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再制造产业 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自然
从提高再制造产业技术水平,扩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培育再制造示范企业、规范旧件回收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着手,加强法规建设,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再制造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再制造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努力将再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5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国家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6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再制造技术与经济现场交流会”,会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就《意见》进行了解读。
发展再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
再制造业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起源于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全球再制造产值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再制造产值已达700多亿美元,部分国家维修配件的50%以上均为再制造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炳光说,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再制造有利于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面。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0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4957万辆,机床保有量达700多万台,14种主要型号的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2009年汽车产销量居世界第一,新增的退役设备和维修需求将不断增加,为再制造提供了广阔的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再制造是制造与修复、回收与利用、生产与流通的有机结合,是兼具制造业与服务业特征的产业。再制造产品主要用于维修,既能提高维修技术质量,又能提高维修效率和效益,有利于培育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国外经验表明,当再制造零部件占维修配件市场的65%时,汽车维修速度将增加8倍。发展再制造产业还能使制造企业有能力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设计,形成良性循环,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技术进步和人员素质提高十分有利。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促进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转型的重要内容。
再制造业现状和问题
何炳光说,国家高度重视再制造产业发展。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律范畴进行规范。《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2008年,国家发改委开展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有关部门从不同角度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
他强调,仅用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再制造产业就从无到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再制造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再制造理念逐渐被社会接受。经过几年努力,再制造理念已逐渐被社会各界认识和接受,从事再制造的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一些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由疑虑到信任,开始选用再制造产品或服务。
二是再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2008年,14家企业成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到2009年底,我国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23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并在探索旧件回收、再制造生产、再制造产品流通体系及监管措施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三是再制造关键技术取得进展。一些科研单位通过和生产企业结合,在汽车零部件、大型工业设备、机床等再制造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都取得了良好进展。
四是再制造保障体系开始形成。国家发改委着力把建立再制造保障体系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再制造项目,解决企业建设初期资金难的问题;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志,为再制造产品的规范流通创造了条件。
今年5月,国家11部委联合印发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完善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目前,我国再制造产品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再制造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广泛认同;再制造旧件来源及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再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等相关法规有待修订,有关管理制度急需健全,技术标准还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何炳光说,发展再制造业的指导思想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紧紧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提高再制造技术水平、扩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培育再制造示范企业、规范旧件回收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着手,加强法规建设,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再制造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再制造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努力将再制造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通过法规规范、政策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二是坚持统筹规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强规划指导,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推进再制造试点示范,由点到面,有序推进。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与体系建设相结合。鼓励科技创新,解决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再制造标准体系、旧件回收体系、再制造产品流通体系等建设。四是坚持严控质量与加强监管相结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加强对再制造产品的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
重点领域和技术创新
何炳光指出,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深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以推进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消除制度瓶颈,完善回收体系,规范流通市场,努力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传动轴、压缩机、机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时,继续推进大型旧轮胎翻新。
二是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组织开展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机床、矿采机械、铁路机车装备、船舶及办公信息设备等的再制造,提高再制造水平,加快推广应用。
他说,在推进重点领域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强再制造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再制造重点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再制造产品设计技术和产品剩余寿命评估、经济环保的拆解和清洗、微纳米表面工程、无损检测等技术的研发,开展旧件性能评价、再制造产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攻关。鼓励生产企业、研究设计单位开展有利于再制造的环境友好设计。
二是加强再制造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依托国内有基础的技术研发单位和企业,加快建立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和再制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做好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成熟适用技术的衔接,形成再制造关键设备生产研发体系。
加快再制造支撑体系建设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何炳光表示,这包括四个重要方面;
一是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加快完善有利于再制造业发展的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的逆向回收物流体系,加强有效分类和回收管理,形成与再制造规模相匹配的旧件收集能力。
二是建立再制造产业发展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再制造标准体系,制定再制造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再制造技术通则、旧件检测与评价技术标准、再制造工艺技术规范和再制造专利标准等。
三是规范再制造环保安全保障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再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物分类储存管理,提高后续废物再利用潜力,减少废物的处理处置量,消除再制造产品的安全环保隐患。
四是推动再制造服务体系建设。在部分定点维修网点(含汽车“4s”店)设立再制造产品专柜,建立再制造产品连锁示范店和售后服务点。选择若干制造企业和维修企业,开展再制造产品生产与售后服务一体化试点。
发展再制造业的政策保障措施
政策保障对再制造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意见》的着眼点之一。
何炳光表示,完善再制造业产业发展要从六个方面着力。
一是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组织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近期中期发展目标和重点,提出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
二是完善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相关法规。尽快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适当取消对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强制回炉的限制。根据再制造产品原料自身的安全环保风险及国内实际需要,建立鼓励、限制、禁止进口的分类管理制度,制定再制造旧件和再制造产品的进出口管理目录及管理办法,并规范再制造企业管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三是完善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制定发布《再制造产品目录》,研究对列入目录的再制造产品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再制造提供信贷、担保等投融资服务。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要将再制造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项目作为支持重点,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采用再制造产品。
四是建立再制造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再制造产品标识制度,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建立再制造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拆解企业的监管,防止可再制造的旧件流失,加强进出口旧机电产品检验和监管。
五是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在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有关专业课程中设立再制造课程,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在岗人员技能培训等多种模式,加快培养技术人才,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再制造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0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