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审计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生态审计视角下,在把握生态审计的基本概念基础上,阐述生态审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区域经济中生态审计层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中进一步加强生态审计的具体建议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态审计;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当下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协调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过程中,生态审计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的监督作用体现在监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有责任的履行情况等,并出具相关的生态审计报告,促进相关整改行为的落实,促进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生态审计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展开具体的研究。
一、生态审计的内涵
生态审计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涉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新兴审计领域。生态审计具备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外部经济理论等理论基础。关于生态审计的基本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审计是依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由审计机构针对被审计单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破坏情况的有效监督、评价和鉴证的审计活动。生态审计的目的在于督促相关被审计单位履行其应有责任,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得以平衡,最终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审计存在的问题
生态审计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从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审计工作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体现如下:
1.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审计支持政策不足。
从生态审计的支持政策角度来看,影响生态审计应有角色作用发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区域政策时,与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但忽视与生态环境情况的有机结合。二是,地方政府受传统的经济发展思维影响,不注重生态保护,造成生态审计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三是,国家关于生态审计的相关政策的执行和落实缺乏有力的跟进,生态审计没有发挥预期的监督作用。
2.生态审计评估标准不完善。
国内生态审计起步较晚,生态审计开展时间较短,缺乏具备专业技能的生态审计从业人员。同时,由于生态审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生态审计工作中,必要制定完善的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体系。目前,生态审计中缺乏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这不仅会对区域经济生态审计的效率造成影响,更会增加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不符合生态审计的成本效益性。同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审计评价标准,影响实际评估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审计的实施效果。
3.生态审计主体单一,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长期以来,政府作为单一的审计主体开展审计相关工作。其基本的模式是上级对下级进行审计,并将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领导政绩考核挂钩,下级政府的政绩又与上级政府的政绩相联系。这种情况下,审计主体单一的问题一直存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审计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从审计主体的角度而言,依然比较单一,特别是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生态审计牵涉的主体较多。但是,生态审计中也不可缺少被审计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以及来自民众的审计。但是,民间生態审计还处于探讨阶段。总之,生态审计需要各主体充分参与其中,形成合力,但实则当前并未得到这一效果,依然是以政府为主,独立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4.生态审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待提升。
生态审计工作具备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在区域经济生态审计过程中,要求生态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审计知识、生态环境知识等,也要求工作人员扎实的审计方法。目前,在针对区域经济的生态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自身在专业能力层面依然存在一定的欠缺,无法完全胜任区域经济生态审计工作的现实需求。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尚未构建起针对区域经济生态审计的人员培训机制,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实效性不佳。二是,审计人员自身对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不足。总之,要提升生态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审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审计的具体建议
在分析区域经济中生态审计层面存在的问题,下文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中进一步加强生态审计的具体建议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完善区域性生态审计立法,制定生态审计评价标准。
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中,完善区域性生态审计立法可以为生态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具体而言,首先应从宏观层面对生态审计工作的实行完善相关立法,确保生态审计活动的开展有法可依。其次,针对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情况、资源情况等存在的差异,应以宏观立法为基础,结合区域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制度,从而为生态审计活动的开展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依据,确保在生态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加快制定区域生态审计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充分结合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层面存在的差别。在开展生态审计活动时,依据差异化的审计策略予以评价,形成贴近实际且有针对性的结论,提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具体建议。
2.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审计主体构成。
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审计的主体包括了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等三大主体。长期以来,我国审计工作是由政府部门主导,贯穿政策的发布、实行以及监督的整个环节。但是,单纯以政府为主体开展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公正。由于生态保护从政策制定、审计业务执行到审计结果评价都由政府审计部门实施,很难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因此,在开展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审计工作中,应建立起政府审计为主导,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为辅的审计主体格局。其中,民间审计的优势在于客观公正性,其与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一同,可以弥补单纯以政府审计存在的不足,可以更为全面地评价和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以及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内部审计的优势,则体现了被审计单位主动履行生态保护责任,主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意愿,这也是落实相关政策,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总之,必须建立起由政府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共同构成的完整的生态审计主体体系,确保生态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3.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生态审计视角下,为确保生态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加强生态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生态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知识。生态审计是每一个审计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学习和掌握的学习内容。为此,应当高度重视审计工作队伍建设。具体如下:一是,建立完整的生态审计人员培训机制,围绕生态审计技能、知识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还应这种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例如,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等等。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通过相关知识的习得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知识和素养。二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审计部门在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能力提升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的同时,也应建立起审计人员监督体系,落实审计人员的责任,确保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切实履行其应有的职责。此外,生态审计工作人员自身首先应树立起正确的意识,主动自觉的参与到相关培训活动中去,并积极地利用各種途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切实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审计工作的需求,客观、公正、有效地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生态保护情况予以客观评价。
4.积极运用审计结果,促进区域性生态审计更好发展。
生态审计视角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必须积极地利用生态审计结果,通过对区域性生态审计的实施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发现问题的审计报告及时抄送给相关部门,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落实。同时,通过有力的宣传机制,促进审计结果的公开,确保审计工作接受相应的监督,树立审计的权威。此外,区域性经济发展中生态审计获得的结果,反馈到生态审计相关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当中,促进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进而再一次促进区域性生态审计实施效果的提升,最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结语
总之,生态审计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监督工具,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立足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外部经济理论等理论基础,形成由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构成的审计主体体系,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中各项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生态审计应有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薇,陈鑫.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背景下的政府环境审计发展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8,(6):3-9.
[2]刘春才.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审计监督机制构建[J].财会通讯,2018,(13):78-81.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04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