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施工企业海外固定资产管理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一大批优秀的中资国有施工企业走出了国门,企业海外资产规模日益扩大。由于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原有的资产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海外资产管理需要,海外资产管理存在的隐患和漏洞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到项目运营的成败和企业能否在国外立稳脚跟。鉴于此,着重就加强海外资产管理,建立海外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以及网络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海外施工企业;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2-0110-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有施工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海外资产在国有施工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也在逐年加大。这些资产分散于世界各地且流动频繁,资产面临的各类风险极大,加强海外资产管理,探索一套适应海外资产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显得尤为迫切。
一、国有施工企业海外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风险
国有施工企业海外资产一般以项目为单位,分布在世界各個国家和地区。这些施工设备普遍具有价值高、品种多、数量大、使用周期长等特点,同时因项目施工地点非固定,施工队伍具有高度流动性,同一设备可能会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使用者之间频繁变动,这就造成了资产核查困难,加大了资产管理难度。而国有施工企业现有的海外资产管理模式大体是总部、分公司、项目部三级分层管理,总部主要负责资产投资计划审批,分公司负责资产采购、验收、调拨,项目部负责资产使用和日常保管。在职责和重心上一般都在分公司处,分公司下设设备管理中心,配备了雄厚力量,而与之对应的是现场的薄弱管理,一个项目往往只设一个设备管理人员,大多还为兼职,除了资产管理外还担任着其他岗位工作,项目资产人员普遍没有经过系统管理培训,纯粹凭借自身素质和能力。这就造成管理与实际的脱节,在资产分布最多、最广的海外项目,最需要管理的地方,力量最为薄弱,项目执行中资产使用不登记、资产调动没有交接手续、设备随意停放、闲置、废弃等现象随处可见。
国有施工企业在海外是以执行项目为目的,对项目的考核主要以项目完成情况、项目经营效益为主,资产考核比重很小或基本没有,从而使得项目资产管理很容易被忽视。除了每年的财务硬性资产清查盘点外,其余日常管理几乎无从谈起,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话语权、资产管理岗位不受重视、资产管理工作推动乏力等在项目中成为常态,这些都给资产管理埋下了废旧、损毁、丢失等隐患。
由于海外项目远离总部机关,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和审计,海外项目资产清查多流于形式,清查不认真对待,出现问题选择瞒报蒙混过关。企业总部仅能以境外项目的财务报告和报表上的数字来判断了解其资产状况,这样得出的结果往往与实际相差很大,资产管理存在漏洞、隐患得不到及时反映解决,日积月累最后就可能演变成为重大国有资产流失事件。
除此之外,企业海外资产使用效率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项目前期购置大量资产、施工现场总有资产闲置、项目后期资产堆积不处理,资产报废率高、资产周转缓慢等现象极为常见,严重影响了企业海外运营和盈利能力,制约着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二、海外项目资产管理改进思路及重点
管理和监督境外资产是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尚在探索阶段,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只能依靠企业管理层、境外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根据近年海外项目工作经历及经验,建议海外项目资产管理重心应放在以下几方面。
1.强化海外资产管理,真正摸清家底。信息失真是目前国有施工企业海外资产管理的最大问题,无法掌握资产真实状况,资产后续管理、资源优化配置、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无从谈起。因此,海外资产管理的改进首先要从强化资产开始。强化资产管理,需要加强境外资产管理的力量,增加人财物的投入。资产管理人员少、业务不专是管理长期薄弱的很大原因,在总部—分公司—项目三层管理体系中,总部和分公司这两层尤其是分公司层面力量雄厚,其管理完全可以延伸到海外项目,通过培训、派遣人员等形式参与到海外资产管理,做到设备到哪里,人员就到哪里,把管理力量充实到海外项目中去。强化资产管理要给予管理人员足够支持,明确其职能权限,要做到专岗专职,减少频繁流动,设立单独考核体系,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资产人员在现场要重视建立健全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正确履行职责,将资产的日常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过程监督在项目落到实处。对于大型、价值贵重、机械流动设备等还要落实到个人,建立起谁用谁管的责任制,切实做到层层负责,物物有人管,提高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保管的责任心。通过组织各种检查、评比、竞赛活动将资产的清查盘点融入项目日常工作中,做到对项目资产情况掌握到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地步。
2.重视保养维护,科学调配,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海外施工企业的设备使用环境恶劣,大部分是露天、高温、高盐碱、多沙尘条件下作业,设备元器件老化频繁,维修量极大,因为受地域条件限制,海外维修水平参差不齐,一旦受损严重往往得不到及时保养维护,只能停放现场,时间久就会变成闲置资产、不良资产。担心设备使用中出现不确定性,是海外项目超配囤积资产的很大因素,这无形中增加了项目运营成本,降低了企业资产设备使用效率。因此,重视海外资产的保养维护格外重要,除了在现场要执行严格的设备强制保养维护制度外,施工企业总部还应该建立研究海外资产的维修应急机制,比如在部分区域内建维修中心、成立海外资产维修应急队伍、与厂家、国际大型设备维修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等,彻底解决项目对设备养护问题的焦虑,促进项目合理配置、占用设备资源。项目资产管理还要重点关注设备停用、闲置情况,及时记录和评估,对不用、多余资产设备,要优先考虑企业做内部调拨,做到物尽其用,减少资源设备占用。对无内部项目可调拨资产,可选择对外长租、短租、换租等多种模式,减少资产设备闲置现象。在企业总部层面,要为项目树立正确的资产使用的价值观念,倡导项目对资产做保值增值。多方寻找积累资源为项目所用,整合海外不同地区、项目资产资源和需求计划,帮助项目做好资产的科学配置,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 3.关注项目结束后资产去向,建立灵活的资产处置退出机制。施工企业海外项目结束后经常会有资产滞留现场,这些资产既没有项目可调拨,运回国又不经济,或无法出关只能永久在该国使用,这些资产最好的出路就是及时处置,一方面可回笼资金,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管理成本,降低了长期停放造成的闲置、贬值和流失风险。而目前很多国企在海外资产处置上态度并不明确,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导致有的海外项目私下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的项目又畏手畏脚,干脆资产停放现场待折旧提满后作为不良资产进行报废处理。
企业应该考虑海外不同国家、不同政策等特殊性,允许和提倡资产的提前处置,建立灵活的海外资产处置机制,通过规范程序、建立处置渠道等对项目进行正确引导,帮助项目解决后期资产的沉淀、处理问题。过去国企为人所诟病的一大问题就是资产庞大且冗余,在推进海外战略过程中,只有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资产进入和退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摆脱固有包袱,轻装上阵,国有施工企业的海外事业才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三、借助信息技术发展,提高海外资产管理水平
随着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世界已经迈入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海外资产管理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条件,海外资产的远程监控、管理已成为现实。施工企业应趁机借助技术发展的潮流,推进海外资产管理的全面升级。
1.运用条码技术,实现资产信息采集的高效、准确。条码技术即自动识别技术,具有制作简单、可靠准确、信息采集速度快、采集信息量大等优点。将条码技术运用到企业海外资产管理中,将极大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过去依靠固定资产卡片、靠手工登记,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为设备配备条码技术后只需要扫描,所有信息都能立即读取,资产的登记、交接、盘点、清理将从原来的烦琐冗余变得高效简洁。同时还可通过条码技术对资产进行全球定位,将海外资产流动、动态分布、使用情况全部纳入企业视线范围,实现资产的全球监控。条码技术也让企业分析资产使用效率成为可能,通过读取查询资产开关时间、工作地点、工时、修理等记录,每台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将完整呈现在管理者面前。
2.建设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资产管理智能化。网络信息化技术以智能计算机作为数字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节点,以网络作为连接手段,实现了信息广域、快速的互联互通。未来的企业海外资产管理,一定会打破项目、国家、区域限制,将海外所有项目资产共置同平台之下,各个项目通过平台发布数据,查询获取所需数据,快速实现内部设备资源的调配流转。企业总部也可借助资产信息化平台实现资产的集成、实时、系统管理,通过平台对海外资产实现统计、数据分析、监督预警、科学决策,从而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调度,形成资产的最优配置,使资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
3.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产管理国际化。共享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施工企业海外发展,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实现资源的全球布局,寻求全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才能真正实现资产管理的市场化、国际化。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号召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国门,这些企业所涉足的区域和海外市场分布基本相似,企业和企业之间完全可以建立起资产共享渠道,在不同国家、地区甚至全球分享资产资源。海外施工企业还可以同时利用自身设备数量优势,寻求与当地有实力有信誉的分包商、设备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享、共租设备,或互相利用对方平台去购置、处置资产,让企业真正融入到当地经营环境中去。另外,近年来资产融资租赁公司在国内外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资产租赁公司有自身的购置、处置渠道,有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和体系,商务运作能力、应对风险能力强,正好可以与施工企业实现优势互补。
四、完善制度建设,打造海外资产管理长效机制
海外资产管理的薄弱,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企业海外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任何好的管理办法如果得不到贯彻执行,没有制度做保障,也很难有实际效果。海外资产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应是施工企业的一项长期重点工作,只有不断摸索,查漏补缺,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套有效管理、监督、防控的体系。
1.企业要有明确的海外资产管理责任制度。过去海外资产管理流于形式主要在于并未强调项目的资产管理职能,对项目的考核主要以经营指标为主,弱化了对资产的管理考核,导致项目占用资产成本很低,资产管理得不到重视。未来应该加重对项目的资产管理考核,设置综合、全面的资产考核指标,既要有保管、资产完好率的指标,又要有资产利用、周转、产出方面的指标,督促项目关注资产管理。明确每一层级的管理职责,尤其要强调项目经理的责任,促使项目经理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对资产管理工作给予支持。
2.要有严格的资产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宣传典型案例,在员工中形成心理震慑,在思想上自觉遵守企业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
3.要建立海外资产的巡视和审计制度。海外不能因为地域因素而成为资产管理监控的盲区,总部资产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要将海外资产作为重点监视对象,将海外资产抽查、巡视、审计予以制度化、常态化,及早介入,不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筑牢海外资产监控的铜墙铁壁。
结语
资产管理是海外施工企业一项基础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相信,企业只要紧紧围绕设备设备管理安全、设备运转高效、设备使用国际化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借助科技发展的力量,一定可以使海外资产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高,从而推动企业海外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廉江.浅谈国有工程企业海外设备资产管理[J].企业文化,2013,(10).
[2] 徐秀玲.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J].中国经贸,2014,(1).
[3] 李保民.央企境外资产监管亟待加强[J].中国石油企业,2015,(9).
[4] 刘议霜.“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项目的国有资产管理[J].国际商贸,201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70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