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占高 张 杰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率相对较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照诺瑟姆总结的倒“S”曲线,中国只处在城市化过程的第二阶段。因此,劳动力流动将伴随城市化的进程而存在。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障碍。根本时策在于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力流动合理有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区域经济 发展
一、城市化与劳动力流动
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的统计值为44.94%,与发达国家甚至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比较显得落后。城市化往往遵循着一定的内在规律,诺瑟姆把这一规律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S曲线并将30%和70%分别作为第一、二阶段和二、三阶段的分界点。城市化起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和功能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工商业的中心和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同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一致的。
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早期的城市化,还是之后的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城市化进程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政府主导下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建设是必然选择。因此,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劳动力流动幅度会比较大。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没有根本的改变,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看是畸形发展。社会分层的不合理影响资源配置和人才合理流动,也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一)劳动力流动正反方面的影响
按照经济学家托达罗的观点,劳动力流动主要是一种经济现象。一个农业劳动者是否迁入城市是根据他对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而不是城乡实际收入差异的判断来决定的。任何时期的劳动力迁移行动就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城乡工资差距、城市的失业率以及潜在迁移者对迁移后果的反应程度。因此,目前社会分层下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和地区差距过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劳动力流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让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等要素流向农村地区,发挥农村和农民的比较优势。让更多更有冲击的观念走进农村地区,这也许是国家政策都无法干涉到的领域。流动的是美好的,这是经济发展的“交换”思想的最好体现。但是,处在转型期和发展机遇期的中国,生产要素的跨部门、跨区域流动,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劳动力的流动是人力资源在地区间的转移,也是人力资本在地区之间的转移,并且存在“智力流失”的问题。
(二)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国家统计局2007年根据全国1%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所做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跨省劳动力流动呈现出以劳动年龄劳动力为主体、劳动力构成以中等文化层次为主等特点。报告称具有较强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是跨省流动劳动力的主流。而且经济因素正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可见,这种社会分层主导下的劳动力流动会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二者互相制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在跨省劳动力流动中,流动劳动力多以简单劳动为主。
三、改革户籍制度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应当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农民就业的身份、户籍和岗位限制,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在不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我国目前的现实是城市的待遇远高于农村。要消除城乡的差别,我们应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农民的福利待遇,把农民纳入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其次,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体制。现行户籍制度的缺陷。主要是其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相继都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开始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这有助于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进行公平竞争。这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长远意义,
最后,建立和完善社保体系,其结果可为转变增长方式做出贡献,使居民持有良好的消费预期,烫平居民消费周期,让城乡居民建立消费信心,敢于消费、放心消费、合理消费、启动消费,使之取代投资驱动。这既能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缩小贫富差距,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8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