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快融入郑州都市区开创新郑经济社会新跨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近年来,新郑市强化中心城区、建设现代新城,发展新型工业、打造特色板块,发挥文化优势、繁荣商贸物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型社区,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综合经济实力跃至全省第三位,先后荣获“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全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和“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等称号。
  科学谋划,准确定位。作为全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试点市,新郑市坚持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三规合一”,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10年,全市5个乡镇进入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行列,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新郑市积极响应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提出了建设郑州都市区新郑组团城市、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者、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根据功能定位,新郑市规划了“一心两城两组团”空间布局,即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新郑新城、龙湖新城为支柱,以新港组团、辛店组团为支撑,以特色城镇、新型社区为支点,着力构建“新城区、新板块、新社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承接产业,育强实力。一方面承接省会产业转移,规划建立物流中心、交易市场,先后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石材工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陶瓷物流项目等;积极促成原国棉一厂、二厂等生产性企业与香港锦艺集团合作,建立了宏业纺织等大型企业;另一方面,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先后引进了中建材、中储粮、中石油、统一集团等知名企业入驻。加大主导产业培育,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321家。
  注重基础,惠及民生。“十一五”期间,新郑市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目前各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到57家,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形成粮油、大枣、畜牧三大主导产业,蔬菜、杂果、花卉苗木三大特色产业。新郑市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推行了“十个所有”惠民生政策。围绕让所有适龄孩子都能接受十二年免费教育,从今年开始,三年内免除普通高中生学费;围绕让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实现创业或就业,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288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多人……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自1992年开始,特别是最近连续6年高规格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新郑的知名度、美誉度明显增强,带动招商引资、文化旅游业持续升温。
  2010年以来,全市共接待游客38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5亿元;带动全年新招项目112个。“同根同族同源、和平和睦和谐”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评为“2010最具国际影响力祭拜大典”。新郑市通过拜祖大典,展现出了城市的活力,挖掘出了城市的潜力,释放出了城市的吸引力。
  (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供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1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