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为现代化的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仍然存在中职毕业生就业稳固率低与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充足而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来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毕业生。本文分析了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双师型;培养模式
  
  一.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劳动和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一定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其中,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当前很多专业教师专长于理论基础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出现了专业理论教学过硬与实训指导能力久缺,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呢?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发展日新月异,培养教师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它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模式来培养“双师型”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国内外“双师型”教师现状
  
  日本、德国、丹麦、美国等国家职业教育很发达,虽然没有“双师型”教师这样明确的概念,但与之内涵相同的词汇是存在的。如日本“双师型”教师被称为“职业训练指导员”,他们是具有技术专业和教育专业双学士学位的教师。培养方式有面向高中毕业生的四年制长期培训和面向成人的六个月的短期课程职后培训。德国“双元制”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分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学校培训和企业实践是密不可分的。职校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理论进修。理论课教师在入大学前必须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一年以上,再经过四年理论学习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后,最后还要在职校等单位进行两年的教学实习才可以上岗执教。实践课教师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等。丹麦的职校教师必须要完成了第三级职业教育、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和五年以上的相关专业实际工作经历等。他们的职教师资来源是专业技术人员,已掌握了专业技能,再补充培训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即可。在美国,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要高于对基础教育教师的要求。如有的州明文规定,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和一两年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才能获得从事职业教育的资格,要求教师有技术性和实践性,具有明显的“双师”素质特征。
  国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但现状也不容太乐观,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国内中职学校生源一般都不稳定,虽然专业课教师普遍缺乏,但也不敢大量引进教师,只能采取外聘的方式来解燃眉之急,这些外聘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年龄较大的离退休教师。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教学和实践经验,而离退休教师大多知识老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在编在岗的教师大多也学历偏低,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少,研究生学历更少;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强。另外,受国内用人制度的制约,企业优秀的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难以引进学校补充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来。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且中职教师的地位和收入都比较低下,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也很难安心扎根职业教育。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1“双师型”教师的界定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评价上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适应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同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在1990年,王义澄先生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1998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正式提出“双师型”教师。但时至今日,“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仍没有统一界定。
  人们对于“双师型”教师有多种不同的认识,但主要有三种理解。有的认为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双证”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有的认为既有讲师及以上的教师系列职称,又具有相应行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才算“双师型”教师;有的认为既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本文所界定的“双师型”教师是针对专业课教师而言,认为“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从事专业实际的工作经历和经验,能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专业实验实训;具有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更新的专业实践能力。
  2“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我校是一所中专与综合高中并存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随着综合高中的逐步萎缩乃至完全消失,出现了文化课教师剩余,而专业课教师缺乏的现象。那么,国内很多这样的学校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目前,我校专业课教师所占比例为45%,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为35.6%,与教育部提出的到2010年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60%的目标有较大的距离。那么,如何培养一支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文化课教师转型为专业课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后备军
  结合本校师资的实际情况,鼓励并支持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型,根据各个专业建设情况、教师个人兴趣及个人发展的规划。学校确定转型的对象,让这些教师以自学或学历提高形式为主,辅以“师徒结对”形式,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帮助解答这些转型教师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另外,还要安排这些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这些盈余的文化课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转型,充实了专业教师队伍,也成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后备军。
  (2) 组织培训,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学校积极联系和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专业与技能培训班或聘请一些资深的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来学校定期对本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指导。这样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的方向;也可了解生产一线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另外,学校还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的一些职业示范院校交流学习,既可拓宽视野又可吸收一些经验。学习返校后,学校组织这些教师做专题报告,让其他教师了解前沿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等,让没去参观交流的教师也同样受益匪浅。
  (3) 校企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搭建平台
  学校与学生对口就业的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学生的就业有保障,又可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好的环境。定期邀请企业优秀的工程师或技师到学校来指导教学工作,尤其是实训教学工作。同时,也将企业的文化与管理等带入学校,可实现班级企业化管理和企业化管理环境下的教学。不仅教学质量提高了,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接轨”。另外,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新青年教师,应到企业顶岗工作一年以上,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现有的“双师型”教师也要以两三年为一个周期到企业轮训半年左右,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可有效保证“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同时,在校企合作中,教师还可从生产实践中为学生寻找到一些合适的综合实践课题。
  (4) 打破常规,引入人才
  近年来,各中职学校都特别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步,但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是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不影响教学,学校可以打破常规,从企业引进一些工程师或技师或能工巧匠等到学校来做兼职或专职教师。另外,还可以优厚的政策待遇引进一些资深的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这些人才引入后,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带动其他的专业教师快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5) 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认证制度和激励机制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标准及制度,从而使“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逐步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保证“双师型”教师在职称晋升、评先选优等方面有优先权,工资津贴等方面有较高待遇等,这样可以稳定和进一步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如日本的专业课教师工资比担任同级其他课的教师高10%,比公职人员高16%;德国的“双师型”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公务员,公务员工资分16级,专业理论课教师的起点工资为13级,实践课教师的起点工资为9级。所以,在德国,职教教师的收入属中高级公务员收入水平。
  
  四.结束语
  
  初中毕业生升入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比例将接近1:1,中职教育将继续蓬勃发展,非常迫切需要大批能拿起书本讲理论,挽起袖子做技术活的“双师型”教师。所以,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成为了发展中职教育的重大问题。本文提出了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可以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那么,在未来的日子,“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培养模式也将随之更新。
  
  参考文献
  [1]贺应根,夏金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5,(13):55-57
  [2]周颖,刘英.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18(3):38-40
  [3]杨金玲,张志.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1):104-106
  [4]孙道远.国外是怎样培养“双师型”教师的[J].职业技术(上半月),200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3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