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气荒!气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莫 默

  突然之间,“气”问题几乎席卷全国各地岁末年初,伴随着天然气闹“气荒”,瓶装液化气也开始在一片“涨声”中搅得所有人心烦意乱。
  在西部天然气资源不断被发现和开发的捷报声中,气“短”现象缘何发生?
  
  在2005年12月之前,古城西安的天然气用户从来没有想到过邻近气田的西安会缺少天然气,来自陕北的粗粗的输气管道一直在非常放心地给省城的市民们输送着“舒服”。然而,就在狗年春节即将到来时,牵动着千家万户的能源紧缺的消息真实地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与此同时,全国不少地方也先后出现气“短”现象――
  河南天然气供应全线告急,郑州市天然气供应缺口近三分之一……
  山东省遭遇“气荒”,青岛市实施间歇性供气……
  沈阳市冬季燃气日需求较去年增加9万至10万立方米,日供气缺口为15万立方米左右……
  南京14.5公斤装的瓶装液化气最高零售价每瓶突破90元……
  
  “气荒”突来
  
  2006年的春节前,西安许多出租车司机领到了一份绿色的挂历,这其实也是陕西省天然气公司特意赠送的“节约使用天然气”宣传册,里面详细记录和介绍了天然气使用的相关知识。
  出租车司机狄师傅告诉本刊记者,往年过年前很少收到这样的礼物,但今年却有很多司机都收到了,这恐怕和年前西安出现天然气供应告急有很大的关系。
  从2005年12月6日起,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对市内所有依靠天然气管道给汽车加气的天然气“标准站”停止供气。不仅仅是公交车加气遇到难题,跑在西安街头的出租车成了此次“气荒”的最大受害者。
  狄师傅告诉记者,在春节前的一个月里,出租车司机们每天出车想的最多的是赶紧找地方排队加气。车多、气少、限时供应,一下子让他们有了极大的不适应。出于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即使排队要花时间,对于惜时如金的出租车运营者来说,还得去排,毕竟天然气相对汽油来说,价格要便宜得多。可让他们常常窝火的是,有时好不容易排到跟前了,却被告知“没气了”。
  在春节期间,令狄师傅和他的同行们感到比较满意的是,这个营运黄金周里没有受到加气难的影响,到加气站加气终于可以随到随加了。即使如此,狄师傅对新一年的营运状况并不感到乐观。
  与狄师傅们一样烦恼的还有西安市民。就在2005年冬季最冷的那段时间,西安市的天然气供应突然出现了短缺,这让已经习惯使用天然气的西安市民一下子体会到了“气”的珍贵。同样,突现的“气荒”也让管理部门面临了艰难的抉择:一面是全城数百万人口的生活和取暖用气,一面是每天30万立方米的用气缺口,如何解决燃眉之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天然气价格相对便宜,近年来西安市天然气用气量逐年上升,其中汽车用气增长最为迅猛。2002年西安市天然气出租车只有3900多辆,到2003年底达到了8400多辆。截至2005年10月底,西安市共有天然气汽车12238辆,是计划发展的1.82倍。其中天然气公交车2200多辆,天然气出租车10000多辆。
  西安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认为,相对于燃油价格来说,天然气价格较低,许多出租车司机喜欢使用天然气。车辆用气过多,是造成西安“气荒”的主要原因。他们希望通过天然气涨价能够使西安市天然气车辆的发展更加合理有序,不再出现车辆加气难现象。
  记者从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西安的天然气全部来自长庆油田,在出现供应紧张的那段时间,陕西全省每天的用气量超过500万立方米。据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有关人员介绍,他们的各个气田几乎都开足马力,处于超负荷生产的状态,平均提产幅度超过10%,而主力气田――靖边气田已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行状态。但是,天然气需求增长速度迅猛,以靖西线为例,2000年用气量仅2.67亿立方米,到2004年达到8.43亿立方米,而今年超过10亿立方米,加大了供需矛盾。另外,由于以气代油、以气代煤的现象增多,也加大了天然气的需求量,因此在冬季用气高峰,这种供需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
  负责向陕西省供气的长庆油田所属的长庆气田是中石油第二大天然气基地,并作为“西气东输”的补充气源,目前每天外供天然气1960万立方米,承担着向北京、天津、上海、西安、银川、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供气的任务。长庆油田有关人士介绍说,由于天然气需求量居高不下,2005年冬季供需矛盾异常突出。
  据介绍,从1999年以后,长庆气田一直处于超计划供气状态。由于天然气的产能增加需要一定过程,而用户需求增长幅度超出了气田的产能建设速度,长庆气田不得不放压提产,但也只能做到勉强满足用户需求,不能有效缓解用气紧张形势。
  
  “涨声”一片
  
  就在人们因为“气荒”而变得抱怨颇多的时候,2005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决定,从当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而此前召开的“2005中国天然气国际峰会”论坛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一致表示,近年来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而国内气价却一直在低端游走,应该适当调高价格,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供需才能趋向平稳,最终有利于天然气产业的“茁壮成长”。
  天然气出厂价上涨的消息刚一传出,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的营业厅里就连续出现了市民排长队买气的状况。对此,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立即采取限购措施,并发表声明:在天然气价格问题上,陕西省调价方案尚未确定,但短期内不会涨价。即使调价,每立方米天然气价格涨幅也不会很大。
  虽然如此,普通市民还是不能放心。市民张先生在得知限购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找熟人走后门买了600立方米天然气。张先生说,天然气涨价了,居民用户每月将增加支出,虽然不多,但能节省就节省。况且,对于到底会涨到多少,大家心里没底。张先生表示,国家涨的是天然气的出厂价,如果天然气从一出井口就涨价,那么经过中间各种传输流程还要加上各种成本,到市民家里时天然气价格是多少还不知道,还是先买气比较保险。
  记者从陕西省天然气公司获悉,目前,陕西省天然气日需求量达到650万到680万立方米。去年12月份,陕西每日供应天然气540万立方米左右。与需求量相比,日供气缺口仍达100万立方米左右。在全国天然气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大背景下,虽然短期内不会涨价,但有关人士指出,陕西天然气涨价的趋势是不可避免。
  与天然气涨价同时闹人心的是瓶装液化气价的上扬。
  1月23日,西安市物价局发出紧急通知,对12公斤装的瓶装液化气售价每瓶不得超过75元。物价局表示,此次西安市液化气价格上涨,是受购进价和其他省市液化气价格连创新高的影响。西安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预计,液化气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这对群众生活有一定影响。
  不仅在西安出现这种情况,在国内许多地方,面对煤气涨价带来的经济压力,许多普通液化气用户开始无奈地寻求应对方法。
  春节期间,本刊记者在海南省海口市的朋友周武雄告诉记者,现在在当地买一车木柴只要150元钱,可以用一年多,但是一瓶液化气将近100元钱,而且却用一个月,负担不起,家里生火作饭只能烧木头了。他的邻居――70岁的水阿婆家从液化气价格涨到一瓶70元的时候就烧不起气了。
  据广东媒体报道,2006年1月15日,广州市瓶装煤气价格再度上涨,多家煤气供气站的气价涨至115元/瓶。同时,多家煤气站表示货源紧张,限制供应煤气。当天,家住广州市越秀区的一位老太太对当地媒体这样抱怨说,几天前煤气一路看涨,她和邻居都担心气价会越来越高,开始减少用气量,甚至有街坊开始用起了煤球,但是现在连气都买不到了。
  随着罐装液化气价格一路上扬,早已淡出广州家庭的蜂窝煤又重出江湖。同时,一个在广州消失了20年的行业――“开水铺”也悄然再现。在广州海珠区三村,短短两个月内就冒出了3家卖开水的店,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前来买开水的大都是租住在当地的打工者,也有少许本地居民。“煤气烧水太贵,还是买开水好,便宜!”道出了个中原委。
  
  拒绝回归
  
  能源紧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对于已经习惯了天然气等能源带来的舒适的人们,当真正的短缺就出现在自己身边时,一下子懵了。在厂家、商家和普通消费者的价格“食物链”中,厂家效益“蒸蒸日上”,商家保本经营,而处于最末端的消费者,则承担了燃气价格上涨的大部分成本。
  针对燃气价格再度上涨,广州当地媒体刊登评论中提到“此次气价上升,已经让煤球率先重出江湖……煤球的烟尘会污染广州的上空。现在,水锅炉又粉墨登场,生活好像倒退回到上世纪60年代。燃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煤球、水锅炉所带来的改变,好似一曲古老的音符,在身边响起。我们不喜欢这样的回归,可是既然改变不了高气价,就只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对于“气”涨价,许多人选择了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网友说:“希望以市场经济来看待这个现象。煤气贵了,那就买电磁炉、电饭锅,用电来代替煤气。” 另一位跟帖网友马上反对,他的观点是“等你用电时,电价又涨了。”诸如“一天改吃一顿”、“不如我们回到原始社会,吃生的!”等等的网友评论,无不真切地反映了相当一部分普通群众无奈的心声。
  妥善解决涉及普通人基本生活的能源难题,已经摆在了政府的面前。陕西省天然气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这个问题,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增加有效供给,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在2005年10月召开的“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已明确表示,国家将采取种种政策举措,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能够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据了解,目前相关种种配套政策正在紧张制定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4261.htm