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凤祯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一)就业现状
自1999年连续几年扩招以来,我国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出现“过剩状况”。随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据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03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 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611万,加上2007―2008年未就业的250万人, 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虽然,政府近期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沿海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就业吸纳能力有所降低。即使是仍在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也由于预期不好,缩减了招聘新人的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就业特点
1. 从各大学的就业形势来看,名牌效应较为突出,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还是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普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多数单位倾向于高学历毕业生,对于专科、高职生的就业形成较大压力,综合性大学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2. 从专业情况来看,理工科的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好于其他专业;文科中的英语、财会、法律、经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尤其是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如金融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二合一型”的人才备受青睐。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历史等专业适应面相对较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 从就业区域来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的发展差别很大,就业走向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外企多、国企少;城市多、乡镇少;东部多、西部少。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偏好于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但“老、少、边、穷”地区仍需要大量人才,到小城镇和基层参加工作的比例较少,艰苦行业的人才科技含量明显偏低。
4. 从就业单位来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国家公务员、科研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有单位仍然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事业单位、三资企业等单位也越来越吸引应届毕业生。重庆市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三资企业居首位,占36.67%;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占16.67%,并列第2位;国有企业占9.17%;愿意去学校的占8.33%;城乡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分别占0.83%。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管方面
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缺泛有效的规范和管理。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置和使用大学生劳动力资源的主渠道。就目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而言,首先没有统一的管理。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等单位举办的招聘会名目繁多,而许多大学生逢会必赶,招聘市场管理混乱,更有一些单位打着招聘人才的幌子,频频光顾各类大学毕业生招聘会,其真正目的是扩大企业知名度。还有些单位进人的岗位早已内定,为了掩人耳目设摊招聘。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大学生的应聘成本较高,而实际效率很差,损害了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由于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大规模扩招,导致当年暂未就业的大学生队伍不断壮大,只能等来年与下届毕业生一起参加招聘,结果导致浪费了一年找工作的机会,同时使得来年的招聘会竞争更加激烈。其次,市场运作机制与配套机制不够成熟。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发布系统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就业信息不畅,信息缺失与信息不对称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二)高校方面
首先,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没置,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当一定时期内有些专业炙手可热时,门庭若市,而一些冷门专业、长线专业却无人问津。高校一哄而上搞热门专业,使得该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出现就业难的问题,给国家、高校和个人都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其次,学校缺乏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基础扎实、刻苦勤奋、有一定操作能力的特点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和轻视实际操作能力的问题,创新精神则更无从谈起。教师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实训课时相对少、训练内容单一,评价手段以静态的卷面考试为主,这样的培养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往往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差较远。最后,缺乏成熟的就业指导。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目前,高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多数在毕业班中进行,大多数针对毕业生在就业活动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多数讲解就业政策、职业常识、就业信息、就业心理与技巧、就业决策等方面,对毕业生能顺利就业意义重大,但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与创造力的开发培养,对于毕业生已经定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知识结构等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较少,就业指导单一、滞后。
(三)个人方面
首先,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生活环境优裕,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练,普遍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希望求得的工作地点理想、工资高、工作条件好、职位理想等。在求职时表现出求闲怕苦的倾向,增加了择业的难度。
其次,在择业观念方面,仍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只想去大城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等,而不愿意到乡镇地区、山区及集体乡镇、个体企业去就业。同时,受传统体制影响,一些大学生普遍存在求稳的心理,较难适应就业风险。
最后,对自身缺乏清醒的认识,在就业时表现为盲目的从众行为,即看到哪个行业求职的人多就跟着选择哪个行业,而没有就个人的成长环境、学识、能力去分析是否适合自己,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未能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解决对策
(一)政府监管方面
政府应加快立法,建立起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法律体系,规范供给方、需求方和中介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使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能够有序高效地运作。同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发布系统,各地方政府及时统计本地区所需的专业及人数等情况,集中上报,由中央根据其统计资料,建立一个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系统,这样定期发布人才的供求信息、市场动态,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大学生充分就业。在此基础上由官方出面,常设一个大学生劳动市场,为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方便。针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已普及的现状,建立一个大学生劳动力的计算机网络市场,及时提供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在网上开展相互选择,为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保障。
(二)高校方面
首先,不管是热门专业也好,冷门专业也罢,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普遍要的是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校要树立一种“营销”观念,面向市场办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来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用人单位变得越来越挑剔,过去仅靠学历文凭衡量一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大小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如今除了考查学历文凭外,还要考查其拥有的技能,因此有必要开发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课程改革方面应单独设立职业技术课程模块,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辅修多种课程,除掌握单科知识外,另掌握几种就业技能,增添一份选择,才能把握成功的机会。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更应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把创造性思维转化为物质成果,同时更有助于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在人才招聘中,对动手能力的考查尤为重要,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应聘的成败。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彻底改革,由师生的双边互动代替“一言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还要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实践,验证所学知识的适用性,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不断适应社会。
最后,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不单是针对毕业生,而是从大学一年级入学就要开展,此时的指导工作叫做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所谓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职位的发展道路,做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它是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促进事业成功的基础。刚入学的大学生经过高考的洗礼,放松了上紧的发条,处于冲出地球引力束缚所表现出的失重状态,失去了监管,获得了轻松,却失去了方向感,不知何去何从。因此,学校在学生一入学就应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工作,让其明确未来的人生奋斗目标。与此同时,高校应增设就业指导课程,除了对就业形势、就业程序和就业政策等内容讲授之外,还应讲授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具体包括就业前的心理准备、推荐表和求职信的写作技巧、参加面试的技巧、着装礼仪、参加笔试的技巧等。授课过程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模拟,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邀请企业的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人士进行现场招聘演示,给予指点,让学生反复演练,不断修正自己,提高就业能力。高校要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合作,建立毕业生人才培养与实习基地,对毕业生要开展跟踪调查,利用反馈的信息来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从而对高校毕业生质量有所提升。高校应主动出去向社会广泛宣传自己的学校,推销自己的学生,扩大学校的影响,寻找就业市场等。
(三)个人方面
现在的大学生人生经历普遍比较单纯,生活条件比较优裕,但自我意识很强,要想顺利就业首先应更新就业观念,应认识到高校教育的“精英化”时代已经结束,必须调整就业的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首先,应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主要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选择不同的高考志愿就选择了就业时的专业,因此填报高考志愿就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基石,必须树立“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的意识,填报志愿时多些理性,少一些盲从,充分把社会需要与个人能力、个人兴趣相结合。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要依据环境和机会的变化灵活选择,这样在人生的路上才会审时度势,游刃有余。
其次,硬件要过硬。一般来说,从业者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表达交流能力;二是运算能力;三是创新能力;四是自学能力;五是合作能力;六是动手能力;七是信息处理能力;八是外语应用能力。由此就提出了自身应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在精修专业的基础上达到与相关学科的互相贯通,最终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打破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的观念。大学毕业生应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定位就业,不要幻想和要求第一次选择的就业岗位就是绝对理想的,而要经过不断的调整,最后找到合适的岗位。改变“求稳怕变和求闲怕苦”的心态,主动投身到就业市场。不能只看重工资高低和条件的好坏,不怕苦、差、累,找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真正能满足个人兴趣,发挥自己才干的岗位,实现人生价值,才是人生的幸事。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6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