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晓冬

  摘要:真实可靠是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任何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只要违背了其真实性、可靠性,就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即会计信息失真。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确实令人担忧。完善会计制度、准则,加强会计监督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对策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是有关各方据以进行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有效在宏观调控、微观管理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和国家的宏观决策是否合理有效。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普遍,虚假的会计信息已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信任度,干扰了党和政府的经济决策,萌生政治、经济、社会和管理风险,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会计信息的产生依赖于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如果会计制度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会计信息就无法真实、可靠的记录、披露企业的经济活动。当前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会计方法选择的多样性也会加大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另外,国家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都是由人来制定的,各种规范本身就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因而在此指导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从会计信息本身含有估计的因素来看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总是力求准确性,但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可确定性,因而需要根据经验判断作出估计。另外,又存在许多不可确知和难以计量的因素,因此,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的方法。这就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的性质。因而,会计信息不可能绝对精确地与客观价值运动相符合。这也是加大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
  3.会计工作外部监管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财政部,财政部负责制定会计制度及监督实施。根据《会计法》规定,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理论上我们的监管应该是有效的,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泛滥,但由于各监管部门缺乏配合,各自进行监管,没有达到齐抓共管,形成有效的和相互补充的监管机制。并且目前对企业实行监管的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也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等会计信息。因此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会计社会监督体系。
  4.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估、判断和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可能出现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而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有些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对工作不是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缺乏职业道德,有意提供失真的会计资料。加之有些单位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也不够重视,因而导致操作性、原则性的错误。如乱用会计科目,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
  
  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完善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尽量克服会计政策本身的不确定性,健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会计信息体系。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中要避免主观随意性,缩小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情况的出入;力求准则、制度的定义、释义和条文含义准确、用词精确、阐述明晰,不给使用者造成误解,提高实际可操作性。加强宏观会计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尽可能对目前尚未发生但将来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做出超前规定,以增强会计政策对未来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的指导性和约束力,保持会计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并抓紧对先期制定的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修订,使之与客观经济环境与财务法规相适应。
  2.减少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赋予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是必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为减少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应主要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制度,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尽量减少对同类或相似业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明确各种处理方法的场合和弹性区间,从而减少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判断的范围,使其估计判断也有章可循。
  3.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约束机制,强化执法力度
  (1)加强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察及内部稽核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制度,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一个良好的会计基础。
  (2)财政、税收、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维护国家财经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对来自社会各方面对会计违法行为的举报,应依法对有关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在处罚上不能只是以经济处罚为主。
  (3)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职能作用,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全面推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计鉴证制度。同时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监督,促使注册会计师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
  4.加强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随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知识更新步伐加快,需要会计人员学习新法规,掌握新知识,塑造会计行业诚信理念,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既影响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又影响会计工作质量,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一是提高现在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标准;二是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增加其职业荣誉感;三是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更新知识。除了注重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的制度教育外,还要注重职业道德、财政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自觉遵纪守法,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有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的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必须运用法律、经济、文化等手段综合治理,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积极研究,加强管理,完善会计制度,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只有内外联手,多管齐下,逐步推进,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文胜 王巧丽:会计政策选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8).
  [2]闫全阳: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探讨.经济师[J].2005(8).
  [3]徐 哲:会计失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2).
  [4]宾雪玲等:浅谈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与对策[J].消费导刊 200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7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