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主义新农牧区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春红 阿如娜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配置的意义
农村牧区人力资源配置,除了包含农村牧区劳动力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以及季节间配置以外,还包括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匹配,在生命周期内合理安排个体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使用等。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背景下研究农牧区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意义重大。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不仅表现为静态上的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保持协调一致和相对平衡,而且表现为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因而,没有相应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具有一定弹性的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演进速度必将受到制约。
2.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需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必将有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这种转移本身就是有效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一种方式。要有效实现这种转移,就依赖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对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践证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其就业机会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劳动者具有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可以稳定其就业拓展空间。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首先可以使农牧区资源型人力资本转化为资本型人力资源;其次,配置是为了利用。通过合理分配和优化组合,实现农牧区人力资源价值的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的要求。
二、 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由于人力资源主要涉及数量、质量和结构配置3个基本方面,本文关于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也围绕以上3个问题展开,并从数量和比重上对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
(一)农牧区人力资源数量和比重分析
根据表1分析可见,2006-2009年间,全区乡村人口数由1323.25万人减少为1285.31万人;同样,乡村劳动资源也相应减少,从2006年的785.2万人减少到209年的767.82万人,;而劳动力资源占乡村人口比重却略有提升,但不明显,反映出劳动力资源存量较为稳定。全区乡村从业人员数也逐年下降,但幅度不大,而劳动力参与率波动幅度不大,趋于稳定。综合各组数据,2006-2009年4年间变化不大,说明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不管数量方面还是比重方面,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二)农牧区人力资源的产业结构配置状况
人力资源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等多方面。农村人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地区的资源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合理的结构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结构配置合理既可以避免人力资源的闲置,又可以有效利用和进行优势互补、提升整体质量。
人力资源的产业间配置主要指人力资源在各产业部门的分配比例。这里侧重对内蒙古农牧区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的变动进行分析,并引入“偏离度”这个概念。从理论上讲,GDP的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应是一致的,即各产业相应比例的劳动力应创造相应份额的产值增加值。但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GDP产业结构的变动首先发生,并由此带动劳动力产业结构以及其他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偏离度”正是用来反映劳动力产业结构滞后于GDP产业结构的幅度。运用这种方法,计算了2005-2009年内蒙古农牧区GDP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偏离度(见表2)。
由表2来看,虽然内蒙古农牧区的GDP的产业结构变动和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动都基本遵循克拉克定律,由一产向二产和三产转移,但二者之间的错位状况仍显著存在,且随时间推移其变动幅度不大。根据我国学者对多国结构变动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结构偏离度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因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幅度明显要大于GDP结构的变动幅度,尤其是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下降要大大快于其GDP比重的下降幅度(见表3)。通过与表3比较可以看出,除第三产业GDP与劳动力结构的比重差距保持并接近表中所述水平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GDP与劳动力结构的比重调整变化幅度近年来都不明显,由此也说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都存在着大量冗余劳动力。
三、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自身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据测算,目前内蒙古农业部门仍然滞留着近90多万剩余劳动力。内蒙古是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农村牧区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却在逐年减少。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劳动力持续相对过剩。特别是像内蒙古这样自然条件极为薄弱,农牧业生产成本偏高的地区,农牧业的比较效益会急剧下降,不但无法吸纳剩余劳动力,还会产生更多的剩余劳动力。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全面实施,使内蒙古生态环境薄弱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
(二)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给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很大困难
从经济份额看,内蒙古乡镇企业占全国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比重微乎其微。很多企业开工不足,生产水平低下,生存能力很差。而实现乡镇企业集约经营、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其结果就是出现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向,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弱化。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首先表现在文化程度的构成上,统计资料显示,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劳动力总数的39.4%,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5%。其次是在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特别是面对城市就业的压力,农民工更显得缺乏竞争力。再次是难以适应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客观要求,这些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少。
四、基于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2009年内蒙古农业劳动力达767.82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59.70%,剩余劳动力数量和需转移的人数都较为庞大。只有加快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才能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农牧民增收。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发展乡镇企业,走新型县域工业化道路,就是要通过就地职业转换方式来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平。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劳动力转移要从兼业向专业的转变;二是劳动力转移要从就业向创业的转变;三是劳动力转移要从生产者向既是生产者又是投资者转变。
(三)围绕项目,示范效应,促进农牧区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
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城镇化、农牧业机械化产业化目标和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通过示范、培训、模式推广,整体带动农牧民劳动力基本素质、技能的提升,协同中达积累效应、组合效应。通过技术帮扶,点上起动,面上推广,使现有人力资源存量达到最优,利用工业化文明扫盲,实现农牧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四)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增加非农领域就业,向大、中、小城市转移
大力推进内蒙古城镇化建设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牧民增收。对小城镇实行鼓励开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技术、资金和人才。进行小城镇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载体。
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技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作者单位:1.内蒙古卫生干部教育培训中心;2.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6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