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面绩效管理视域下高校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加快发展,高校获得的财政资金支持逐年增加。但是主管理部门在资金使用上难以寻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对投入、产出和效益做评价,从而难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从财政资金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建立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前瞻性和新颖性,能为高校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绩效评价体系;整体支出;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9-0102-03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2013年财政部制定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到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因此,如何构建覆盖财政资金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整个过程的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学者从部门预算整体支出事前绩效评估方法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学者探讨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也有学者以地方预算绩效管理为例展开详细绩效评价研究。虽然学者对绩效评价研究较多,但针对高校的特点进行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本文分析高校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面臨的挑战,从财政资金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建立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几点思考,为高校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一、高校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挑战
  (一)评价意识不强
  在高校中,学校对投资金额大的项目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管理起步较早,探索时间较长,项目绩效评价意识较强,但是对于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内容尚未了解或者了解不够深入。许多高校认为管理好单位的各个项目,让每个项目投入后有较好的产出就一定能保证整个单位的绩效达到最优,但是未考虑到学校发展的长期与短期、整体与局部,以及单位自身的特点,因此绩效评价结果不够全面,不够客观。整体支出绩效评从单位的职能、年度重点工作、年度重点项目、年度所有资金收支、管理运行和产出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能够全面反映单位绩效情况,克服部门项目绩效评价的缺陷。然而,现阶段整体绩效评价尚未成熟,很多高校无专业队伍开展此项工作,无任何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经验,学校管理层也未转变绩效评价观念,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尚未开展或者虽有开展但不成体系,总体上对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重要性认识不足,意识不强。
  (二)评价体系不完善、不规范
  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起步较晚,财政部门针对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与地方特点结合方面指导较少,各地方建立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产生了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高校在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缺乏技术力量支持,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非常不规范。很多单位生硬地将项目绩效拼接在一起作为整体支持绩效评价,或者有些单位简单地从财务账中分析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情况来评价整个单位的整体支出绩效。很少单位能从单位的职能、年度重点工作、年度重点项目、年度所有资金收支、管理运行和产出效益等方面设立评价指标,建立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由此可见,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不完善、不规范的,如何建立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特别是高校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三)评价结果难以运用
  在项目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财政部门通过对各项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判断项目实施情况,进而调整对本区域内项目的投资力度,做到优胜劣汰,使得财政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但是,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甚至不出现评价标准不一,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可比性仍然有待提高。在未形成完善的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情况下,高校如果简单地使用评价结果进行调整资金投入,有可能无法优化资金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难以运用。
  二、高校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设置
  (一)评价一级指标设置
  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要反映高校日常业务与长远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评价体系设置要充分考虑学校长期与短期发展、日常运行的整体与局部、评价过程的定性与定量等关键内容,我们在此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设置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
  (二)评价二级指标设置
  1.预算编制指标。预算编制科学性与合理性关系到学校年度建设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是部门年度资金安排的总体规划。该指标主要衡量年度预算的收支完整与细化情况,年度预算与重点工作一致性,以及支出与职能的相关性等。其指标包括:收入支出完整性、支出编制细化程度、年度项目支出与重点工作一致程度、年度项目支出与部门职能相关程度和“三公经费”预算控制率。
  2.预算执行指标。年度预算执行的好坏关系到学校方方面面的建设好坏,影响着学校资金盘活能力,以及财经风险水平。该指标主要衡量高校年度预算调整情况、年度预算完成情况、年度预算支出均衡程度,以及财经管理等。其指标包括:年度预算完成率、预算追加与调整率、年度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支出控制率、资金使用合规率、预结算信息公开与否。
  3.绩效管理指标。绩效管理是整体评价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直接体现部门资金使用效益高低的关键指标。该指标从社会服务、教学基础资源、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设置。其指标包括:年度双创和社会服务性收入、年度提供经济发展咨询服务项数、年度学生学习位置数、年度开设课程涉及门类数占比、年度建成实训基地支出占实训基地总投资费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评教满意度。   综上分析,若二级指标的目标值根据开展单位的实际情况设定,那么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框架(见下表)。
  三、高校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思考
  (一)建立绩效评价体制,增强绩效评价意识
  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对整个部门所有的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涉及学校内各部门使用的所有资金,单独某个部门是无法站在学校的高度完成绩效评价工作,也不可能做到财政部门要求的绩效评价质量。因此,学校要从上到下都端正整体绩效评价的态度,对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高度重视。从机构组成方面,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领导由学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项目直属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在小组内召开绩效评价会议,加强领导干部的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意识,充分認识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问效必追责,加强资金投入的全面绩效管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实时绩效评价。从奖惩制度方面,学校可以制定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奖惩制度并提交绩效评价小组表决通过后实施,对绩效好的部门给予高额奖励或者增加下一年度资金投入,对绩效不好的部门加倍处罚并核减下一年度预算,努力做到奖惩分明和导向清晰。
  (二)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的科学性
  高校要顺利开展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及时建立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需要从绩效评价坚持的原则、评价的标准、评价的范围、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整体建设。该体系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关系到绩效评价的导向,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绩效评价专家协助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小组结合其单位的特点逐项讨论,充分论证后建立,保证体系建成后能够保持该体系的稳定性、创新性和权威性。
  (三)建立绩效评价实施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单是资金使用完后才进行绩效评价,它是贯穿资金使用的全部过程。因此,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首先要在资金投入、过程、产出等方面时时展开绩效评价培训,及时补充绩效评价小组以及学校全员的绩效评价理论知识,使得教职工每使用一笔资金都有效益意识。其次,要定期组织人员做好阶段性绩效评价工作,以评价结果及时优化资金投入,最大限度盘活资金,使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最后,资金使用结束后及时做好评价,及时做出奖惩决定,以绩效结果导向指导下一阶段资金投入,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  童伟,田雅琼.部门预算部门整体支出事前绩效评估方法及路径探讨[J].地方财政研究,2018,(1):32-38.
  [2]  宋金涛.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J].中国财政,2017,(17):14-15.
  [3]  刘国艳,刘晓.关于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探索及思考——以A省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6,(59):19-22.
  [4]  本刊记者.财政部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的通知[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3,(7):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54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