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华君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社会效益和增强单位的竞争力极其重要。笔者结合本人实际经验试就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做一粗浅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固定资产购置、保管、使用、维护、调拨、报废和盘存等相关制度,多数单位领导,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制度规定的单位招待费会议费及差旅费及津补贴的管理,而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够健全,往往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缺少固定资产实物登记账或台账。资产领用及保管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外部监督机制力度不够。由于监管机制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致使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许多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都由不熟悉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的办公室后勤人员兼管,而没有设立必要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没有严格遵照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实行账、卡、物“三位一体”管理。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求,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仍有待加强,社会化监督工作亟待开展。
  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应该对造成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一些责任人往往是现任领导或曾担任过领导工作,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考核中,也没有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考核目标,领导干部的任职调整,只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不进行资产移交的审计,客观上也造成有关负责人责任意识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
  2.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程序混乱
  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不严格履行程序。一些行政行政单位在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保管、报废、清查等程序不健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购置固定资产不纳入政府采购程序,自行采购的现象。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存在随意出售、转让、核销现象,一些已报废且经相关部门核销的固定资产由于信息没有及时反馈到财务人员,导致账目没有同步调整,引起账实不符。
  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长期以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
  
  3.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够合理
  固定资产帐务设置不合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将全部支出列入当期事业支出,同时反映其原始价值,不计提折旧。这种规定使得账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严重高估,不能真实揭示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账簿设置不齐全,帐外固定资产多,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资产损失现象严重,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形成了大量的帐外资产,无法验证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
  固定资产财务会计信息不及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及时、真实反映预算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如有的办公楼早已竣工投入使用多年了,由于资金不足、决算不办理等原因,仍挂在往来账上,没有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清理入账;对固定资产更新、维修、捐赠及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置的和其它单位调拨等形成的资产不及时入账;对报废和处置的资产不及时调账;很多年代久远已无法使用的资产没有得到及时报废清理,长期挂账。
  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不完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会计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对单位购置的图书、其它固定资产以及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未按规定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有的单位对部分由上级投资基建形成的的资产两边都不入账,在管理上易形成账外资产。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及现有体制的不完善,使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种种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规范会计核算,据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坚决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变卖,坚持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二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切实管好各项资产管理工作。三是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增减、租赁的监督,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经常性监督的重点,对各种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努力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实行竞聘上岗。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必须由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认真学习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及业务流程,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办理各项业务,保证账账、账实相符。资产管理员要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要及时建立健全各级固定资产台账,完备实物信息资料。要对各部门管理使用的资产由具体保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财务部门备查,按月对财务部门入账登记的新增资产进行核对、确认。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强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工作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使资产清查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轨道。一是要建立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各行政事业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对盘盈盘亏的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及时处理;同时对资产结构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防止资产长期闲置。二是建立重点资产抽查制。对资对贵重物品和重点部门要进行重点清查,确保做到账、卡、物相符。三是建立资产离任核查制。对调离本单位的单位领导或相关人员及内部调整工作岗位的资产管理使用人员,要对其管理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离任核查,按规定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4.改进完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要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等资料,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另外,现行的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对在用的固定资产不要求计提折旧,这必将会使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得不到反映。建议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在会计核算的帐务处理上可在资产类别中增加“累计折旧”科目,使折旧和固定资产在资产类项目中结合,直接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年末净值;同时增加“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等原因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
  
  5.建立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模块通常仅在财务部门进行核算,为核算型软件,但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向财务业务集成阶段发展。在财务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为核算资产数据,包括财产登记、登记财产卡片、财产单据、生成资产凭证、资产账簿等。而财产采购、财产处置、安全控制及财产登记中的验收登记,领用登记等数据在财务软件中很难连贯地反映出来,而在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中会涉及单位所有人员。所以,必须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财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相结合,才能使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财政部门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运用效率,让单位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动向及使用情况。同时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报废、处置、调拨、清查都可以通过该软件实现数据连接与上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4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