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预算管理制度也在持续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也有显著提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在现行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预算编制环节仍然较为薄弱,诸如制度不健全、方法不科学、绩效激励约束作用不强等等。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如何解决这些潜在的问题,使预算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单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
  一、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当行政机构针对财务预算实施预算管理举措之后,相关财会工作者可对整个预算所涉及的指标、执行效果等相关数据予以比较,并进行深入的剖析,由此可得知不同部门在实施其预算举措时,是否出现非正常开支的情形,同时,按照出现的问题,向上级领导部门反馈与回报,以便为事业单位调整现有的预算标准、规范等奠定参考基础。另外,在实施预算管理体系时,可采取措施有效的规范该类行政机构的资金结转或者闲置等过程的相关指标,针对已经结余的相关项目抑或超过两年还未投入使用的资金,通过财政存量金的原则予以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这部分资金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事业单位降低违法风险。对于事业单位所推行的预算管理体系而言,其针对所有的相关负责人员分配了不同的职责,让相关人员得以根据预算体系制定的控制指标支出资金,减少该类行政单位所造成的资金浪费情形,避免其在非合理的环节上投入过多的资金;另外,还有助于增强单位相关人员的预算责任观,增强单位的总体管理能力,让财政款项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常见问题
  (一)编制层面的问题
  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首要工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更是确保预算管理效能的先决条件。现阶段各事业单位大都已经开展预算编制,但编制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来,不少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缺乏应有的重视,编制工作沦为走过场,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两张皮,二来,预算编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时间跨度长且牵涉部门多,需要开展深入細致的工作。当前事业单位在编制中存在笼统性,追求短期见效,导致预算编制工作质量不高。
  (二)执行层面的问题
  再完善的预算编制也必须到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其预算管理的功能,因此,预算编制的执行自然也就成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但就当前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现象而言,情形并不容乐观,执行乏力、随意性问题比较突出。一来,事业单位未能建立有效地执行考核机制,现行的管理制度难以对经费经手人产生有效的震慑作用,导致随意支出、超额支出难以有效避免;二来,事业单位未能根据考核机制出台相应的激励制度以及惩戒措施,违规操作行为得不到惩处,也影响了执行的效果。
  (三)控制层面的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中普遍存在重总数控制、轻支出结构控制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的日益严格,大量行政事业单位均出现了经费急剧下降的现象,而消耗性待摊费用的上升则进一步加剧了支出结构的失衡。由此带来的问题便是预算支出中存在着结构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面对检查与审计工作中疲于应付。这种只重总数,轻视支出结构的控制模式,不仅不能控制好预算结构,同样会对总数控制带来影响,使预算总额超支。
  (四)监督层面的问题
  针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是事业单位深入开展预算管理的保障性措施,而监督机制的欠缺或流于形式同样是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要问题。首先,大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在内控机制的建设中融入预算执行监督的内容,预算执行处于实际上的无监督状态;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中的乱象没有采取严格的措施,导致预算管理恶性循环。
  三、改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
  领导重视是做好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关键,各单位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并加强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始终用制度来规范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将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细化纳入预算管理办法。树立预算编制的全员参与意识,成立部门预算草案编制审核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将项目立项、预算编报及审核责任明确到人。提高参与人员的整体素质,财务人员要注重政策业务知识学习,业务科室也要提高项目资金的测算分析水平,强化财务与项目执行业务科室的沟通协调,使预算编制的专业性得以提升。规范预算编制工作流程及决策程序,各相关科室将所立项目预算草案提交审核小组讨论,经单位办公会审定后正式报送财政部门,从而夯实预算编制工作基础,推动预算编制规范有序进行。
  (二)强化绩效管理,创新编制方法,切实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按照国家关于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全过程,各单位应在预算编制阶段同步进行绩效编审工作,把绩效目标填报作为预算编制的强制填报选项。建立绩效目标、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填报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予安排预算:对绩效不高的项目,督促及时整改:对绩效水平高的项目,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建立预算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化责任约束力度,明确具体的考核对象,补充肆意删减与增设项目、低效无效支出资金纠正反馈措施,以改变预算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将政策依据及工作计划作为编报部门预算的前置条件,加强政策、计划和预算的有机结合。单位应按照“先定计划,再排支出”的工作思路,先审定年度工作计划,做到“实”字当先,切实提高部门预算与实际工作契合度。根据政策找准立项依据,工程建设类项目,需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方案、土地规划环等审批文件:民生保障类项目,需提供上级政策文件、保障标准及政府实施方案等证明材料:政府购买服务类项目,要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经编制部门审核的批复文件等。并将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资金统筹归并,解决立项出现的“小、散、碎”问题,以减少预算分配的主观随意性。实行预算综合定额管理,即取消一般项目预算编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性质、承担的工作任务职能,将预算单位进行分类,设置各类单位的综合定额标准形成综合定额经费,与一般公用经费一同安排解决单位所需运转经费。项目支出预算则全部由综合预算项目构成,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且避免项目间交叉重复。以此简化预算编制、统筹资金整合作用、合理控制支出规模,发挥积极财政政策聚力增效作用,确保重大政策有效落实、重点支出有力保障。完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标准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严格落实,各地政府出台了厉行节约发对浪费各项规定,就“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办公设备购置等经济科目的支出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仍有部分经济科目尚未全面覆盖。支出标准的完善不但可以约束预算执行,利于预算监管,还是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的有效手段。在详尽明确各项经费支出标准后,预算单位可根据支出标准进行测算,大大提高了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准确性和合规性。改变参照往年预算数据进行预算编制的传统做法,单位应以决算数据为依据开展下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对上年度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再综合考虑部门当年收支增减因素,结合业务部门的实际工作需求,力求下年度编制草案更加真实准确。另外,部门预算编制并不是只在年末才开始进行的一项工作,要将编制思维贯穿于整个预算管理过程。高质量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在设置明细科目时,就应考虑结合下年度财务分析和预算编制需要来进行,并着重收集整理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漏洞形成下年度编制预算的重要基础资料,以提高预算到位率和精准度。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新旧动能的攻关期,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各部门应以提高预算编制管理水平为关键点和突破口,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解决好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从严从紧编制预算,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切实提高公共服务供给力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56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