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辉煌写在鄂尔多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卫思宇 刘子盛

  羊绒,从印度到欧洲,再到整个世界,欧美人说它是“纤维钻石”,亚洲人说它是“软黄金”……它早已是一种国际化材质,甚至成为了“欧美材质”。
  羊绒是我们的国宝!可多少年来,借此赚钱和出名的,却是“老外”。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最好的羊绒产自英格兰和苏格兰。其实,这两个地方不产一两羊绒。事实上,作为世界顶级材质的羊绒,其四分之三的产量来自中国,来自鄂尔多斯草原!
  王林祥下决心要将羊绒这一世界顶级材质为自己所用,为鄂尔多斯所用,相信他的目的一定会如愿。
  
  在中国西北的版图上,“东胜”(鄂尔多斯市)处于黄河“几”字形大拐弯里,俗称“三面黄河一面城”。“东胜”南接长城,与陕西榆林市接壤,东与山西忻州相望,西与宁夏接壤,北与呼和浩特、包头市隔河相望,构成现在内蒙古人所说的“金三角”。“东胜”,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40公里,均匀的沙漠斑点标识,让这块土地显得无比荒凉。改革开放前,常会听到这样的说辞,“沙漠里有一个叫‘东胜’的城市,采煤的,穷得很。”
  今天,时值改革开放30年,西部大开发10周年,世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东胜”的人均GDP会达到一万美元,近于中国香港,是中国大陆地区最富有的地方之一。更让世人不会想到:2001年9月28日,因王林祥所创建的“鄂尔多斯”羊绒王国早已让国内外老百姓耳熟能详,伊克昭盟撤盟建市正式挂牌时,“鄂尔多斯”取代了“东胜”。
  其实,鄂尔多斯这块看似荒凉贫瘠的土地里,蕴含着后来被人们称为“扬(羊绒)眉(煤炭)吐(稀土)气(天然气)”的巨大宝藏。当时资源不值钱,只有俗称“软黄金”的“羊绒”让年仅32岁的王林祥找到了通往世界的钥匙――鄂尔多斯羊绒温暖全世界!现在的鄂尔多斯已成为西部的一张名片、中国的一张名片、世界的一张名片,鄂尔多斯市如今是世界生态和谐的天堂。
  2009年12月31日,北京索菲特大酒店,鄂尔多斯2010年春夏时装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通过年仅29岁的鄂尔多斯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奕龄引荐,有幸结识了鄂尔多斯集团掌门人王林祥。
  当天上午,随他在钓鱼台国宾馆参加论坛,他大谈“内需不足”;下午,他与几家国内知名财经类杂志的记者对话,说出了他的“王国”他的“梦”。
  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鄂尔多斯集团就与外资合作了,那时只有深圳特区等少数沿海城市才这么干,您怎么会有这种超前意识?
  王林祥: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开过,也就是1979年5月,我们就和外商签订了合作协议。
  这种意识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我一个香港的朋友有前瞻性。他在1978年就和我们进行接触,并给我介绍日资与我合作。
  必然的方面是,当时我们东胜虽然是“老少边穷”地区,但却出产世界上质量最好、数量最多的羊绒。当时的羊绒生产技术不像其他纺织技术那样,可以自由交流。因此,在技术上,我们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只能搞原材料出口。这种情况下,我们强烈地希望能把国外的先进加工技术、管理技术引进来。
  决策定下来,政府各部门非常支持,从破土动工到投产建设只用了一年。
  在解决了设备和技术问题后,我还是不满足。生产的羊绒95%都供出口,虽然可以过上好日子,但产品怎么才能让中国人接受?那时的中国,老百姓根本不知道羊绒是好东西,甚至不知道羊绒是什么东西。
  1980年的中国,羊绒衫的地位很尴尬,一个工人的月工资只有38块钱,而一件羊绒衫就要50多元,你说谁愿意花这个钱买一件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呢?
  当时,不仅老百姓没听说过啥是羊绒衫,连经营商品的商场也不知“羊绒衫”实为何物。
  我32岁担任伊盟羊绒衫厂的厂长,曾经扛着羊绒衫全国各地跑销售,碰了不少钉子呀!
  回顾以往,应该说我很早就认识到了内销的重要性。外国人都看重咱中国的这块市场,我们为啥要放弃呢?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后,鄂尔多斯羊绒衫才有了国内消费群体。
  再后来,我们的广告语“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在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让鄂尔多斯品牌几乎家喻户晓。慢慢地,鄂尔多斯在中国50多个大城市,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点和专卖店。消费者逐渐意识到,羊绒衫是个好东西,比羊毛衫强,国内市场逐渐打开。
  记者:鄂尔多斯集团走“多元化模式”,涉及煤、电、气产业,随之带来世人对鄂尔多斯的担忧,“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是否将留给历史?
  王林祥:有人对我多元化发展的思路提出质疑,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鄂尔多斯。他们只知道我们是做衣服的。我们的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在地区优势资源基础上的。当时选择羊绒产业是如此,现在选择重工业也是如此,我们不会放弃羊绒产业,这是鄂尔多斯集团的立身之本。
  在鄂尔多斯集团的战略规划里,纺织板块依旧是第一大板块。但在羊绒方面,受资源限制,不可能无限发展。有人质疑我们的“向工业的重型化发展很危险”,可我却认为中国有重工业的市场需求,如果不选择重工业,那谁来满足市场!让给外资吗?!
  2003年,鄂尔多斯集团就涉足重工业,在鄂尔多斯棋盘井做了一条贯穿煤炭、电厂、铁合金以及天然气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走多元化发展这一步路实属不得已,当时国内纺织行业竞争惨烈,工人工资增加,出口退税下降,人民币每年升值至少5%,意味着5%的利润被吃掉,羊绒上缴利税一直在5亿元上下徘徊。
  我们鄂尔多斯人大一位领导说:鄂尔多斯的棋盘铁合金工厂挣钱容易,把石头扔进去一炼,一吨挣一千多块,做一件羊绒衫几百道工序,一件只挣几十元。我们知道,羊绒不可能在数量上无限去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只有扩大“羊绒”这个概念,转变成“大服装”,在羊绒产品之外,我们还有皮革、羊毛衫,也生产夏装,要打造一个多材质的、世界品牌的大服装概念。
  在重工业方面,我们已经搞了6年,它的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益,在很短时间里,已经超出了老产业。
  记者:雷曼集团的轰然倒塌,标志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远在中国内陆的鄂尔多斯集团受其影响停产三个月。您可否解释一下“不裁员、不减薪、回家休息三个月,工资照发”的反常决策?
  王林祥:确有这样的事!我们东方企业与西方企业的管理有本质的区别。松下遇到坎坷的时候也在裁员和降薪上挣扎,但最终没裁员,我们的管理要遵循老祖宗的文化根基“儒释道”,企业管理要有人情味――关键时刻会比西方那套所谓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效的多。
  记者:我记得您曾说,危机就是转机,金融危机有一个好处是贷款容易了,但这样投资是不是有些冒险?
  王林祥:我之所以这样干,是心里有数。中国有句老话叫“艺高人胆大”。
  为什么?我有核心竞争力,我成本最低、质量最好,供货最守信誉,定下的就不会变。我们的销售服务送到门上。对风险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才可以大胆地投,而如果我们盲目投资,很可能成本很高,别人停下来我们也要停下来。一百多个亿扔进去了,最后财富没有创造出来,反倒把原来的财富流失掉。银行损失、信誉损失,以后怎么发展?
  我有钱决不会放在手里,等着抵抗风险,绝对不会。我不仅仅是花下去,还要超前花,更要超前消费,花了钱再还钱。我把发展思路定好了以后,没有钱也要想方设法上去,我觉得风险应该在生产经营中控制。一个企业,如果本身抗风险能力就很高,为什么还要让那么多资金闲置?其实,这就是商业世界最基本的道理。
  记者:您执掌鄂尔多斯集团近30年了,您曾计划像柳传志那样,在57岁时退居幕后,而时过境迁,2009年,柳传志已再度出山,您58岁了,怎么还打拼在路上?
  王林祥:现在集团管理层正不断增多年轻人的比例,老的团队这个时候差不多该休息了。
  这一刻的王林祥,把身子往沙发背部一靠,看上去,只有轻松,但无落寞。
  记者:您如何看待鄂尔多斯集团的企业改制?
  王林祥:企业改制是个敏感的话题。应该说我比柳传志幸运,我们2001年就完成了鄂尔多斯集团的企业改制。
  我们从1997年就在改制,2001年,国有资本全部退出,改制过程谈几个小时都不够。当年政府只投了222万元人民币,此后20多年一分钱也没有投,但却收了20多亿元的税,解决了24000人的就业,最后把持有的股份卖给我们又收入了5亿元,政府做的这笔生意,多划算呀!
  这时候,王林祥的脸上,能看到的是满足、自信!
  愿鄂尔多斯永远温暖全世界。愿王林祥和他的鄂尔多斯王国美梦不断,好运连连。
  鄂尔多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4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