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固定资产是保障单位日常办公和良性运转的重要基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其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随之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多方面提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并阐释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一种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能够为单位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提高单位的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保障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固定资产管理不当,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这不仅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而且严重浪费了国家资金。因此,要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从多方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其日益规范化、科学化。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其在市场化环境下,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的规范性和效率的必经路径,是避免其相关资产非法流失,减少国家不必要损失的重要举措。加强其单位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及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化的需要,对于冲破制度弊端,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长远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良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属于非营利组织,相当一部分发展资金和设施靠政府和纳税人支撑,加强其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效的平衡公私利益,进一步活跃我国各地区整体经济,是我国新经济常态背景下的必然措施。因此,加大其固定资产管理的力度,长期角度看,总体可以促进我国各单位、各方面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
2.1公共财政理论一公共品购买原则
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政府公共事务的范围和规模,政府通过公共事务活动提供不同公共产品,社会通过税收或其他支付形式来购买公共产品,这些是公共财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公共品的购买则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通过公共选择以确定公共品购买的范围和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支出活动加以约束,同时在政府经济活动的边界,即是在经济交易的具体行为中,以市场为参照对支出进行控制和绩效评估,以确定公共品的定额标准和价值范围。公共品购买理论将对固定资产购建支出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2.2会计假设理论一主体原則和分期原则
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在行使公共管理或组织公共品生产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职责权限,这是社会分工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体现,也是社会分权治理的需要。每一单位是一独立的会计主体,是部门预算的基础。
分期原则是收付实现制下已有会计假设,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改革中强调分期原则,更加体现了分期原则本质,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公共管理领域的财务活动更加复杂,按照价值的运转特点,进行分期核算,才能更好地反映运营绩效。
2.3权责发生制理论一配比原则
会计除具有技术规范方面的属性外,从会计行为的目标看,会计的本质特征是受托责任。在现代社会,政府会计的受托责任的特点更明显一一受众人之托,为众人理财。收付实现制下的收入、负债和各种性质的支出混杂在一起,所提供的主要是现金流量状况的信息,更深层的会计信息则比较模糊。权责发生制则是提高信息质量,进行政府预算和会计技术性改造的理论基础,更是实施效益财政管理,正确评价财政效益的前提。
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信息可以更好地反映政府经济活动中的财务状况和价值运转情况,特别是一般可比的政府运营成本可以反映出来。引入权责发生制后,收付制下的现金流量管理则应成为中长期财政预算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权责制提供的会计信息,以决定政府中长期负债筹资、税收收入、投资及一般支出间的相互关系。
2.4可持续发展理论一资产价值补偿原则
固定资产的投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可持续性本身就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部分,首先在基础设施初始投资时,就应当对一个渐变的需求结构作出预测,其次还要对未来的回报作出预测,搞清价值补偿的时间序列规律,以规避不必要投资风险,确保社会各经济主体间良性的持续关系。
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对办公设备等办公条件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固定资产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总资产中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实际的工作环节当中,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并不重视,有些单位缺少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即使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很难严格地贯彻执行。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需求预算比较盲目,导致盲目购置一些不需要或者过量的物品,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而且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处置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账目与资产不相符的现象,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
3.2固定资产存量不清
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过程当中,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安排专人进行负责管理,因此导致固定资产的登记、入库、领用、维修等相关重要信息的记录不完善,一些长期不使用或者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而闲置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较差,在岗位流动时没有很好地完成固定资产管理的交接工作,导致一部分固定资产的丢失,造成账目与实物不相符,使得大量固定资产脱离单位的管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够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或者将固定资产盘点工作视为一种形式,没有制定合理的盘点制度,因此不能清楚明确地掌握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这些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当的行为都使得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存量不清。 3.3固定资产利用率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而财政部门往往最关注的是购置这些固定资产所需经费的预算多少,并没有对这些固定资产购置后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这就使得一些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松懈。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完善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在固定资产购置的环节比较盲目,并不考虑固定资产的配置是否合理,购买的随意性比较大,不能使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而且对于一些不是急需的物品有重复购置的现象,致使許多仪器、设备等都处于闲置状态,并没有投入使用。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等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在无形中加快了电子设备的淘汰速度,甚至有些购置的固定资产还未投入使用就变成了报废的产品,极大地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严重浪费。
3.4固定资产处置不合规
为适应新时代工作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的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各类仪器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一些单位将新设备替换旧设备之后,对于这些淘汰下来的物品胡乱存放,无人管理,导致许多固定资产的丢失。虽然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金额起点也有明确的说明,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按照国家的规定办事,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在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理方面有较大的随意性。甚至有的单位未经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擅自对一些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或者进行其他违规处置,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固定资产在处理过程中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而且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影响了固定资产处置的正常管理。
4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4.1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制度做保障,各部门之间形成既分32Y..合作的工作模式,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根据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健全和完善适合本单位管理要求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只有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才能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依据,从而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执行与实施。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认真仔细地清点核查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掌握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制度、验收制度、处置制度、责任制度等,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不同环节提供相对应的实施细则。
4.2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深刻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认真负责地对待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首先,要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管理培训活动。资产管理相关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政策、制度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其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其次,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问责机制,通过制度约束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最后,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宣传,合理配置并使用维护固定资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4.3配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专职人员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固定资产,使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置后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和浪费。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配置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于失职人员要追求其责任。首先,认真做好单位固定资产的登记工作。配置专职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领用、维修、报废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掌握固定资产的去向和使用状态。其次,定期清点盘查固定资产。一方面能够检查固定资产的实际数量是否与账目数相符合,对本单位各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有清晰准确的了解,及时发现固定资产在日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在各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最后,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保养和维修。对于单位的仪器设备等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其定期进行检查,以保障其能够正常工作,并将其保养、维修等具体情况做好记录,为后期固定资产的处置提供依据。
4.4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电算化管理
电算化管理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账本形式的财务管理已经逐步走向网络,电算化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种方式。由于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和网络系统实现固定资产的电算化管理,对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行电算化管理,是单位财会管理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对固定资产实行电算化管理可以使固定资产的信息输入系统,能够有效监控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修、报废等管理的一系列全过程,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除固定资产管理专职人员有权进行信息录入和修改外,其他工作人员只能进入系统进行搜索和查询,能够使单位人员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从而摸清家底,实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5、结论
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时,要顺应新政策的指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加以不断地提升。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发现自身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制度的同时,也要做好对管理制度的执行工作,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以确保固定资产的高利用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39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