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子“道德经”的伟大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善增

  《老子》还真本第一篇德章,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就如开天辟地,此语一出,决定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走向。
  《老子》是中国第一本站在民本立场上专对王侯说的政治哲学书,这句话里的“上德”、“下德”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君主,一级政权的所有人。我对这句话的白话翻译是:“上等的施行德政的君主不认为凭自己的德行功绩足以治国平天下,正因为这样,他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德’的品质;下等的施行德政的君主不愿放弃他的权利、地位和与众不同的物质条件,正因为这样,他实际上已丧失了‘德’的品质。”
  这句话的深远意义在于确立了
  “道德”话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基石。
  就从《老子》这一章中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社会实际流行的有“仁”“义”“礼”的话语,它们是政治话语,也是价值话语。它们内容不尽相同,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以个人有所“得”为衡量标准的。而《老子》分别“上德”与“下德”的标尺,却在看他是“不德”还是“不失德”(这个“德”是“得”的通假,就是“获得”、“所得”的意思)。所以,“道德”话语的价值取向,与“仁”“义”“礼”话语的价值取向是相反的。
  “仁”“义”“礼”话语的价值取向,就是一般社会的功利价值取向,而“道德”话语的价值取向,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讲施与,不图回报”,在中国以外的社会,是宗教的价值取向。而宗教的价值取向要建立起来,一定要有一个类似佛教的净土、基督教的天国这样的超验世界的背景,这样才能和世俗的功利价值观相抗衡。《老子》完全是现实主义的,没有佛国、天堂的背景,又怎么能使人从世俗的功利价值观中超脱出来呢?《老子》就利用了人们在心理方面认为有价值就是被尊重(被他人承认)的共识,采用理性破迷的方法,阐明“道德”价值的真实性,以及“仁”“义”“礼”价值的虚假性。因为你若已用你的付出、你对社会的贡献换得并享用了相应的名利,你就没有理由、他人也没有必要对你的行为、贡献表示承认与尊重。就像在一次以货易货或银货两讫的交易完成以后,谁也不用对谁表示尊重。只有他的付出大于他的获得,他自愿地任劳任怨,鞠躬尽瘁,而不计报酬,乃至“不德”,自觉地不享用应得的名利,他人才会对他表示尊重。人要社会化生活,目的是使利益最大化、危害最小化。这个利益的基本单位当然是每个个人,但如果每个人都只是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危害最小化,社会就会解体。要使社会化生活存在、持续进行,就需要文化来做凝结剂,也可以说,文化是由社会化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产生文化价值,或许在很多时候可以用物质价值来标志,但文化价值一定不等于物质价值(功利价值),价值(文化价值)一定要由他人来评价,价值一定不等于追求最大化的个人利益。“上德”之人,人们才愿意推举他为领导人。所以,一个团体的第一把手,不一定要最有能力,但一定要公正无私,谦虚兼听。
  但《老子》所处的语境,“礼崩乐坏”,“仁”“义”“礼”的话语都有被更加赤裸裸的急功近利的话语取而代之的趋向,遑论“道德”。今天称之为现代病的种种社会问题,可以说当时都能看到其雏形或典型例子。到战国时代,苏秦、张仪这样的术士被人们视为英雄、大丈夫,是社会价值观颠倒混乱的必然结果。“道德”价值观似乎离社会现实很远。但《老子》的高明之处,就在其不为纷杂的现象所迷惑,及时地、明确地提出了“道德”话语,使人的精神需求有个真实可靠的价值依归。道德观念千年常新,不可须臾离之,更不可抛弃,值得我们深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3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