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球金融危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强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发展艰难,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虽然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此都做了不懈的努力,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是由于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同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也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从政府、企业、产业组织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 产业升级 影响 对策
  
  产业升级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它是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渐显现出不适应性,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这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在多方的努力下,当地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但依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近期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又投向了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一、金融危机前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状况及存在的障碍
  
  (一)产业升级状况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也是最发达的地区,它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腾飞,也将我国经济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东部经济能够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摆脱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发展瓶颈。中央政府开始积极推进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尤其是2002年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非资源的工业品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农业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轻工业发展较为平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且发展空间较大。而重工业增长势头也比较强劲,机械设备制造、钢铁、船舶和汽车工业等增长迅速。虽然如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东部地区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工业还在继续向东部地区集中。
  
  (二)存在的障碍
  1 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入。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导致中西部地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东部,谋求生存与发展。这使得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本地劳动力资源匮乏的前提下,也不必大费周章,花费额外的成本转移到中西部,在本地就可以享受到与中西部地区一样充裕、廉价的劳动力,这样一来,东部地区本应转移出去的弱势产业可以在当地继续生存下去,产业自然转移受到阻碍。
  2 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及国际竞争力,而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与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体。这使得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而那些本已失去比较优势需要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也因此可以继续在本地活跃。此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流入我国东部地区的FDI也日益增加,而这些FDI主要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当地一些弱势产业有了继续在当地生存的动力,严重阻碍了产业的自然转移。
  3 当地政府的保护政策。随着地方政府权力的不断扩大,其财政压力也呈现出增长的势头,再加上政府绩效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其经济发展的成果,这难免会使地方政府对当地虽已失去产业优势但依然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产业在多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或相应的扶持,使其可以继续在当地生存,从而延迟了这些产业向外转移的进程。
  4 产业升级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由于其规模较小,融资难成为其进行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这些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向国有金融机构贷款来获得所需资金,但数目有限。而其他的金融机构由于这些企业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信用度偏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高了向其提供贷款的门槛,企业转型遇到阻碍。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正面效应分析
  1 推动企业开辟新的市场。东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而欧美恰恰是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国内经济大幅下滑,进口需求骤减,从而使得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产品难以卖出,基本处于滞销状态。为了生存,这些企业积极谋划开拓新的市场,国内市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海外市场成为它们的理想选择。新市场的开拓最终实现了这些产业的转移。
  2 调整劳动力转移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受到了重创,减产、停产乃至倒闭时有发生,这使得大量转移劳动力失去了工作,又难以再找到新的工作,不得不踏上返乡的路途。中西部地区准备转移到东部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看到这种不利形势,也打消了其外移的想法。这样一来,东部地区的转移劳动力不仅迁入数量大大减少,而且迁出数量大大增加,使得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大打折扣,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成为必然的趋势。
  3 刺激企业技术创新。金融危机影响下,外国直接投资大大减少,单单依靠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产业升级的企业受到了极大影响,从而激发了它们的自主创新意识,最终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
  4 加强了政府意识。东部地区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大都是一些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是已经倒闭就是面临倒闭的危险,这使得当地政府从中深刻认识到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从而放松了对当地弱势产业的保护。任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由转移。
  5 推动国外相对高端产业的转移。金融危机使得欧美国家一些相对高端产业由于本国经济不景气,以及看到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决定进行产业转移。而东部的资源地理优势又使它们成为首选目标。
  
  (二)负面效应分析
  1 减少了研发资金投入。FDI的减少以及本国投资者投资信心的不足。导致投入研发的资金减少,严重阻碍了产业升级的进程。
  2 增加了发生产业空心化的可能。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企业出于自身利益或是政府出于地区经济发展的考虑,加速弱势产业转移,使其快于自然转移的步伐,增加了发生产业空心化的可能性。
  3 降低了地区吸纳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受金融危机影响,中西部地区的一些高素质人才对投身于东部地区失去了信心,从而使得东部地区吸纳人才的能力大打折扣。
  4 增加了企业融资的难度。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国内以及国外金融机构对贷款要求提高,再加上私人对放贷的谨慎态度甚过先前,使得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从而打击了其升级的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一)针对政府提出的建议
  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培育当地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转型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其次,地方政府应与中西部地区积极开展合作,为实现弱势产业的顺利转移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双方互利共赢。再次,当地政府应该重点发展一批高科技园区,吸引国外高端产业的移入以及培育本地高科技企业,从而带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有,地方政府应该为企业贷款提供必要的担保,使企业可以及时筹得转型所需资金。对于为这些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带动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当地的产业升级中来,为企业转型提供广泛的资金来源。最后,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积极制定实施产业“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避免陷入与发达国家间“等距离追赶”的困境中。
  
  (二)针对企业提出的建议
  首先,企业应该在加大力度吸引外国投资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创新,从而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树立企业健康形象。其次,企业应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积极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为企业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企业间应该建立相互学习机制,增加高新技术的流动性,减少技术升级带来的成本。
  
  (三)针对产业组织提出的建议
  首先,产业组织应协调好产业间的利益冲突,与政府积极合作推进地区的产业升级。其次,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数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强,在各方面都难以享受到与一些大型企业相同的优惠待遇,使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受到巨大冲击的它们却得不到政府等的足够的支持。对此,作为这些企业的共同利益联盟,产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其集聚效虚,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协商,为企业争取应有的权益。最后,相关产业组织间应该进行必要的协调、配合,积极推进产业集群的迁移,从而使这些弱势产业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实现更加健康。更加有效的转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7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