凭借着“网”的张力,佛山的社会经济水准正在跃上更高的台阶。随着产业强市战略的推进,佛山市众多行业的零部件及各类配件厂家构成了越来越完整的产业链;而依托18个专业镇及500多个专业市场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和会展服务业则正在“编制”愈加完善的服务体系。发展环境的优化令跨国公司在佛山投资活跃,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美国杜邦,德国西门子、博世,日本东芝、三洋、松下等10多家企业纷纷落户佛山,已投资10多项。法国汤姆逊、瑞典利乐、香港溢达等世界著名企业也争相在佛山投资。外商投资于佛山均得到预期回报,因而不断增资扩产。
  大佛山市的建设实践表明: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时调整现时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区划,以求对资源和利益进行重新的分配,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制度和体制创新的应有内容,因而具有必然性。第二,合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制度创新,应当是在具有一定范围的有机联系的地域空间和开放边界里,包括适宜开放经济要求的行政区划范围;处于有机系统中的各个创新主体,通过各项科学有效的制度重构与安排,彼此间相互联系并与环境相互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第三,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质的极限),内在地要求区域制度创新适时跟进,即打破原有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建立新的制度激励,而科学的制度创新定能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制度创新,二者是既相联系又相制约的矛盾统一体,彼此是互动的,健康的区域经济发展因之得以持续进行。佛山的实例,以及由此及彼的规律性探索,无论是对珠三角,还是泛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其借鉴意义可谓现实而深远,影响也是巨大的。
  (作者为武汉大学商学院世界经济博士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2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