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工荒”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兆娟
2004年春天以来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缺工现象,尤以珠三角地区最为突出。据统计,广东省有近200万人的用工缺口。“民工荒”现象的突然而至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民工荒”产生的直接原因
造成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城市农民工难招的原因比较复杂。具体来看,其直接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民工收入低,收入增长缓慢,是产生“民工荒”最直接的原因
中国民工工资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广东省总工会2004年7月初公布的调查报告,广东外来民工中有一半人的月工资在八百元以下,很多外来民工的月工资仅仅三四百元,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另据珠江时报网报道,民工工资12年增长68元。12年的物价上涨和消费水平几乎翻了一番,而工资只增长了68元,导致民工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生活费用,却远高于其在农村的生活费用。农民离乡背井,外出务工,其主要动机就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收入,以上两方面因素弱化了民工外出打工的意愿。因此工资待遇长期偏低且增幅缓慢是造成“民工荒”最直接的原因。
(二)去年以来,农民农业收入增长迅速,农民进城务工的比较收益降低
托达罗做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实际流动量的模型,他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决定因素是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以及迁移者对迁移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其动力是城乡预期收入水平的差异和城市的就业概率。城乡预期收入水平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托达罗迁移模型正确地反映了人口和劳动力在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较高收入的地区或部门流动的理性经济行为。只要存在相对来说收入高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就会对收入较低、就业不足的劳动力产生持续的引力效应。2004年以来,由于我国扶持农业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农产品价格增幅显著,农民收益普遍好于往年。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 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超过城市居民的同一指标2.2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16.1%的增速中,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增长13.9%,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增长18.9%,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5.4%。这组数据说明,农民在城市务工的收入比重是相对下降的;而农民的种植业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则是显著提高的。同期,农民人均税费负担11.5元,同比下降27.2%,其中农业税减少11.3%。农民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可以致富,从而城市提供的相对较低的民工工资自然失去了吸引力。
(三)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农民受歧视,农民外出打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得市民、农民成为两种身份象征,农民处于弱势地位,进城务工受到严重歧视。在珠三角地区,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标准厂房,给民工提供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虽然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农民工遭受歧视仍是常事。比如,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购买经济适用房等方面,农民工仍不能享受市民待遇。
另外,民工在城市中属于弱势群体,有的企业故意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带有霸王条款对民工明显不利的劳动合同,发生劳动纠纷后,民工的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对于民工的工资,企业经常故意拖欠。据调查,2004年底深圳市在企业工资发放大检查中,发现欠薪企业653家,占被查企业总数的40%多。民工的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保障,最终导致出现了“民工荒”。
(四)企业用人素质提高,技工供不应求,出现技能性民工荒
现在各企业招聘的工种多数是初级技工,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不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是不能从事该项工作的。而绝大多数的民工由于文化水平低或不具备相关经验,难以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因此,“民工荒”的很大方面是“技工荒”,是劳动力知识结构不符合企业的用工需求结构的最终表现。
(五)企业需求迅猛扩张也加重了用工短缺
去年以来我国部分行业出现过热现象,刺激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从而引起民工的相对短缺。如深圳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近三年来每年增长10%。
(六)信息不对称
民工外出信息的获得主要是从亲戚或本村村民那里得来,由行政单位介绍外出或自发外出的情况很少,由民间职业机构介绍的则一个没有。沿海地区部分行业去年以来生产快速扩张,它们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比往年大,短期内农民工得不到信息,致使企业要用人时招不到工。
二、“民工荒”现象的启示
“民工荒”决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长期坚持的产业发展策略所导致的一种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已经揭示出该地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东南沿海多年来沿用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危机。
(一)东南沿海地区低工资、低成本、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20多年来,东南沿海地区主要依靠大量廉价、技术含量低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靠低成本、外向型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依靠压低工资、减少改善劳动条件的必要投入保障低成本、赚取利润。多年以来,我们实际上把农民工的低工资看作我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比较优势,认为全国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力可以在很低的价格水平上无限供给。
同时,为鼓励东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国家实施了许多优惠措施,如大量的出口退税。这一政策使低技术企业得以生存,同时使得就业大量沉淀在低层次的出口加工业。政策的优惠导向使出口和外资在国民经济中快速膨胀,成为持续拉动东南沿海经济增长的动力。但出口的持续增加并不是市场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主要靠优惠的政策。低成本与优惠政策的扶持使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过于低廉,已经低廉到超过成本和亏损的地步。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但劳动力成本几乎未变,低成本成为其国际竞争力的源泉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地区和企业,所谓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挤压了劳动者合理的劳动待遇、基础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而形成的。“民工荒”的出现使人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低工资、低劳动成本不可能永久性地成为主要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比较收益的提高,劳动力报酬上调是必然趋势,从而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和劳工权益为代价的低成本扩张经济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
(二)长期的外向型、低成本发展战略导致经济运行偏离正常轨道
东南沿海地区低成本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曾经使这一地区的经济长期繁荣 ,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度粗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端逐渐显露。“民工荒”就是这一战略难以为继的外在表现。具体来看,这一战略的弊端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企业技术更新缓慢,经济发展陷入低技术陷阱。沿海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其雇佣的劳动力价格非常低廉。劳动力廉价的本质是将劳动所得的收益更多地转让给资本,从而相对提高了资本的收益率。我国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主要靠廉价的劳动力。当劳动力市场是绝对的买方市场时,资本有压低劳动力价格,从而提升资本收益的强势。有了这种强势,资方就会缺乏通过增加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含量从而提升资本收益的动力。这样就陷入了一个“低技术陷阱”,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的下降,这显然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2.人力资本缺乏积累,使经济增长缺乏可持续性。企业如果只看眼前利益,把工人当临时工使用,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则必然缺乏对民工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的动力。同时,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严重忽视,以及城里人对外来人口的歧视,使大批民工子弟失学。从而一旦需要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则工人就马上会出现因缺乏必要的教育和职业培训而难以胜任工作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劳动力资源不计后果的掠夺式利用,使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能随着经济发展而相应提高,从而使我国经济增长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匮乏,经济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3.产业梯度转移滞后。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当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些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会因为当地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不再具有竞争优势,理应逐渐向内陆地区转移,从而带动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我国目前所出现的情况是,尽管沿海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劳动力成本(指拥有当地户籍的劳动力)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那些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却迟迟没有转移出去。其原因就在于有大量内地廉价的“农民工”不断涌入沿海地区,保持了沿海地区人力成本低的态势,使这类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毋须转移出去。从而,人为地切断产业梯度转移的链条,使我国产业梯度转移滞后,进而加剧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差别。
(三)“民工荒”预示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移
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20多年的经济增长,是在对人力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的前提下实现的。由于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这样的发展战略得以持续至今。“民工荒”现象警示我们:借助于制度性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歧视性的劳动者工资待遇,人为压低外来农民工的工资福利来支撑低层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终究有一定限度。“民工荒”现象意味着这些地区劳动要素的机会成本正在大幅度提高,中小民营企业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正在弱化,劳动力资源约束愈来愈突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同时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南沿海地区得到足够发展后,随着该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在该地区发展已不具备比较优势,“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充分证实了这一结论。从全国范围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即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不但是缓解“民工荒”,延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促进中国经济保持长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三、解决“民工荒”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转变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低成本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投入型经济增长模式必然被技术型经济增长模式所取代。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必将成为历史,若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终将遭到市场无情地淘汰。东南沿海地区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数量投入向依靠资源使用质量转变。企业应树立起高工资、高福利、培养高素质工人、依托科技进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方式来促进自身发展的新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导作用,鼓励资本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生产技术水平低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维持生产的企业,应敦促其改进;要调整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从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企业生存逐步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转移,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问题。
(二)取消户籍制度,改变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割局面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的发展政策,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削弱,农民沦为弱势群体,其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任意遭人践踏。为解决“民工荒”问题,需要政府政策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转向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各地要建立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的机制,进一步落实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针对进城农民的一切歧视性政策和规定。有关部门要使进城农民在就业、子女就学、劳动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科教兴国不等于高教兴国,国家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通过大力加强民工培训,提升民工技能素质,增强民工就业能力,以提高民工素质与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匹配度。这既能促进民工就业,同时又能缓解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作者单位:湛江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1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